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件胶管步进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30549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输送设备领域的电子元件胶管步进输送系统,包括胶管下料机构、胶管输送机构、移料机构和接料机构,胶管下料机构包括下料斗和分料组件,胶管输送机构由结构对称的两条输送带和输送步进电机构成,接料机构由三根高度相等的定位杆构成,移料机构包括X轴移动组件和Z轴移动组件,X轴移动组件上设有两个向上延伸且结构对称的移料杆,移料动作过程中可同步实现接料、移料及出料动作,每次工作均有节奏地带动两根胶管往后推进,采用步进方式依次移动两根胶管,可实现不间断地移动,从而可提高输送效率,与传统的输送系统相比,可节省更多的接料及出料机构,整体结构简单,特别适用于需要不间断工作的自动装配设备。

Electronic component rubber hose stepping transportation syste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electronic component in the field of conveying equipment, a rubber pipe stepping conveying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rubber pipe feeding mechanism, a rubber pipe conveying mechanism, a material transferring mechanism and a feeding mechanism. The rubber pipe feed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feeding hopper and a feeding component. The rubber pipe conveying mechanism consists of two conveying belts with symmetrical structure and a conveying stepping motor. The feeding mechanism consists of three positioning rods with equal height. The feeding mechanism consists of X-axis moving component and Z-axis moving component. Two upward extending and symmetrical structure feeding rods are arranged on the X-axis moving component. The feeding, feeding and discharging actions can be synchronously realized in the process of feeding action. Each operation has a rhythm to drive two rubber tubes backward. By moving two rubber pipes step by step, the uninterrupted movement can be realized, thus the conveying efficiency can be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conveying system, more feeding and discharging mechanisms can be saved. The overall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it i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the automatic assembly equipment which needs uninterrupted 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元件胶管步进输送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送设备领域,具体涉自动输送系统领域。
技术介绍
