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双电机升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0942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双电机升降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且第一电动机位于第二电动机的一侧,所述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上分别安装有滚动轴承,所述第一电动机通过同步传动轴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轮的一侧安装有从动轮,且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钢丝绳相连接,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固定有钢桁架,所述钢丝绳通过支架与升降平台紧密焊接,且支架分别与升降平台的四个拐角相固定,所述钢桁架的顶部通过横梁相连接,且横梁的底部表面设置有滑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过设置有双电机结构使得整个设备在运行时候更加稳定,不会出现动力不足的情况,保障了建筑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双电机升降机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机械设备
,具体是一种建筑施工用双电机升降机构。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建筑机械是工程建设和城乡建设所用机械设备的总称,它包括挖掘机械,铲土运输机械,压实机械,工程起重机械,桩工机械,路面机械,混凝土机械,混凝土制品机械,钢筋级预应力机械,装修机械,高空作业机械等多种机械组成。目前的建筑施工用双电机升降机构安全性能差,摩擦损耗大,运行不稳定,导致建筑工人在进行升降作业时,容易产生安全事故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双电机升降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建筑施工用双电机升降机构安全性能差,摩擦损耗大,运行不稳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双电机升降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且第一电动机位于第二电动机的一侧,所述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上分别安装有滚动轴承,所述第一电动机的一侧安装有主动轮,且主动轮的中心处设置有转轴,所述第一电动机通过同步传动轴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轮的一侧安装有从动轮,且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钢丝绳相连接,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固定有钢桁架,所述钢丝绳通过支架与升降平台紧密焊接,且支架分别与升降平台的四个拐角相固定,所述钢桁架的顶部通过横梁相连接,且横梁的底部表面设置有滑轨。优选的,所述从动轮和主动轮均设置在钢桁架的内侧。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方固定有缓冲平台,所述缓冲平台表面安装有减震弹簧,且减震弹簧共设置有两组。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的一侧分别通过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与减速机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滑轨上安装有滑动块,且滑动块通过吊绳与防护架相连接,所述防护架上安装有防护坐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同过设置有双电机结构使得整个设备在运行时候更加稳定,不会出现动力不足的情况,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上分别安装有滚动轴承,同步传动轴的外壁与滚动轴承的内壁光滑旋接,滚动轴承的设置使得同步传动轴在转动过程中减小了摩擦阻力,提高了机械的使用寿命,通过在缓冲平台上安装有减震弹簧,有效的减轻了冲击力对升降平台上产生的震动磨损,提高了该升降装置的安全性,滑轨上安装有滑动块,滑动块通过吊绳与防护架相连接,防护架上安装有防护坐垫,通过设置有滑动装置,能使得建筑工人乘坐防护坐垫作业时可以灵活移动,提高建筑施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防护架结构示意图。图中:1、横梁;2、滑轨;3、从动轮;4、钢桁架;5、钢丝绳;6、支架;7、缓冲平台;8、主动轮;9、转轴;10、同步传动轴;11、滚动轴承;12、第一电动机;13、第一离合器;14、减速机;15、第二离合器;16、第二电动机;17、底板;18、升降平台;19、减震弹簧;20、滑动块;21、吊绳;22、防护架;23、防护坐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建筑施工用双电机升降机构,包括底板17,底板17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电动机12和第二电动机16,且第一电动机12位于第二电动机16的一侧,第一电动机12和第二电动机16上分别安装有滚动轴承11,第一电动机12的一侧安装有主动轮8,且主动轮8的中心处设置有转轴9,第一电动机12通过同步传动轴10与转轴9转动连接,主动轮8的一侧安装有从动轮3,且主动轮8与从动轮3之间通过钢丝绳5相连接,底板17的左右两侧固定有钢桁架4,钢丝绳5通过支架6与升降平台18紧密焊接,且支架6分别与升降平台18的四个拐角相固定,钢桁架4的顶部通过横梁1相连接,且横梁1的底部表面设置有滑轨2,从动轮3和主动轮8均设置在钢桁架4的内侧,底板17的上方固定有缓冲平台7,缓冲平台7表面安装有减震弹簧19,且减震弹簧19共设置有两组,第一电动机12和第二电动机16的一侧分别通过第一离合器13和第二离合器15与减速机14相连接,滑轨2上安装有滑动块20,且滑动块20通过吊绳21与防护架22相连接,防护架22上安装有防护坐垫2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该设备在使用时,底板17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电动机12和第二电动机16,同过设置有双电机结构使得整个设备在运行时候更加稳定,不会出现动力不足的情况,第一电动机12和第二电动机16上分别安装有滚动轴承11,第一电动机12通过同步传动轴10与转轴9转动连接,同步传动轴10的外壁与滚动轴承11的内壁光滑旋接,滚动轴承11的设置使得同步传动轴10在转动过程中减小了摩擦阻力,提高了机械的使用寿命,主动轮8与从动轮3之间通过钢丝绳5相连接,钢丝绳5通过支架6与升降平台18紧密焊接,支架6分别与升降平台18的四个拐角相固定,主动轮8带动从动轮3转动时,升降平台18完成升降过程,当升降平台18完全落下时,会产生一个向下的惯性力,通过在缓冲平台7上安装有减震弹簧19,有效的减轻了冲击力对升降平台18上车子产生的震动磨损,提高了该升降装置的安全性,钢桁架4的顶部通过横梁1相连接,横梁1的底部表面设置有滑轨2,滑轨2上安装有滑动块20,滑动块20通过吊绳21与防护架22相连接,防护架22上安装有防护坐垫23,通过设置有滑动装置,能使得建筑工人乘坐防护坐垫23作业时可以灵活移动,提高建筑施工效率。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双电机升降机构,包括底板(1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7)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电动机(12)和第二电动机(16),且第一电动机(12)位于第二电动机(16)的一侧,所述第一电动机(12)和第二电动机(16)上分别安装有滚动轴承(11),所述第一电动机(12)的一侧安装有主动轮(8),且主动轮(8)的中心处设置有转轴(9),所述第一电动机(12)通过同步传动轴(10)与转轴(9)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轮(8)的一侧安装有从动轮(3),且主动轮(8)与从动轮(3)之间通过钢丝绳(5)相连接,所述底板(17)的左右两侧固定有钢桁架(4),所述钢丝绳(5)通过支架(6)与升降平台(18)紧密焊接,且支架(6)分别与升降平台(18)的四个拐角相固定,所述钢桁架(4)的顶部通过横梁(1)相连接,且横梁(1)的底部表面设置有滑轨(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双电机升降机构,包括底板(1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7)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电动机(12)和第二电动机(16),且第一电动机(12)位于第二电动机(16)的一侧,所述第一电动机(12)和第二电动机(16)上分别安装有滚动轴承(11),所述第一电动机(12)的一侧安装有主动轮(8),且主动轮(8)的中心处设置有转轴(9),所述第一电动机(12)通过同步传动轴(10)与转轴(9)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轮(8)的一侧安装有从动轮(3),且主动轮(8)与从动轮(3)之间通过钢丝绳(5)相连接,所述底板(17)的左右两侧固定有钢桁架(4),所述钢丝绳(5)通过支架(6)与升降平台(18)紧密焊接,且支架(6)分别与升降平台(18)的四个拐角相固定,所述钢桁架(4)的顶部通过横梁(1)相连接,且横梁(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迎新魏强刘增威林茂青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中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青建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