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母貉模式化饲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29178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2 22:4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母貉模式化饲喂方法,涉及母貉饲养技术领域,包括三个阶段对母貉饲喂方式进行调整改进:未配种阶段调整体况、配种至妊娠阶段及哺乳阶段,在喂养模式中对各个阶段的饲料进行改进。本发明专利技术填补母貉饲喂模式空白,通过调整母貉配种体况,提高妊娠期和哺乳期营养摄入,促进母貉集中发情,提高配种率,增加产仔数,提高仔貉初生重,减少母貉腹泻、死胎、流产等问题的发生,以及解决哺乳期母貉奶水营养不足,促进仔貉生长,提高仔貉成活率,降低仔貉腹泻率,提高母貉繁殖性能。

A model feeding method for female raccoon dog

This application provides a model feeding method for female raccoon, which covers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emale raccoon feeding. It includes three stages to adjust and improve the feeding method for female raccoon: adjusting the body condition at the unmatched stage, mating to the pregnancy stage and lactation stage, and improving the feed at each stage in the feeding mode. The invention fills in the blank of the feeding mode of the female mink, improves the nutritional intake of the female mink during pregnancy and lactation, promotes the concentration of estrus of the female mink, increases the mating rate,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litters, increases the birth weight of the young mink, reduces the occurrence of diarrhea, stillbirth, abortion and other problems of the female mink during lactation, and solves the milk camp of the female mink during lactation. Inadequate feeding can promote the growth of young mink, increase the survival rate of young mink, reduce the diarrhea rate of young mink, and improve the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female mi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母貉模式化饲喂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母貉饲养
,具体涉及一种母貉模式化饲喂方法。
技术介绍