电子元件胶管是IC、集成电路、集成块、半导体、电子元件、变压器件及精密电子组件和包装管材,主要作包材使用,是为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对零件的损伤,以及在运输周转过程中防止静电对元件产生静电损伤的一种包装管材。电子元件胶管由透明包装管体和胶塞构成,透明包装管体的一末端为密封端,胶塞配对卡入透明包装管体的另一末端,包装IC等电子元件时,先把IC等电子元件装入透明包装管体内,然后套上胶塞即可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反之,直接取下胶塞即可直接倒出IC等电子元件。由于胶塞与透明包装管体的装配工艺非常简单,现胶塞与透明包装管体的装配方式分两种,一种是直接通过人工操作进行装配,人工装配的优点是不需要购置任何设备即可进行简单的组装,而人工装配的缺点是工作效率低,且人工成本高;另外一种是通过半自动组装设备进行装配,现有的半自动组装设备结构简单,包括用于放置胶塞的胶塞治具和用于放置透明包装管体的管体治具,然后通过人工操作进行组装,每台简单的组装设备需要一个操作员进行操作,这种半自动组装设备的优点是装配效率相对较高,缺点是缺少用于传输透明包装管体的输送系统,还需要操作员进行上料、放料、装配和下料,操作员放料效率低,每个步骤均需要手工进行接料、移料及出料,且移料不精准,整体操作不便,且还需要投入部分人力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缺陷,提供电子元件胶管步进输送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电子元件胶管步进输送系统,包括胶管下料机构、胶管输送机构、移料机构和接料机构,胶管输送机构设置于胶管下料机构的后方,移料机构设置于胶管输送机构的后方,接料机构设置于的移料机构后方;胶管下料机构包括向下倾斜设置的下料斗和设置于下料斗下端出口位置的分料组件,下料斗的内部宽度与胶管的长度配对,使胶管可横向放置于下料斗的内部进行自动下料,分料组件由横向设置于下料斗下端出口位置的圆辊和用于带动圆辊转动的分料步进电机构成,圆辊的外围表面设有若干个间隔相等且用于配对容纳胶管的分料槽。胶管输送机构由结构对称的两条输送带和输送步进电机构成,输送步进电机通过同步转轴与两条输送带进行同步连接,两条输送带之间设有用于感应胶管来料的光电感应组件,输送带的表面设有若干个用于配对承接胶管的治具,输送带的前端向前延伸至圆辊的下方,输送带的后端为送料工位,输送带的后端延伸至移料机构,当圆辊转动时带动下料斗内的胶管自由掉落至输送带前端的治具上,并由输送带向后输送。接料机构由三根高度相等的定位杆构成,三根定位杆的顶部均设有四个用于配对容纳胶管且整齐向后排列的定位槽,定位槽的开口向上;所述移料机构包括可沿X轴方向移动的X轴移动组件和可沿Z轴方向移动的Z轴移动组件,X轴移动组件由Z轴移动组件带动进行升降动作,X轴移动组件上设有两个向上延伸且结构对称的移料杆,当X轴移动组件动作时,从而带动移料杆沿X轴方向移动,移料杆的顶部设有六个用于配对容纳胶管且整齐向后排列的支撑槽,支撑槽的开口向上,最前面两个支撑槽为用于接入胶管的接料工位,最后面两个支撑槽为用于送出胶管的出料工位。工作时,X轴移动组件向前动作带动移料杆移动至送料工位的下方,此时移料杆的后端与定位杆的后端对齐,接着Z轴移动组件带动移料杆向上动作,从而将送料工位的胶管托起,使胶管配对落入接料工位的支撑槽内,接着X轴移动组件向后动作带动移料杆,使移料杆的前端与定位杆的前端对齐,最后Z轴移动组件带动移料杆向下动作,从而使胶管配对落入定位槽内。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下料斗的下端出口两侧设有结构对称的挡料板,挡料板的底部贴近圆辊的前端,挡料板能有效保证圆辊在转动的过程中不会带走多余的胶管,以确保每次送料均只送出一根胶管。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下料斗的内底面铺设有两根以上向上凸起的导料杆,导料杆的顶部与的接触方式为点接触,设置导料杆可减少与胶管的摩擦力,可有效保证胶管表面不会被划伤,并通过胶管的自身重力作用,使胶管可顺畅下料。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同步转轴的末端连接有用于控制输送步进电机与分料步进电机进行同步动作的原点复位组件,原点复位组件由行程导板和原点开关构成,设置原点复位组件可确保输送步进电机与分料步进电机实现同步动作,确保传动过程不会产生任何误差。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两条输送带的左右两边设有用于起纠偏作用的纠偏板,设置纠偏板可确保胶管输送过程不会产生任何偏移,当胶管在输送过程产生移位时,可直接通过纠偏板进行阻挡。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治具、定位槽及支撑槽的顶部两边均设有自上往下向内倾斜的导料斜面,导料斜面设计为向内倾斜的结构,可确保胶管能够精准落入对应的位置,不会产生任何偏移。本专利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胶管下料机构可自动将胶管传送至胶管输送机构,通过分料步进电机来控制圆辊转动,使下料斗内的胶管分别有规律地独立进行自动分料,同时自动配对掉落至胶管输送机构的治具上,整个下料过程自动化程度高,确保每根胶管均可有条不紊地精准落入治具上,并通过输送步进电机带动胶管输送至送料工位,移料机构可进行X轴和Z轴方向移动,分别通过移动移料杆来将胶管由送料工位移动至定位杆上的定位槽,通过步进的方式每次不间断地同步传送两根胶管,移料杆上共设有六个支撑槽,接料工位进行接料的同时,将位于定位槽上的两根胶管往后移动一个工位,从而使移料动作过程中可同步实现接料、移料及出料动作,每次工作均有节奏地带动两根胶管往后推进,采用步进方式依次移动两根胶管,可实现不间断地移动,从而可提高输送效率,直接采用移料机构即可同步实现接料、移料及出料动作,与传统的输送系统相比,可节省更多的接料及出料机构,整体结构简单,特别适用于需要不间断工作的自动装配设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