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施工安全防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1346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施工安全防护栏,其结构包括立柱、反光板、底杆、转向轮、光感照明装置、支撑杆、转轴,所述立柱整体为一体化长方体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电力施工安全防护栏,设有光感照明装置,通过将灯杆与立柱连接到一起,然后经内部的电池来为各个运行部件提供电源,接着经光感器来感应外界光线变化,之后经线路板驱动来控制灯泡发亮,使其能在夜晚让周围行人清楚的知道前方的状况,避免因夜间光线较弱而导致行人误入行人撞上,有效的提高夜间的防护作用,减低夜间行人行走的危险,同时还能为所在周边起到照明作用,从而让车辆与行人夜间行使安全得到了保证,且还具有稳定牢固,不易倾倒,移动方便,使用简单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施工安全防护栏
本技术是一种电力施工安全防护栏,属于电力施工工具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力施工中为了安全需要,必须在施工现场架设防护栏,目前常用的防护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纯金属管焊接制造的金属护栏,另一种是利用废旧塑料注塑成型的内部可注水的防护栏。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620233797.4的一种电力施工安全防护栏,属于电力施工安全防护配件领域,旨在提供一种转场方便且不易被刮倒的电力施工安全防护栏,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力施工安全防护栏,包括上框管、下框管、侧框管、加密管和金属底座,所述加密管竖直分布在上框管和下框管之间,位于中间的所述加密管向下延伸至下框管并铰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加密管铰接,另一端设置有竖直向下的支撑脚,所述支撑杆靠近支撑脚的一端设置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竖直设置。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晚上光线较暗时,很难看清防护栏,行人很容易撞上防护栏,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力施工安全防护栏,以解决上述设备晚上光线较暗时,很难看清防护栏,行人很容易撞上防护栏,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力施工安全防护栏,其结构包括立柱、反光板、底杆、转向轮、光感照明装置、支撑杆、转轴,所述立柱整体为一体化长方体结构,所述立柱共设有两个且相互平行,所述两个立柱表面中段固定设有反光板,所述两侧立柱底部表面与底杆顶部表面中端焊接,所述底杆共设有两个,且相互平行,所述两个底杆底部表面边沿与转向轮顶部通过螺杆紧固连接,所述转向轮共设有若干个,所述立柱顶部表面与光感照明装置底部表面熔接,所述两个立柱之间通过支撑杆紧固连接,所述支撑杆共设有若干个并相互通过转轴采用铰链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光感照明装置由外壳、灯杆、电池、线路板、灯泡、光感器组成,所述外壳底端表面与灯杆顶部表面熔接,所述外壳表面下方固定设有电池,所述电池电连接线路板,所述线路板设在外壳内部中段,所述线路板表面四周与外壳内部中段四周内壁贴合,所述线路板顶部设有灯泡,与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灯泡为上窄下宽的锥体结构,所述外壳表面顶部中段与光感器表面四周紧固嵌入,所述灯杆底端表面与立柱顶部表面熔接。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与底杆相互构成一个“⊥”型。进一步地,所述立柱表面与顶部设有反光板、光感照明装置。进一步地,所述若干个支撑杆相互构成一个菱形。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设有灯杆、电池、光感器。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内设有线路板、灯泡。进一步地,所述安全防护栏则整体为可折叠式。进一步地,所述转向轮方便施工人员进行移动。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电力施工安全防护栏,设有光感照明装置,通过将灯杆与立柱连接到一起,然后经内部的电池来为各个运行部件提供电源,接着经光感器来感应外界光线变化,之后经线路板驱动来控制灯泡发亮,使其能在夜晚让周围行人清楚的知道前方的状况,避免因夜间光线较弱而导致行人误入行人撞上,有效的提高夜间的防护作用,减低夜间行人行走的危险,同时还能为所在周边起到照明作用,从而让车辆与行人夜间行使安全得到了保证,且还具有稳定牢固,不易倾倒,移动方便,使用简单的特点。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力施工安全防护栏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电力施工安全防护栏的闭合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光感照明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立柱-1、反光板-2、底杆-3、转向轮-4、光感照明装置-5、外壳-501、灯杆-502、电池-503、线路板-504、灯泡-505、光感器-506、支撑杆-6、转轴-7。