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顶吊杆定点工具及其施工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1317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7:42
一种吊顶吊杆定点工具及其施工体系,涉及吊顶施工工具领域,吊顶吊杆定点工具包括竖直的操作臂、水平连接在所述操作臂顶端前表面的平衡臂、活动插接在所述平衡臂内的刻度尺、连接在所述刻度尺外端头的定点标尺以及竖直连接在所述操作臂顶端后表面的标记笔。所述平衡臂的内端头连接在所述操作臂上、且内端头的边沿与标记笔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刻度尺的起始值相同。所述刻度尺的刻度值从外到内逐渐增大,最小刻度单位是1cm,每10cm标注一个刻度值,起始刻度标记值位于其外端头边沿为1,最大刻度标记值是1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现有吊顶吊杆定位需要搭设架体,施工人员反复上下定点,操作不便,效率低下、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顶吊杆定点工具及其施工体系
本技术涉及吊顶施工工具领域,特别是一种吊顶吊杆定点工具及其施工体系。
技术介绍
目前住宅楼户内顶板板底吊顶设置吊杆,都需要搭设钢管操作架体或者移动架体,不同的部位需要分别搭设,存在大量的操作架体搭设工作,效率很低;同时由于人员登高、架体搭设质量等问题还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人员在架体上进行吊杆定位时,需要在架体上仰视,使用卷尺在架体上量测,标记几个点位后,需移动架体再登高标记,反复上下架体,导致施工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吊顶吊杆定点工具及其施工体系,要解决现有吊顶吊杆定位需要搭设架体,施工人员反复上下定点,操作不便,效率低下、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吊顶吊杆定点工具,包括竖直的操作臂、水平连接在所述操作臂顶端前表面的平衡臂、活动插接在所述平衡臂内的刻度尺、连接在所述刻度尺外端头的定点标尺以及竖直连接在所述操作臂顶端后表面的标记笔。所述平衡臂的内端头连接在所述操作臂上、且内端头的边沿与标记笔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刻度尺的起始值相同。所述刻度尺的刻度值从外到内逐渐增大,最小刻度单位是1cm,每1dm标注一个刻度值,起始刻度标记值位于其外端头边沿为1,最大刻度标记值是12。所述标记笔的笔尖朝上、且通过水平的固定带固定。所述定点标尺呈U形,夹设在所述刻度尺的外端头、并通过销钉固定。所述定点标尺的底面与所述刻度尺的底面平齐、顶面与所述标记笔的笔尖平齐。所述平衡臂为扁平空腔结构,空腔的内部宽度大于所述刻度尺的厚度2~3mm。所述操作臂的上部和所述平衡臂的中部之间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通过销钉与所述操作臂和平衡臂连接。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操作臂之间的夹角为30°~45°。所述操作臂和平衡臂均由铝型材制作而成。所述操作臂的高度为2.2m~2.5m。应用所述的吊顶吊杆定点工具的施工体系,包括楼板,所述楼板下方设有吊顶吊杆定点工具,所述吊顶吊杆定点工具的操作臂垂直所述楼板、所述平衡臂和刻度尺与所述楼板平行,所述定点标尺的顶端抵在所述楼板底面的标记点二上,所述标记笔抵在所述楼板的底面的待标记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吊顶吊杆定点工具的的操作臂和平衡臂均采用铝型材制作而成,质量较轻,工具自重小,方便施工人员手持和操作;设置操作臂,用于施工人员手持操作,且操作臂的高度设置在2.2m~2.5m,目前一般住宅净空都在4m以下,所以本技术工具基本能满足绝大部分住宅吊顶的需要,可以让操作者在地面进行操作,无需重复搭设操作架,人员无需登高,方便快捷,提高率施工效率,且高度适中,即能够满足施工需要又不会因过高在操作中产生晃动;操作臂顶部一侧设置平衡臂,用于收纳另一侧的刻度尺,刻度尺可以伸缩进平衡臂内,同时可以保持操作过程的平衡,刻度尺用于测量吊杆点位;刻度尺外端头设置定点标尺,用于对齐标记完成的吊杆定点位置;在操作臂与平衡臂之间设置固定杆,固定杆、操作臂和平衡臂三者间形成三角形稳定连接,有效防止平衡臂移位。传统的吊杆定位人员需要在操作架上施工,高度超过2m,有一定的危险性;使用本技术的吊顶吊杆定点工具在地面即可进行操作,避免了登高的危险;传统的吊杆定位时,人员仰视,操作不便,吊杆间距量测不便,长度不易控制,容易出错;本技术吊顶吊杆定点工具通过刻度尺准确定距、定点,准确性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吊顶吊杆定点工具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吊顶吊杆定点工具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吊顶吊杆定点工具的施工体系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操作臂、2—平衡臂、3—刻度尺、4—定点标尺、5—标记笔、6—固定带、7—固定杆、8—楼板、9—标记点一、10—标记点二。