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携带的气体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8337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30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携带的气体检测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右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细绳的一端,所述细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扣环,所述壳体前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有防滑手柄,所述壳体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报警器、开关按钮和显示屏,所述支杆上方间距均匀的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气体检测仪,所述支杆上方和第一连通管下方之间形成的区域为储气室,所述第一连通管下方间距均匀的连通有若干个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一连通管上方连通于吸气泵的下端,所述吸气泵、排气泵和控制器均电性连接于可充电电源,所述气体检测仪、报警器和显示屏均电性连接于控制器;它可以实现使气体检测装置具有寻找气体泄露发生源的功能和便于携带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携带的气体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气体检测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于携带的气体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介气体是指无形状无体积的可变形可流动的流体,气体检测仪器是一种气体泄漏浓度检测的仪器仪表工具,主要是指便携式或者是手持式气体检测仪器,主要利用气体传感器来检测环境中存在的气体种类,气体传感器是用来检测气体的成份和含量的传感器。一般认为,气体传感器的定义是以检测目标为分类基础的。现有的气体检测装置只能检测是否发生了气体泄露,而不能检测到发生气体泄露的位置在什么地方,这就为寻找气体泄露发生源造成了阻碍,同时,现有的气体检测装置也存在着不便于携带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气体检测装置不能寻找气体泄露发生源和不便于携带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携带的气体检测装置,它可以实现使气体检测装置具有寻找气体泄露发生源的功能和便于携带的目的。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携带的气体检测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右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细绳的一端,所述细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扣环,所述壳体前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有防滑手柄,所述壳体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报警器、开关按钮和显示屏,所述壳体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源箱体和控制箱体,所述电源箱体内部连接有可充电电源,所述电源箱体的左侧面中部开设与充电口,所述控制箱体内部连接有控制器,所述防滑手柄套接固定在排气管的外表面,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与外界相通,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连通在排气泵的下端,所述排气泵的上端连通在第二出气管的下端,所述第二出气管的上端贯穿支杆连通于储气室,所述支杆固定在壳体的内部,所述支杆上方间距均匀的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气体检测仪,所述支杆上方和第一连通管下方之间形成的区域为储气室,所述第一连通管下方间距均匀的连通有若干个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一连通管上方连通于吸气泵的下端,所述吸气泵的上方于外界相连通,所述吸气泵、排气泵和控制器均电性连接于可充电电源,所述气体检测仪、报警器和显示屏均电性连接于控制器。优选的,所述防滑手柄中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外表面缠绕有防滑布。优选的,若干个所述第一出气管和若干个气体检测仪在竖直方向上一一对应。优选的,所述吸气泵和排气泵均为定量空气泵。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细绳、扣环和卡槽,使用人员不使用该装置时,可以通过把扣环扣在身体上的某个部位,即可实现便于携带,如果把该装置放在箱体中,通过卡槽卡在箱体中的卡块上,也可以实现便于携带的目的,同时,该装置结构紧凑,空间体积占比小,从而达到了便于携带的目的。(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吸气泵、排气泵和气体检测仪以及报警器,吸气泵把周围的空气吸入到储气室中,在储气室中气体检测仪对吸入的空气进行检测,气体检测仪把检测结果传送到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报警器发出声响的大小,如果气体检测仪检测到泄露气体的浓度越大,报警器发出的声响就越大,采用这种方式,即可实现对气体泄露发生源进行寻找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电性连接的原理框图。