貉(学名:Nyctereutesprocyonoides)体型较小,小于犬、狐。躯体肥壮,吻尖,四肢短,尾粗而短。毛色乌棕,具黑褐色大块脸斑及界限不清晰的黑色背纹,四肢乌褐。头骨眶下孔后缘至吻端的距离大于左右颊齿列间的跨度。颚部后缘超出颊齿列最末端水平线。下颌骨具“亚角突”。下颌臼齿三枚,第一下臼齿具下内尖。日本人常把“貉”称作“狸”,中国人翻译是多数将其称为“狸猫”。生活在山林中,昼伏夜出,以鱼虾和鼠兔为食。常利用树漏、石缝或其它洞穴进行穴居,有时也自行营巢穴居。貉子因饲喂成本低,易饲养,且貉皮特有的生物特性是其他皮张所不能取代的特点,是一种珍贵的毛皮兽,被许多养殖户青睐,现在已开始大规模圈养。现有技术中,对于哺乳期母貉饲养过程中,采用传统蒸煮动物性饲料(鸡肠、鸭肠、鸡头、毛蛋、鸡骨架、鲜鱼等)与玉米面、预混料搅拌后饲喂母貉。但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的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技术问题:(1)近年由于环保压力,预混料价格持续上涨,为了降低成本,降低预混料使用量,或者饲喂时搅拌不均匀,导致维生素、微量元素含量摄入量不足,种兽发情延迟,发情不集中,产仔率低,初生仔兽体弱多病;(2)为了获得仔貉更大的初生重、更多的产仔数,养殖过程中加食过早或饲喂量大,使母貉过早肥胖,延迟发情,配种率低,妊娠后期采食量下降,营养不足,导致仔貉出生体重小,母貉难产,及哺乳期母貉奶水不足,造成仔兽体质差,死亡率高,生长缓慢;(4)在实际喂养过程中,无法控制动物性饲料原料质量,如鱼粉、鸡肠、鸭肠等,大量饲喂后,导致母貉妊娠紊乱,造成腹泻、死胎、流产等问题,出生仔兽体质差,死亡率高;(5)哺乳期大量添加鱼粉、鸡蛋、奶等高蛋白物质追求高营养,而忽视了饲料营养的平衡,导致仔兽营养吸收差、胃肠道疾病多发,腹泻率提高;尤其在仔兽出生后21日龄后,母乳营养下降,满足不了仔兽的营养需求,从而出现弱仔,死亡的现象,部分母貉产子后无奶或少奶,表现为不安心哺乳,乳头干瘪,仔貉明显瘦弱,死亡率高。因缺乏饲喂参考指标和判断标准,母貉饲喂比较粗放,且市面上销售母貉饲料种类较多,养殖户选料混乱,使用不当,饲料效果差异大,亟需本领域技术人员研发出哺乳期母貉饲养方法及饲喂饲料,以获得更高的养殖效益,使我国由毛皮动物养殖数量大国,成为毛皮动物养殖强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缺乏饲喂参考指标和判断标准,母貉饲喂比较粗放,且市面上销售母貉饲料种类较多,养殖户选料混乱,使用不当,饲料效果差异大的不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母貉模式化饲喂方法,填补母貉饲喂方法的空白,通过相应的饲喂方法及饲喂饲料,调整母貉配种体况,提高妊娠期和哺乳期营养摄入,促进母貉集中发情,提高配种率,增加产仔数,提高仔貉初生重,减少母貉腹泻、死胎、流产等问题的发生,以及解决哺乳期母貉奶水营养不足,促进仔貉生长,提高仔貉成活率,降低仔貉腹泻率,提高母貉繁殖性能。本申请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母貉模式化饲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第一阶段:未配种阶段,调整体况,一月上旬---发情a)检测母貉体况:选取未配种的母貉,测量母貉的体重和体长,按照:体重指数=体重(Kg)/体长(cm),计算得到母貉体重指数;其中:体重指数大于0.13属于体况过肥,体重指数在0.1-0.12属于正常体况,体重指数小于0.09属于体况过瘦;b)制定饲喂方案:根据a)中得到的母貉体况,按照下述标准制定相应饲喂方案:正常体况:饲喂繁殖期饲料60-70克/天,每天饲喂1次;体况过肥:饲喂繁殖期饲料50-60克/天,每天饲喂1次;体况过瘦:饲喂繁殖期饲料70-80克/天,每天饲喂2次,每次饲喂日总饲料量的1/2;(2)第二阶段:配种至妊娠阶段a)配种至配种后25天:每日饲喂1次,每次饲喂量为50-75克;b)配种后26天至产前2天:每日饲喂总饲料量75-200克,逐步增加饲喂量,每天饲喂2次,每次饲喂量为饲喂日总饲料量的1/2;c)产前1天-产后3天:每日饲喂总饲料量50-100克,由饲喂繁殖期饲料过渡为饲喂哺乳期饲料,以每日饲喂总饲料量的25%的哺乳期饲料替换为繁殖期饲料并均匀混合,经过4天,完全转变为饲喂哺乳期饲料;每日饲喂2次,每次饲喂日总饲料量的1/2;(3)第三阶段:哺乳阶段哺乳阶段时间:产后4天至分窝;饲喂饲料:哺乳期饲料;根据母貉产崽数量,按照下述标准制定相应饲喂方案:a)产崽7只以下,每日饲喂总饲料量250-300克,每日饲喂3次,每次饲喂为总饲料量的1/3;b)产崽7-10只,每日饲喂总饲料量300-350克,每日饲喂3次,每次饲喂为总饲料量的1/3;c)产仔11-13只,每日饲喂总饲料量350-400克,每日饲喂4次,每次饲喂为总饲料量的1/4;d)产仔13只以上,每日饲喂总饲料量400-450克,每日饲喂4次,每次饲喂为总饲料量的1/4。