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塞的扣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9474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伞,公开了一种挡塞的扣合结构,包括上巢、中棒、下巢、均设置在中棒内的内管挡塞、中管挡塞、外管挡塞,中棒包括依次套接的内管、中管、外管,外管上端与上巢相连,内管下端与伞头相连,内管挡塞包括第一扣合杆,内管挡塞上设有第一导正槽,第一扣合杆的头部上部设有第一凸台,第一扣合杆的头部位于第一凸台旁设有第一凹槽,外管挡塞包括第二扣合杆,第二扣合杆的头部上部设有第二凸台,第二扣合杆头部位于第二凸台旁设有第二凹槽,中管挡塞上沿轴向设有贯穿中管的第二导正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棒扣合时,第二凸台扣入第一凹槽内,同时第一凸台扣入第二凹槽内,实现扣合功能;该结构简单、紧凑、美观,加工成本和组装成本均较低。

Fastening structure of stopp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umbrella, and discloses a buckling structure of a blocking, which comprises an inner pipe blocking, a middle pipe blocking and an outer pipe blocking arranged in the middle bar, an inner pipe blocking, and an outer pipe blocking. The middle bar comprises an inner pipe, a middle pipe and an outer pipe which are successively socketed, the upper end of the outer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nest, the lower end of the inner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umbrella head, and the inner pipe blocking bag. Including the first buckling rod, the inner pipe stoppe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guide groove, the head of the first buckl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rotrusion, the head of the first buckl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groove beside the first protrusion, the outer pipe stopper includes a second buckling rod, the head of the second buckl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protrusion, and the head of the second buckling rod is located in the second protrusion. Second grooves are arranged beside the convex platform, and second guiding grooves running through the middle pipe are arranged along the axial line of the middle pipe stopper. When the rod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fastened, the second convex platform is fastened into the first groove, and the first convex platform is fastened into the second groove to realize the fastening function; th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imple, compact, beautiful, and the processing cost and assembly cost are 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挡塞的扣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伞,尤其涉及了一种挡塞的扣合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折伞收伞的扣合,有采用折中棒内多个弹珠扣合来实现的,也有采用下巢与外芽扣合来实现的,还有采用中棒与外芽扣合来实现的,后两种方式虽然结构简单、紧凑、成本底,但是都要外芽才行;也有的结构是不能用外芽的,就得用第一种方式,而用第一种方式加工和组装都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设置外芽,且加工和组装均较简单的挡塞的扣合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挡塞的扣合结构,包括上巢、中棒、下巢、均设置在中棒内的内管挡塞、中管挡塞、外管挡塞,中棒包括依次套接的内管、中管、外管,外管上端与上巢相连,内管下端与伞头相连,内管挡塞包括第一扣合杆,内管挡塞上设有第一导正槽,第一扣合杆的头部上部设有第一凸台,第一扣合杆的头部位于第一凸台旁设有第一凹槽,外管挡塞包括第二扣合杆,第二扣合杆的头部上部设有第二凸台,第二扣合杆头部位于第二凸台旁设有第二凹槽,中管挡塞上沿轴向设有贯穿中管的第二导正槽。作为优选,内管挡塞上设有第一环形挡台,第一环形挡台下端面抵着内管上端。作为优选,外管挡塞上设有第二环形挡台,第二环形挡台上端抵着上巢、下端抵着外管上端。作为优选,中管挡塞上部设有第三环形挡台,第三环形挡台下端面抵着中管上端。作为优选,第一凸台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设有第一导向斜面。作为优选,第二凸台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设有第二导向斜面。作为优选,内管挡塞上设有供第一扣合杆活动的活动槽。作为优选,第一扣合杆位于活动槽内且其根部与活动槽一侧壁一体式连接,第一导正槽设置在内管挡塞上位于活动槽上与第一扣合杆相对的侧壁上,第一导正槽与活动槽相通。作为优选,内管挡塞上部设有第一弹珠孔,第一弹珠孔内装有复位弹簧和弹珠,该弹珠与内管配合。作为优选,中管挡塞上还设有第二弹珠孔,第二弹珠孔内装有复位弹簧和弹珠,该弹珠与中管配合。