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水流除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9731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渠道水流除泥装置,其主要包括一轴以及多个并排装设于该轴上的旋转过滤单元,该旋转过滤单元以垂挂式滤片拦截水流中悬浮固体,并在轻微阻挡水流情况下,连同水车借助于水流推力而将滤除的悬浮固体带到水面上方,从而便捷地去除水流中泥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渠道水流除泥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于暴雨期间或暴雨过后,将经由渠道输送至自来水净水厂的混浊原水中的悬浮固体滤除的除泥装置。
技术介绍
台风豪雨时,山区的土石经常被冲刷到河川与水库,造成作为水源的水体严重混浊;而该河川与水库的高浊度原水经由渠道输送至自来水净水场之前,常因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先作沉淀澄清,因而流到净水场的原水包含超量的悬浮颗粒,以致正常的水处理设备无法如常运转,进而导致净水场停止供水。目前已有一些装置可以移除通过渠道的水中悬浮固体。然而,传统的装置以固定封堵的滤网拦截水流,并需通过马达来驱动螺旋装置以移除泥沙,因此需要消耗外部能源以使上述装置维持所需的运转,一般其是经由电力提供此能源。但当电力系统断电或马达故障时,此装置即停止运转并阻断水流,其可能的危害更甚于悬浮固体本身。传统装置的例示可见于美国专利号4836919、5110461、5296136、5372713、5552044、5593597、5798038及6733663等。因此,本专利技术是用以解决或至少减少上述公知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渠道水流除泥装置,其借助于水流推力即可移除水流中泥质,且不会造成渠道水流的壅塞。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渠道水流除泥装置,该装置包含有一轴以及多个并排装设于该轴上的旋转过滤单元,该旋转过滤单元于过滤水流的同时借助于水流推力而转动,从而拦截移除水流中的悬浮固体。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和优点是上述渠道水流除泥装置,其旋转过滤单元以垂挂式滤片拦截水流中悬浮固体,连同水车借助于水流推力而将滤除的悬浮固体带到水面上方,从而便捷地去除水流中泥质,而且很容易拆除清洗与安装,该装置的升降高度还可随着水位高低而作适度地调整,以提高过滤除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渠道水流除泥装置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于图1的后视图;图3为类似于图2的后视图,其显示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受水位上升作用而浮升的状态;图4为本专利技术于图1的一组滤片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于图1的旋转过滤单元的局部侧视图。附图标号说明10装置 12轴14旋转过滤单元 16水车18滤片 20轮框22叶片 24凹槽26框体 28配重块30滤布 32轭34延伸段 36连接段38弹性栓40浮体 42滚轮44轨道 46齿轮48小齿轮 52电气盒50马达82底部 80渠道86堤岸 84侧壁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构成特征、操作方法、特点及优点更加容易了解,故于下文中配合图示及文字叙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请参照图1到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可滤除渠道80中较小悬浮固体或淤泥的装置10,该渠道80可与自来水净水厂相通,以使原水经由渠道80流到自来水净水厂,本装置10可于紧急情况下,例如暴雨期间或暴雨过后,而当输送至自来水净水厂的原水过于混浊时使用。本文中提到的「小悬浮固体」则是指流入渠道80中的水平飘流状的细小微粒,该渠道80由一底部82、二相对的侧壁84及堤岸86所构成。此外,运转该装置10所需的能量可以单纯地仅由水流提供或仅需要比水流本身所提供稍高的能量即可。