优选的,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的繁殖期饲料包括:膨化玉米45-50份、豆粕12-15份、膨化大豆6-10份、面粉2-5份、麦麸8-10份、DDGS6-8份、蒸汽鱼粉3-5份、鸡肉粉1-3份、油脂1-4份、石粉0.4-0.6份、磷酸氢钙0.4-0.5份、复合氨基酸A0.35-0.45份、氯化钠0.25-0.3份、发酵黄芪0.05-0.1份、复合酶制剂0.05-0.1份、1份复合预混料。优选的,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的哺乳期饲料包括:膨化玉米40-45份,豆粕12-15份、膨化大豆8-12份,面粉2-5份,麦麸6-8份,DDGS6-8份,蒸汽鱼粉3-5份,鸡肉粉1-3份,油脂2-6份,石粉0.8-1.2份,磷酸氢钙0.6-0.7份,复合氨基酸B0.35-0.45份,氯化钠0.25-0.3份,发酵黄芪0.05-0.1份,复合酶制剂0.05-0.1份,1份复合预混料。豆粕具有的粗蛋白质和代谢能含量高、纤维素含量少、赖氨酸含量与利用率高的营养特点。面粉是一种重要的饲料原料,属于能量饲料,其能量水平低于玉米,蛋白水平高于玉米,对于颗粒饲料,面粉可起到粘合剂的作用。麦麸是小麦加工的副产品,容积大,纤维含量高,适口性好,麦麸纤维含量高,具有轻泻作用,给产后动物适量的麦麸,可以调节消化道机能。但长期或大量饲喂麦麸将引起动物的营养性疾病。麦麸虽然是一种较好的精料,但其能值较低,钙少磷多,钙、磷比例不平衡,故与能量饲料配合使用。DDGS是酒糟蛋白饲料的商品名,即含有可溶固形物的干酒糟。生产酒精时,淀粉被消耗,其他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纤维等均留在酒糟中。同时由于微生物的作用,酒糟中蛋白质、B族维生素及氨基酸含量均比玉米有所增加,并含有发酵中生成的未知促生长因子,适口性好。蒸汽鱼粉适口性好,消化吸收率非常高,氨基酸平衡,是最理想的蛋白原料,能量含量高、钙磷含量高、含有很高的微量元素和丰富的B族维生素。鸡肉粉蛋白质含量丰富,一般在64-70之间,且氨基酸含量比较平衡。油脂的作用:(1)饼粕类饲料原料中残油率降低,浓缩饲料未加油时外观干燥,易起粉尘,造成能量的流失。加入油脂后,浓缩饲料外观有润感,抑制了粉尘的飞扬,并且弥补了浓缩饲料能量过低的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母貉模式化饲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第一阶段:未配种阶段a)检测母貉体况:选取未配种的母貉,测量母貉的体重和体长,按照:体重指数=体重(kg)/体长(cm),计算得到母貉体重指数;其中:体重指数大于0.13属于体况过肥,体重指数在0.1‑0.12属于正常体况,体重指数小于0.09属于体况过瘦;b)制定饲喂方案:根据a)中得到的母貉体况,按照下述标准制定相应饲喂方案:正常体况:饲喂繁殖期饲料60‑70克/天,每天饲喂1次;体况过肥:饲喂繁殖期饲料50‑60克/天,每天饲喂1次;体况过瘦:饲喂繁殖期饲料70‑80克/天,每天饲喂2次,每次饲喂日总饲料量的1/2;(2)第二阶段:配种至妊娠阶段a)配种至配种后25天:每日饲喂1次,每次饲喂量为50‑75克;b)配种后26天至产前2天:每日饲喂总饲料量75‑200克,逐步增加饲喂量,每天饲喂2次,每次饲喂量为饲喂日总饲料量的1/2;c)产前1天‑产后3天:每日饲喂总饲料量50‑100克,由饲喂繁殖期饲料过渡为饲喂哺乳期饲料,以每日饲喂总饲料量的25%的哺乳期饲料替换为繁殖期饲料并均匀混合,经过4天,完全转变为饲喂哺乳期饲料;每日饲喂2次,每次饲喂日总饲料量的1/2;(3)第三阶段:哺乳阶段哺乳阶段时间:产后4天至分窝;饲喂饲料:哺乳期饲料;根据母貉产崽数量,按照下述标准制定相应饲喂方案:a)产崽7只以下,每日饲喂总饲料量250‑300克,每日饲喂3次,每次饲喂为总饲料量的1/3;b)产崽7‑10只,每日饲喂总饲料量300‑350克,每日饲喂3次,每次饲喂为总饲料量的1/3;c)产仔11‑13只,每日饲喂总饲料量350‑400克,每日饲喂4次,每次饲喂为总饲料量的1/4;d)产仔13只以上,每日饲喂总饲料量400‑450克,每日饲喂4次,每次饲喂为总饲料量的