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力施工安全防护栏,其结构包括立柱1、反光板2、底杆3、转向轮4、光感照明装置5、支撑杆6、转轴7,所述立柱1整体为一体化长方体结构,所述立柱1共设有两个且相互平行,所述两个立柱1表面中段固定设有反光板2,所述两侧立柱1底部表面与底杆3顶部表面中端焊接,所述底杆3共设有两个,且相互平行,所述两个底杆3底部表面边沿与转向轮4顶部通过螺杆紧固连接,所述转向轮4共设有若干个,所述立柱1顶部表面与光感照明装置5底部表面熔接,所述两个立柱1之间通过支撑杆6紧固连接,所述支撑杆6共设有若干个并相互通过转轴7采用铰链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光感照明装置5由外壳501、灯杆502、电池503、线路板504、灯泡505、光感器506组成,所述外壳501底端表面与灯杆502顶部表面熔接,所述外壳501表面下方固定设有电池503,所述电池503电连接线路板504,所述线路板504设在外壳501内部中段,所述线路板504表面四周与外壳501内部中段四周内壁贴合,所述线路板504顶部设有灯泡505,与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灯泡505为上窄下宽的锥体结构,所述外壳501表面顶部中段与光感器506表面四周紧固嵌入,所述灯杆502底端表面与立柱1顶部表面熔接,所述立柱1与底杆3相互构成一个“⊥”型,所述立柱1表面与顶部设有反光板2、光感照明装置5,所述若干个支撑杆6相互构成一个菱形,所述外壳501上设有灯杆502、电池503、光感器506,所述外壳501内设有线路板504、灯泡505。本专利所说的光感器506一般由光源、光学通路和光电元件组成,在受到可见光照射后即产生光电效应,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出,所述灯泡505通过电能而发光发热的照明源。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将安全防护栏带到形成,放置到所要防护的位置,然后将两侧的立柱1通过底部的转向轮4向两侧移动,将立柱1拉开,让立柱1之间的支撑杆6通过转轴7缓缓张开,来形成一个防护栏,同时其上的反光板2能在汽车光照到其上时进行反射,让驾驶人员知晓,且因整个安全防护栏上还安装有光感照明装置5,它是先通过将灯杆502与立柱1连接到一起,然后经内部的电池503来为各个运行部件提供电源,接着经光感器506来感应外界光线变化,之后经线路板504驱动来控制灯泡505发亮,使其能在夜晚让周围行人清楚的知道前方的状况,避免因夜间光线较弱而导致行人误入行人撞上,有效的提高夜间的防护作用,减低夜间行人行走的危险,同时还能为所在周边起到照明作用,从而让车辆与行人夜间行使安全得到了保证,且还具有稳定牢固,不易倾倒,移动方便,使用简单的特点。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晚上光线较暗时,很难看清防护栏,行人很容易撞上防护栏,存在安全隐患,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使其能在夜晚让周围行人清楚的知道前方的状况,避免因夜间光线较弱而导致行人误入行人撞上,有效的提高夜间的防护作用,减低夜间行人行走的危险,同时还能为所在周边起到照明作用,从而让车辆与行人夜间行使安全得到了保证,且还具有稳定牢固,不易倾倒,移动方便,使用简单的特点。具体如下所述:所述外壳501底端表面与灯杆502顶部表面熔接,所述外壳501表面下方固定设有电池503,所述电池503电连接线路板504,所述线路板504设在外壳501内部中段,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施工安全防护栏,其结构包括立柱(1)、反光板(2)、底杆(3)、转向轮(4)、光感照明装置(5)、支撑杆(6)、转轴(7),所述立柱(1)整体为一体化长方体结构,所述立柱(1)共设有两个且相互平行,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立柱(1)表面中段固定设有反光板(2),所述两侧立柱(1)底部表面与底杆(3)顶部表面中端焊接,所述底杆(3)共设有两个,且相互平行,所述两个底杆(3)底部表面边沿与转向轮(4)顶部通过螺杆紧固连接,所述转向轮(4)共设有若干个,所述立柱(1)顶部表面与光感照明装置(5)底部表面熔接,所述两个立柱(1)之间通过支撑杆(6)紧固连接,所述支撑杆(6)共设有若干个并相互通过转轴(7)采用铰链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光感照明装置(5)由外壳(501)、灯杆(502)、电池(503)、线路板(504)、灯泡(505)、光感器(506)组成,所述外壳(501)底端表面与灯杆(502)顶部表面熔接,所述外壳(501)表面下方固定设有电池(503),所述电池(503)电连接线路板(504),所述线路板(504)设在外壳(501)内部中段,所述线路板(504)表面四周与外壳(501)内部中段四周内壁贴合,所述线路板(504)顶部设有灯泡(505),与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灯泡(505)为上窄下宽的锥体结构,所述外壳(501)表面顶部中段与光感器(506)表面四周紧固嵌入,所述灯杆(502)底端表面与立柱(1)顶部表面熔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施工安全防护栏,其结构包括立柱(1)、反光板(2)、底杆(3)、转向轮(4)、光感照明装置(5)、支撑杆(6)、转轴(7),所述立柱(1)整体为一体化长方体结构,所述立柱(1)共设有两个且相互平行,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立柱(1)表面中段固定设有反光板(2),所述两侧立柱(1)底部表面与底杆(3)顶部表面中端焊接,所述底杆(3)共设有两个,且相互平行,所述两个底杆(3)底部表面边沿与转向轮(4)顶部通过螺杆紧固连接,所述转向轮(4)共设有若干个,所述立柱(1)顶部表面与光感照明装置(5)底部表面熔接,所述两个立柱(1)之间通过支撑杆(6)紧固连接,所述支撑杆(6)共设有若干个并相互通过转轴(7)采用铰链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光感照明装置(5)由外壳(501)、灯杆(502)、电池(503)、线路板(504)、灯泡(505)、光感器(506)组成,所述外壳(501)底端表面与灯杆(502)顶部表面熔接,所述外壳(501)表面下方固定设有电池(503),所述电池(503)电连接线路板(50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发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深圳市康拓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