子元件胶管步进输送系统安装在自动组装机上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胶管下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胶管输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出料机构、接料机构和移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机架,2为主控配电柜,3为胶管下料机构,301为下料斗,302为圆辊,303为分料槽,304为分料步进电机,305为挡料板,306为导料杆,307为输送步进电机,308为同步转轴,309为原点复位组件,4为胶管输送机构,401为输送带,402为光电感应组件,403为治具,404为纠偏板,5为移料机构,501为X轴移动组件,502为Z轴移动组件,503为移料杆,504为支撑槽,6为出料机构,7为人机交换台,8为精密装配机构,9为预压机构,901为下压气缸,902为气缸固定架,903为预压板,904为预压槽,905为定位杆,906为定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参照图1-图5,其具体实施的电子元件胶管步进输送系统安装于自动组装机上,如图1和图2所示,自动组装机包括机架1、主控配电柜2、人机交换台7、电子元件胶管步进输送系统、精密装配机构8和出料机构6,主控配电柜2位于机架1的内部,人机交换台7与主控配电柜2进行电性连接,精密装配机构8用于将胶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子元件胶管步进输送系统,包括胶管下料机构、胶管输送机构、移料机构和接料机构,胶管输送机构设置于胶管下料机构的后方,移料机构设置于胶管输送机构的后方,接料机构设置于的移料机构后方,其特征在于:胶管下料机构包括向下倾斜设置的下料斗和设置于下料斗下端出口位置的分料组件,下料斗的内部宽度与胶管的长度配对,使胶管可横向放置于下料斗的内部进行自动下料,分料组件由横向设置于下料斗下端出口位置的圆辊和用于带动圆辊转动的分料步进电机构成,圆辊的外围表面设有若干个间隔相等且用于配对容纳胶管的分料槽;胶管输送机构由结构对称的两条输送带和输送步进电机构成,输送步进电机通过同步转轴与两条输送带进行同步连接,两条输送带之间设有用于感应胶管来料的光电感应组件,输送带的表面设有若干个用于配对承接胶管的治具,输送带的前端向前延伸至圆辊的下方,输送带的后端为送料工位,输送带的后端延伸至移料机构,当圆辊转动时带动下料斗内的胶管自由掉落至输送带前端的治具上,并由输送带向后输送;接料机构由三根高度相等的定位杆构成,三根定位杆的顶部均设有四个用于配对容纳胶管且整齐向后排列的定位槽,定位槽的开口向上;所述移料机构包括可沿X轴方向移动的X轴移动组件和可沿Z轴方向移动的Z轴移动组件,X轴移动组件由Z轴移动组件带动进行升降动作,X轴移动组件上设有两个向上延伸且结构对称的移料杆,当X轴移动组件动作时,从而带动移料杆沿X轴方向移动,移料杆的顶部设有六个用于配对容纳胶管且整齐向后排列的支撑槽,支撑槽的开口向上,最前面两个支撑槽为用于接入胶管的接料工位,最后面两个支撑槽为用于送出胶管的出料工位;工作时,X轴移动组件向前动作带动移料杆移动至送料工位的下方,此时移料杆的后端与定位杆的后端对齐,接着Z轴移动组件带动移料杆向上动作,从而将送料工位的胶管托起,使胶管配对落入接料工位的支撑槽内,接着X轴移动组件向后动作带动移料杆,使移料杆的前端与定位杆的前端对齐,最后Z轴移动组件带动移料杆向下动作,从而使胶管配对落入定位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子元件胶管步进输送系统,包括胶管下料机构、胶管输送机构、移料机构和接料机构,胶管输送机构设置于胶管下料机构的后方,移料机构设置于胶管输送机构的后方,接料机构设置于的移料机构后方,其特征在于:胶管下料机构包括向下倾斜设置的下料斗和设置于下料斗下端出口位置的分料组件,下料斗的内部宽度与胶管的长度配对,使胶管可横向放置于下料斗的内部进行自动下料,分料组件由横向设置于下料斗下端出口位置的圆辊和用于带动圆辊转动的分料步进电机构成,圆辊的外围表面设有若干个间隔相等且用于配对容纳胶管的分料槽;胶管输送机构由结构对称的两条输送带和输送步进电机构成,输送步进电机通过同步转轴与两条输送带进行同步连接,两条输送带之间设有用于感应胶管来料的光电感应组件,输送带的表面设有若干个用于配对承接胶管的治具,输送带的前端向前延伸至圆辊的下方,输送带的后端为送料工位,输送带的后端延伸至移料机构,当圆辊转动时带动下料斗内的胶管自由掉落至输送带前端的治具上,并由输送带向后输送;接料机构由三根高度相等的定位杆构成,三根定位杆的顶部均设有四个用于配对容纳胶管且整齐向后排列的定位槽,定位槽的开口向上;所述移料机构包括可沿X轴方向移动的X轴移动组件和可沿Z轴方向移动的Z轴移动组件,X轴移动组件由Z轴移动组件带动进行升降动作,X轴移动组件上设有两个向上延伸且结构对称的移料杆,当X轴移动组件动作时,从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思宁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鑫通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