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母貉模式化饲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第一阶段:未配种阶段a)检测母貉体况:选取未配种的母貉,测量母貉的体重和体长,按照:体重指数=体重(kg)/体长(cm),计算得到母貉体重指数;其中:体重指数大于0.13属于体况过肥,体重指数在0.1-0.12属于正常体况,体重指数小于0.09属于体况过瘦;b)制定饲喂方案:根据a)中得到的母貉体况,按照下述标准制定相应饲喂方案:正常体况:饲喂繁殖期饲料60-70克/天,每天饲喂1次;体况过肥:饲喂繁殖期饲料50-60克/天,每天饲喂1次;体况过瘦:饲喂繁殖期饲料70-80克/天,每天饲喂2次,每次饲喂日总饲料量的1/2;(2)第二阶段:配种至妊娠阶段a)配种至配种后25天:每日饲喂1次,每次饲喂量为50-75克;b)配种后26天至产前2天:每日饲喂总饲料量75-200克,逐步增加饲喂量,每天饲喂2次,每次饲喂量为饲喂日总饲料量的1/2;c)产前1天-产后3天:每日饲喂总饲料量50-100克,由饲喂繁殖期饲料过渡为饲喂哺乳期饲料,以每日饲喂总饲料量的25%的哺乳期饲料替换为繁殖期饲料并均匀混合,经过4天,完全转变为饲喂哺乳期饲料;每日饲喂2次,每次饲喂日总饲料量的1/2;(3)第三阶段:哺乳阶段哺乳阶段时间:产后4天至分窝;饲喂饲料:哺乳期饲料;根据母貉产崽数量,按照下述标准制定相应饲喂方案:a)产崽7只以下,每日饲喂总饲料量250-300克,每日饲喂3次,每次饲喂为总饲料量的1/3;b)产崽7-10只,每日饲喂总饲料量300-350克,每日饲喂3次,每次饲喂为总饲料量的1/3;c)产仔11-13只,每日饲喂总饲料量350-400克,每日饲喂4次,每次饲喂为总饲料量的1/4;d)产仔13只以上,每日饲喂总饲料量400-450克,每日饲喂4次,每次饲喂为总饲料量的1/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母貉模式化饲喂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的繁殖期饲料包括:膨化玉米45-50份、豆粕12-15份、膨化大豆6-10份、面粉2-5份、麦麸8-10份、DDGS6-8份、蒸汽鱼粉3-5份、鸡肉粉1-3份、油脂1-4份、石粉0.4-0.6份、磷酸氢钙0.4-0.5份、复合氨基酸A0.35-0.45份、氯化钠0.25-0.3份、发酵黄芪0.05-0.1份、复合酶制剂0.05-0.1份、1份复合预混料。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母貉模式化饲喂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的哺乳期饲料包括:膨化玉米40-45份,豆粕12-15份、膨化大豆8-12份,面粉2-5份,麦麸6-8份,DDGS6-8份,蒸汽鱼粉3-5份,鸡肉粉1-3份,油脂2-6份,石粉0.8-1.2份,磷酸氢钙0.6-0.7份,复合氨基酸B0.35-0.45份,氯化钠0.25-0.3份,发酵黄芪0.05-0.1份,复合酶制剂0.05-0.1份,1份复合预混料。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母貉模式化饲喂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的复合氨基酸A中包括:赖氨酸1.20-1.35份、蛋氨酸0.35-0.45份、苏氨酸0.80-0.90份、色氨酸0.18-0.23份;所述的繁殖期饲料中营养成分包括:粗蛋白质质量含量23.0-25.0%,粗脂肪质量含量5.5-6.5%,钙质量含量0.7-0.9%,磷质量含量0.60-0.65%。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母貉模式化饲喂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的复合氨基酸B中包括:赖氨酸1.25-1.40份、蛋氨酸0.38-0.48份、苏氨酸0.85-1.00份、色氨酸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坤郭春来徐世青于滢丁毅徐杰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