图中标号说明:1-壳体;2-电源箱体;3-控制箱体;4-防滑手柄;5-细绳;6-扣环;7-开关按钮;8-报警器;9-充电口;10-显示屏;11-排气管;12-卡槽;13-可充电电源;14-吸气泵;15-第一连通管;16-第一出气管;17-储气室;18-气体检测仪;19-支杆;20-第二出气管;21-控制器;22-排气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便于携带的气体检测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右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细绳5的一端,细绳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扣环6,壳体1前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有防滑手柄4,壳体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报警器8、开关按钮7和显示屏10,壳体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源箱体2和控制箱体3,电源箱体2内部连接有可充电电源13,电源箱体2的左侧面中部开设与充电口9,控制箱体3内部连接有控制器21,防滑手柄4套接固定在排气管11的外表面,排气管11的一端与外界相通,排气管11的另一端连通在排气泵22的下端,排气泵22的上端连通在第二出气管20的下端,第二出气管20的上端贯穿支杆19连通于储气室17,支杆19固定在壳体1的内部,支杆19上方间距均匀的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气体检测仪18,支杆19上方和第一连通管15下方之间形成的区域为储气室17,第一连通管15下方间距均匀的连通有若干个第一出气管16,第一连通管15上方连通于吸气泵14的下端,吸气泵14的上方于外界相连通,吸气泵14、排气泵22和控制器21均电性连接于可充电电源13,气体检测仪18、报警器8和显示屏10均电性连接于控制器21。防滑手柄4中部开设有卡槽12,卡槽12外表面缠绕有防滑布,设置的卡槽12用于卡住卡块,便于携带,同时也便于使用者手持,设置的防滑布用于防止使用者手持时,该装置从手中滑落,若干个第一出气管16和若干个气体检测仪18在竖直方向上一一对应,这样的布局方式,能够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吸气泵14和排气泵22均为定量空气泵,使在一定量的情况下,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度。工作原理:第一步,把各个部件组装完整,使可充电电源13向各个用电器件供电;第二步,当使用者不使用该装置时,通过扣环6把该装置挂在身体的某一部分,便于携带,或者是放置在箱体中时,通过卡槽12卡住在箱体中的卡块,便于携带;第三步,当使用该装置时,使用者手持防滑手柄4,手放在卡槽12上,吸气泵14不断吸入空气,吸入的空气经过若干个第一出气管16到达储气室17,一个第一出气管16对应一个气体检测仪18,从某一个第一出气管16出来的空气吹向该对应气体检测仪18,在储气室17的空气被若干个气体检测仪18,若干个气体检测仪18检测的结果均传送到控制器21,控制器21综合若干个气体检测仪18的检测结果,求得平均值,提高了检测的精度,控制器21再控制报警器8发出声响,控制器21求得平均值越大,报警器8发出的声响就越大,(气体泄露发生源的地方肯定是泄露气体浓度最大),使用者根据报警器8发出的声响的大小,即可判断气体泄露发生源的位置。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携带的气体检测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右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细绳(5)的一端,所述细绳(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扣环(6),所述壳体(1)前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有防滑手柄(4),所述壳体(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报警器(8)、开关按钮(7)和显示屏(10),所述壳体(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源箱体(2)和控制箱体(3),所述电源箱体(2)内部连接有可充电电源(13),所述电源箱体(2)的左侧面中部开设与充电口(9),所述控制箱体(3)内部连接有控制器(21),所述防滑手柄(4)套接固定在排气管(11)的外表面,所述排气管(11)的一端与外界相通,所述排气管(11)的另一端连通在排气泵(22)的下端,所述排气泵(22)的上端连通在第二出气管(20)的下端,所述第二出气管(20)的上端贯穿支杆(19)连通于储气室(17),所述支杆(19)固定在壳体(1)的内部,所述支杆(19)上方间距均匀的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气体检测仪(18),所述支杆(19)上方和第一连通管(15)下方之间形成的区域为储气室(17),所述第一连通管(15)下方间距均匀的连通有若干个第一出气管(16),所述第一连通管(15)上方连通于吸气泵(14)的下端,所述吸气泵(14)的上方于外界相连通,所述吸气泵(14)、排气泵(22)和控制器(21)均电性连接于可充电电源(13),所述气体检测仪(18)、报警器(8)和显示屏(10)均电性连接于控制器(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携带的气体检测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右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细绳(5)的一端,所述细绳(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扣环(6),所述壳体(1)前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有防滑手柄(4),所述壳体(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报警器(8)、开关按钮(7)和显示屏(10),所述壳体(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源箱体(2)和控制箱体(3),所述电源箱体(2)内部连接有可充电电源(13),所述电源箱体(2)的左侧面中部开设与充电口(9),所述控制箱体(3)内部连接有控制器(21),所述防滑手柄(4)套接固定在排气管(11)的外表面,所述排气管(11)的一端与外界相通,所述排气管(11)的另一端连通在排气泵(22)的下端,所述排气泵(22)的上端连通在第二出气管(20)的下端,所述第二出气管(20)的上端贯穿支杆(19)连通于储气室(17),所述支杆(19)固定在壳体(1)的内部,所述支杆(19)上方间距均匀的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光珍蔡廷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