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中棒扣合时,外管挡塞上的第二扣合杆上的第二凸台扣入内管挡塞上的第一扣合杆上的第一凹槽内;同时内管挡塞上的第一扣合杆上的第一凸台扣入外管挡塞上的第二扣合杆上的第二凹槽内,实现扣合功能;该结构简单、紧凑、美观,只需三个部件,且三个部件若有坏掉的即可拆卸进行更换,加工成本和组装成本相比现有的均较低。第一导向斜面和第二导向斜面的设置便于第一扣合杆和第一扣合杆的扣合和脱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棒扣合后的结构图。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图3是图1的内管挡塞、中管挡塞、外管挡塞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内管挡塞、中管挡塞、外管挡塞的剖面示意图。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内管挡塞、2—外管挡塞、3—中管挡塞、4—上巢、5—下巢、6—伞头、7—内管、8—中管、9—外管、10—内棒体、11—内柱体、12—第一扣合杆、13—第一弹珠孔、14—第一环形挡台、15—活动槽、16—第一导正槽、17—第一凸台、18—第一凹槽、19—第一导向斜面、20—外柱体、21—第二扣合杆、22—第二环形挡台、23—第二凸台、24—第二凹槽、25—第二导向斜面、26—钉子孔、27—安装槽、28—卡头、30—第二导正槽、31—第三环形挡台、32—第二弹珠孔、33—弹珠、34—复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挡塞的扣合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上巢4、中棒、下巢5、伞头6、均设置在中棒内的内管挡塞1、中管挡塞3、外管挡塞2、卡头28。中棒由三支或三支以上的中空管组成,在本实施例中,中棒包括依次套接的内管7、中管8、外管9。外管9上端与上巢4相连,内管7下端与伞头6相连。内管挡塞1包括一体式结构的内棒体10、内柱体11、第一扣合杆12,内棒体10的直径小于内柱体11的直径,内棒体10上部设有第一弹珠孔13,第一弹珠孔13内装有复位弹簧34和弹珠33,该弹珠33与内管7配合。内棒体10下部设有安装槽27。内柱体11上设有供第一扣合杆12活动的活动槽15,第一扣合杆12位于活动槽15内且其根部与活动槽15一侧壁一体式连接,内柱体11上位于活动槽15上与第一扣合杆12相对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导正槽16,第一导正槽16与活动槽15相通。第一扣合杆12的头部上部设有第一凸台17,第一扣合杆12的头部位于第一凸台17旁设有第一凹槽18,第一凸台17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设有第一导向斜面19。内柱体11后部设有第一环形挡台14,第一环形挡台14下端面抵着内管7上端。外管挡塞2包括一体式结构的外柱体20、第二扣合杆21,外柱体20上部设有第二环形挡台22,第二环形挡台22上端抵着上巢4、下端抵着外管9上端。第二扣合杆21的根部与外柱体20一体式连接,第二扣合杆21的头部上部设有第二凸台23,第二扣合杆21头部位于第二凸台23旁设有第二凹槽24,第二凸台23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设有第二导向斜面25。外柱体20上设有钉子孔26。中管挡塞3上沿轴向设有贯穿中管8的第二导正槽30,第二导正槽30与第一导正槽16相对。中管挡塞3上部设有第三环形挡台31,第三环形挡台31下端面抵着中管8上端。中管挡塞3上还设有第二弹珠孔32,第二弹珠孔32内装有复位弹簧34和弹珠33,该弹珠33与中管8配合。卡头28包括卡体和嵌入安装槽27内的卡块,通过第一环形挡台14、卡头28将内管挡塞1与内管7连接。收伞时,外管挡塞2上的第二扣合杆21穿过中管挡塞3上的第二导正槽30,再穿过内管挡塞1上的第一导正槽16,最后第二扣合杆21上的第二凸台23与第一扣合杆12上的第一凸台17在活动槽15内扣合。中棒扣合时,外管挡塞2上的第二扣合杆21上的第二凸台23扣入内管挡塞1上的第一扣合杆12上的第一凹槽18内;同时内管挡塞1上的第一扣合杆12上的第一凸台17扣入外管挡塞2上的第二扣合杆21上的第二凹槽24内,实现扣合功能。本申请结构简单、紧凑、美观,且加工成本和组装成本相比现有的均较低。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专利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挡塞的扣合结构,包括上巢(4)、中棒、下巢(5),中棒包括依次套接的内管(7)、中管(8)、外管(9),外管(9)上端与上巢(4)相连,内管(7)下端与伞头(6)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设置在中棒内的内管挡塞(1)、中管挡塞(3)、外管挡塞(2),内管挡塞(1)包括第一扣合杆(12),内管挡塞(1)上设有第一导正槽(16),第一扣合杆(12)的头部上部设有第一凸台(17),第一扣合杆(12)的头部位于第一凸台(17)旁设有第一凹槽(18),外管挡塞(2)包括第二扣合杆(21),第二扣合杆(21)的头部上部设有第二凸台(23),第二扣合杆(21)头部位于第二凸台(23)旁设有第二凹槽(24),中管挡塞(3)上沿轴向设有贯穿中管(8)的第二导正槽(30)。

【技术特征摘要】
1.挡塞的扣合结构,包括上巢(4)、中棒、下巢(5),中棒包括依次套接的内管(7)、中管(8)、外管(9),外管(9)上端与上巢(4)相连,内管(7)下端与伞头(6)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设置在中棒内的内管挡塞(1)、中管挡塞(3)、外管挡塞(2),内管挡塞(1)包括第一扣合杆(12),内管挡塞(1)上设有第一导正槽(16),第一扣合杆(12)的头部上部设有第一凸台(17),第一扣合杆(12)的头部位于第一凸台(17)旁设有第一凹槽(18),外管挡塞(2)包括第二扣合杆(21),第二扣合杆(21)的头部上部设有第二凸台(23),第二扣合杆(21)头部位于第二凸台(23)旁设有第二凹槽(24),中管挡塞(3)上沿轴向设有贯穿中管(8)的第二导正槽(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塞的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内管挡塞(1)上设有第一环形挡台(14),第一环形挡台(14)下端面抵着内管(7)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塞的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外管挡塞(2)上设有第二环形挡台(22),第二环形挡台(22)上端抵着上巢(4)、下端抵着外管(9)上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塞的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中管挡塞(3)上部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荣湍吴金全
申请(专利权)人:太阳城厦门户外用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