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伞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002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发光伞具,包括伞杆、伞骨、伞撑,伞骨、伞撑两部件中至少有一个由透明或半透明塑料制成的型材条内的卡槽插有线路板,线路板上电连接多个小灯或发光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发光体内置于伞的部件内,一般情况下不易被碰触到,加之发光部件采用高强度透明或半透明塑料制成,使其既能作为伞的部件,同时也作为发光体的护罩,使发光体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伞具,特别是具有照明或装饰功能的伞,尤指太阳伞。
技术介绍
带灯的伞,在已有文献中多有描述。但多为小灯安装在伞把或伞尖或伞骨末端,通常为外置式,起照明或给他人提供警示作用。其缺点之一是小灯容易被碰触而破碎,二是只能用干电池供电,换装电池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光体置于伞骨、伞撑内的发光伞具。本技术包括伞杆、伞骨、伞撑,其特征在于伞骨、伞撑两部件中至少有一个由透明或半透明塑料制成的型材条内的卡槽插有线路板,线路板上电连接多个由小灯或发光管构成的发光体。线路板通过电源线与可充电的电池组连接。电池为卡夹式外置电池盒。电池组也可以是设置于伞顶的太阳能电池。下伞盘内设置与电线连接的金属属片,位于伞面张开时与下伞盘对应的伞杆位置设置一与电源线连接的弹性触片。本技术由于发光体内置于伞的伞骨、伞撑部件内,一般情况下不易被碰触到,加之发光部件采用高强度透明或半透明塑料制成,使其既能作为伞的功能部件,同时也作为发光体的护罩,使发光体安全可靠。可充电的电池组或太阳能电池为野外夜间休闲提供了照明方便,同时具有装饰美化效果;还可在程序控制器内设置整流电路,以便当太阳伞附近有交流电线路时,可用市电直接供电。附图说明图1为伞骨发光实施例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截面图。图3为图2中B-B截面图。图4为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5为图4中电池盒横截面放大图。图6为图4中电池盒纵截面放大图。图7为灯的自动开关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3实施例1,伞杆1下端杆内安装电池组6及开关7,上端下伞盘2与伞撑3下端可转动连接,伞撑3上端与伞骨4可转动连接。伞骨4由透明高强度塑料制成型材结构,其内设有卡槽4-1,线路板8的宽度与伞骨4内壁宽度相配,使其刚好能插入到两相对卡槽8之间,线路板8上焊连多个发光管。伞的每根伞骨都如此相同设置。参照图4实施例2太阳伞结构,伞骨4、伞撑3均为发光部件,杆身上安装有摇柄14。电池组6为卡夹外置式结构,如图5、图6所示,壳体内安装可充电电池6-1,顶端为揿动开关6-2,电源接插头6-3通过导线6-4与开关6-2连接。壳体上下端一体制有卡夹6-5,根据需要,可将电池组6卡夹于伞杆1或伞撑3上,以方便更换电池。参照图7,位于伞面张开时与下伞盘2对应的伞杆位置设置一与电源线12连接的弹性触片10,其与接插头12用导线11连接。相应地在下伞盘2内设置金属触片13,该触片13与伞骨4或/和伞撑4内的线路板8导线连接。当伞面张开时,下伞盘2处于高位,其上的金属触片13刚好与固定于伞杆1内的金属簧片10接触,电路通电,发光管9亮;当伞面收合时,下伞盘2下滑,触片13与金属簧片10分离,发光管9自动熄灭,从而实现伞开灯亮,伞合灯灭。为了增加观赏性,可设置一程序控制器控制线路板上的灯,依程序实现各灯依次亮、灭、或变色(发光管采用变色管)。在程序控制器内还可设计整流电路,以便当太阳伞附近有交流电线路时,直接用市电供电。电池组6还可用太阳能电池板来代替,安装于伞顶的伞帽5处。上述技术均为公知成熟技术,无需繁述。权利要求1.一种发光伞具,包括伞杆(1)、伞骨(4)、伞撑(3),其特征在于伞骨(4)、伞撑(3)两部件中至少有一个由透明或半透明塑料制成的型材条内的卡槽(4-1)插有线路板(8),线路板(8)上电连接多个由小灯或发光管(9)构成的发光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伞具,其特征在于线路板(8)通过电源线(6-4)与可充电的电池组(6)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伞具,其特征在于电池组(6)为卡夹式外置电池盒。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伞具,其特征在于电池组(6)为设置于伞顶的太阳能电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伞具,其特征在于伞杆(1)上端下伞盘(2)与伞撑(3)下端可转动连接,在下伞盘(2)内设置与电线连接的金属片(13),位于伞面张开时与下伞盘对应的伞杆位置设置一与电源线(12)连接的弹性触片(10)。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发光伞具,包括伞杆、伞骨、伞撑,伞骨、伞撑两部件中至少有一个由透明或半透明塑料制成的型材条内的卡槽插有线路板,线路板上电连接多个小灯或发光管。本技术由于发光体内置于伞的部件内,一般情况下不易被碰触到,加之发光部件采用高强度透明或半透明塑料制成,使其既能作为伞的部件,同时也作为发光体的护罩,使发光体安全可靠。文档编号A45B3/04GK2792268SQ2005200686公开日2006年7月5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27日专利技术者郭华利, 蒋尚俊, 周虎华 申请人:浙江永强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伞具,包括伞杆(1)、伞骨(4)、伞撑(3),其特征在于伞骨(4)、伞撑(3)两部件中至少有一个由透明或半透明塑料制成的型材条内的卡槽(4-1)插有线路板(8),线路板(8)上电连接多个由小灯或发光管(9)构成的发光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华利蒋尚俊周虎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永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