隧道轨顶风道板钢筋施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31423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轨顶风道板钢筋施工系统,其包括:顶板内模板、侧墙内模板、内模板总成、封堵模板、上部双铰耳连接件和下部双铰耳连接件;顶板内模板设置在隧道顶板位置;侧墙内模板设置在隧道侧墙位置;隧道在顶板内模板与侧墙内模板之间未连接的位置设置轨顶风道预留甩筋;内模板总成包括上部支撑、下部支撑和凸形背楞;封堵模板安装在上部支撑与下部支撑之间,封堵模板设置甩筋孔,预留甩筋穿过甩筋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台车无法在具有有轨顶风道板隧道内施工的技术难题,通过此施工系统,既能保证隧道结构使用台车的正常实施,又能保证轨顶风道板预留甩筋的设置,为轨顶风道板的后浇筑创造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轨顶风道板钢筋施工系统
本技术属于高铁明挖隧道施工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隧道轨顶风道板钢筋施工系统。
技术介绍
高铁明挖隧道为了功能性要求,隧道内设有轨顶风道,目前对于设置有轨顶风道板隧道的施工通常做法为:隧道侧墙施工完毕后,搭设满堂架进行轨顶风道板施工,之后在轨顶风道板上再次搭设满堂架进行隧道顶板的施工,工序复杂,顶板采用木模板,混凝土成型质量不佳,且施工周期较长;若采用台车施工,因为设置有轨顶风道板,传统台车无法进行施工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轨顶风道板钢筋施工系统,需要解决设置有轨顶风道板隧道无法采用台车施工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隧道轨顶风道板钢筋施工系统,其包括:顶板内模板、侧墙内模板、内模板总成、封堵模板、上部双铰耳连接件和下部双铰耳连接件;所述顶板内模板设置在隧道顶板位置;所述侧墙内模板设置在隧道侧墙位置;隧道在顶板内模板与侧墙内模板之间未连接的位置设置轨顶风道预留甩筋;所述内模板总成包括上部支撑、下部支撑和凸形背楞,所述凸形背楞连接在上部支撑与下部支撑之间;上部支撑侧边通过上部双铰耳连接件与顶板内模板连接,下部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轨顶风道板钢筋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内模板、侧墙内模板、内模板总成、封堵模板、上部双铰耳连接件和下部双铰耳连接件;所述顶板内模板设置在隧道顶板位置;所述侧墙内模板设置在隧道侧墙位置;隧道在顶板内模板与侧墙内模板之间未连接的位置设置轨顶风道预留甩筋;所述内模板总成包括上部支撑、下部支撑和凸形背楞,所述凸形背楞连接在上部支撑与下部支撑之间;上部支撑侧边通过上部双铰耳连接件与顶板内模板连接,下部支撑侧边通过下部双铰耳连接件与侧墙内模板连接;所述封堵模板安装在上部支撑与下部支撑之间,封堵模板设置甩筋孔,预留甩筋穿过所述甩筋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轨顶风道板钢筋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内模板、侧墙内模板、内模板总成、封堵模板、上部双铰耳连接件和下部双铰耳连接件;所述顶板内模板设置在隧道顶板位置;所述侧墙内模板设置在隧道侧墙位置;隧道在顶板内模板与侧墙内模板之间未连接的位置设置轨顶风道预留甩筋;所述内模板总成包括上部支撑、下部支撑和凸形背楞,所述凸形背楞连接在上部支撑与下部支撑之间;上部支撑侧边通过上部双铰耳连接件与顶板内模板连接,下部支撑侧边通过下部双铰耳连接件与侧墙内模板连接;所述封堵模板安装在上部支撑与下部支撑之间,封堵模板设置甩筋孔,预留甩筋穿过所述甩筋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轨顶风道板钢筋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模台车,所述内模台车包括门架立柱、和分别与门架立柱连接的侧向油缸、侧向丝杠、竖向支撑和水平支撑;竖向支撑将顶板内模板支撑到施工位置,水平支撑将侧墙内模板支撑到施工位置;侧向油缸支撑上部支撑,侧向丝杠支撑下部支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轨顶风道板钢筋施工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刘诚时二欢高艺鸣吴帅燚沈培高杰张学军沈礼鹏高冬范志洋刘明李宪智张春霖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第一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