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所示,一种吊顶吊杆定点工具及其施工体系,包括竖直的操作臂1、水平连接在所述操作臂1顶端前表面的平衡臂2、活动插接在所述平衡臂2内的刻度尺3、连接在所述刻度尺3外端头的定点标尺4以及竖直连接在所述操作臂1顶端后表面的标记笔5;所述平衡臂2的内端头连接在所述操作臂1上、且内端头的边沿与标记笔5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为10cm与所述刻度尺3的起始值相同;所述刻度尺3的刻度值从外到内逐渐增大,最小刻度单位是1cm,每1dm标注一个刻度值,(dm表示分米)起始刻度标记值位于其外端头边沿为1,最大刻度标记值是12;参见图2所示,所述标记笔5的笔尖朝上、且通过水平的固定带6固定;所述标记笔5是硬质记号笔;所述定点标尺4呈U形,夹设在所述刻度尺3的外端头、并通过销钉固定;所述定点标尺4的底面与所述刻度尺3的底面平齐、顶面与所述标记笔5的笔尖平齐;所述平衡臂2为扁平空腔结构,空腔的内部宽度大于所述刻度尺的厚度2~3mm;所述操作臂1的上部和所述平衡臂2的中部之间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固定杆7,所述固定杆7的两端通过销钉与所述操作臂1和平衡臂2连接;所述固定杆7与所述操作臂1之间的夹角为30°~45°;所述操作臂1和平衡臂2均由铝型材制作而成;所述操作臂1的高度为2.2m,所述平衡臂2外端头和所述刻度尺的外端头之间的最大距离是1.8m;本技术的吊顶吊杆定点工具保存时需要经常检查固定杆,且不能积压存放,从而保证操作臂1和平衡臂2的垂直。参见图3所示,应用所述的吊顶吊杆定点工具的施工体系,包括楼板8,所述楼板8下方设有吊顶吊杆定点工具,所述吊顶吊杆定点工具的操作臂1垂直所述楼板8、所述平衡臂2和刻度尺3与所述楼板8平行,所述定点标尺4的顶端抵在所述楼板8底面的标记点二9上,所述标记笔5抵在所述楼板8的底面的待标记位置;图3中,标记点一9是已标记完的第一点,标记边二是已标记完的第二点,标记点一9和标记点二10之间的距离设为L,标记点二10和待标记点之间的距离也为L,L可根据具体施工需要随时调整。施工过程:1、制作完成吊顶吊杆定点工具。2、施工前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吊顶吊杆间距,根据吊顶吊杆间距调整刻度尺的刻度值。3、确定好起点,操作人员站在地面上,将吊顶吊杆定点工具太高至定点标尺4和标记笔5抵在楼板8上。4、将定点标尺4对准起点,通过标记笔5标记标记点一9。5、移动吊顶吊杆定点工具,将定点标尺4对准标记点一9,再通过标记笔5标记标记点二10。6、重复步骤五至楼板8上所述标记点标记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顶吊杆定点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的操作臂(1)、水平连接在所述操作臂(1)顶端前表面的平衡臂(2)、活动插接在所述平衡臂(2)内的刻度尺(3)、连接在所述刻度尺(3)外端头的定点标尺(4)以及竖直连接在所述操作臂(1)顶端后表面的标记笔(5);所述平衡臂(2)的内端头连接在所述操作臂(1)上、且内端头的边沿与标记笔(5)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刻度尺(3)的起始值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顶吊杆定点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的操作臂(1)、水平连接在所述操作臂(1)顶端前表面的平衡臂(2)、活动插接在所述平衡臂(2)内的刻度尺(3)、连接在所述刻度尺(3)外端头的定点标尺(4)以及竖直连接在所述操作臂(1)顶端后表面的标记笔(5);所述平衡臂(2)的内端头连接在所述操作臂(1)上、且内端头的边沿与标记笔(5)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刻度尺(3)的起始值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吊顶吊杆定点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尺(3)的刻度值从外到内逐渐增大,最小刻度单位是1cm,每1dm标注一个刻度值,起始刻度标记值位于其外端头边沿为1,最大刻度标记值是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吊顶吊杆定点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笔(5)的笔尖朝上、且通过水平的固定带(6)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吊顶吊杆定点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点标尺(4)呈U形,夹设在所述刻度尺(3)的外端头、并通过销钉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吊顶吊杆定点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点标尺(4)的底面与所述刻度尺(3)的底面平齐、顶面与所述标记笔(5)的笔尖平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自强柳晓琴杜一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