本专利技术的装置10包含有一轴12以及多个并排装设于该轴12上的旋转过滤单元14,为了清楚地呈现该旋转过滤单元14的结构,于图1中仅画出单一的旋转过滤单元14为例说明。本专利技术为了大量拦截水流中的小悬浮固体,则该多个旋转过滤单元14以横越渠道80的方式设置。该旋转过滤单元14借助于水流推力而转动,并以垂挂式滤片18拦截水流中悬浮固体,于转到水面上方时可便捷地更换,从而去除水流中泥质。且该轴12同步随着该旋转过滤单元14一起旋转。其中,各个旋转过滤单元14分别包含有一水车16以及多组的滤片18,其中,该水车16轴枢于该轴12上,且多组的滤片18以枢接方式装设于水车16上。请参阅图4所示,该水车16包含有二轮框20以及多个装设于二轮框20间的叶片22,且每一轮框20形成有多道凹槽24,其中该凹槽24与叶片22呈交错设置。当水流与水中的小悬浮固体冲击该叶片22时可带动该水车16运转。在本文下列描述中,有关″后方″是指相对于水流的下游水面或亦是指面向图示的左边,而有关″前方″是指相对于水流的上游水面或亦是指面向图示的右边。其中,各个该滤片18分别包含有拦截过滤该渠道80水流中的淤泥或小悬浮固体的滤布30,并以一框架26固定该滤布30,且其于该框架26的底后方装设有一配重块28。明确地,该滤布30的前方是用以拦截过滤该渠道80水流中的淤泥或小悬浮固体,该滤布30可为Cloth Media(商品名,是Aqua公司制品)材料,当水流流过该滤布30时,水流中所含的淤泥或小悬浮固体会过滤沉积附着于该滤布30上。其中,各组的框架26连设于一轭32上,该轭32伸设有二延伸段34以及一连接该二延伸段34的中央连接段36,而该连接段36的尺寸大于该二对应延伸段34的尺寸,且每一组框架26分别连接于该轭32的二延伸段34底端。请参阅如图4与图5所示,该轭32的二延伸段34对应装设于轮框20的凹槽24中,而该中央连接段36装设于二轮框20之间。其中,每一延伸段34通过一插设于该轮框20的弹性栓38而得以定位于相对的凹槽24中。为了自该凹槽24中取下相对的轭32而利于清洗该滤片18时,则该弹性栓38是以枢设的方式安装。于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该弹性栓38可为搭配扭力弹簧使用的金属栓体,由于该轭32的中央连接段36被限位于二轮框20之间,因此可避免该轭32相对于该轮框20的侧向移动。当本专利技术的装置10遭受渠道80中的水流及小悬浮固体冲击时,由于配重块28位设于框体26的底后方位置,因此该滤布30原可相对于水流的上游方向枢转,且当拦截过滤渠道80中的淤泥时,该滤布30受到水流冲击以向后枢转。致而该滤布30呈垂直延伸,或相对于水流的上游方向枢转并保持一小角度的偏摆。因此当滤布30的前方与水流方向呈直角时,其将可拦截过滤水流中的淤泥及小悬浮固体。而水流中的淤泥及小悬浮固体则快速地过滤黏附于该滤布30上。当淤泥附着到一定的程度后,该滤片18即可以人工方式或其他自动机构自水车16上更新。而调动该弹性栓38即可供方便拆除滤片18当滤片18清洗完毕以后,可再装设于水车16上以继续使用。倘若滤布30上淤塞大量泥砂且该滤片18又尚未自水车16上更换时,本专利技术的装置10仍不会阻塞水流而不致危害渠道安全。请再参阅如图1至图3所示,该轴12是以可旋转方式枢设于二对应的浮体40上,因而该旋转过滤单元14将可随着水面的升降而适度地上升或下降。该轴12相异的二端分别设有一滚轮42,而渠道80的二侧壁则分别设有导引该滚轮42的轨道44。该轨道44可确保该轴12垂直移动,而该滚轮42则可使得该轴12顺畅地移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水车16会因水流的推移作用而转动,但在必要时仍可由轴12输入辅助的转矩。该轴12提供转矩的一端装设有一齿轮46,而该齿轮46与一小齿轮48互相啮合。该小齿轮48由一马达50所传动,而该小齿轮48与马达50装设于同一浮体40上。该马达50通过电线连设于一设于渠道80任一堤岸86上的电气盒52,该电气盒52提供电力并进而控制该马达50。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几项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渠道水流除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10)包含有一轴(12)以及多个并排装设于该轴(12)上的旋转过滤单元(14),当该旋转过滤单元(14)于过滤水流的同时借助于水流推力而转动,从而拦截移除水流中的悬浮固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旭桢
申请(专利权)人:台禹监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