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燃气表前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8270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30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盗燃气表前阀,包括接头,设于接头一侧的活接螺母以及用于对活接螺母进行防盗保护的第一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燃气表前阀还包括第二保护套;所述第一保护套相对于活接螺母限位固定,所述第二保护套套装在接头的螺纹段上,并与第一保护套限位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用接头与燃气表及气源管路连接时,可用第一保护罩对接头与燃气表连接的活接螺母的进行防盗保护的同时,可用第二保护罩对接头与气源管路的连接进行防盗保护,而且第一保护罩与第二保护罩之间限位固定,以此确保了接头在与燃气表及气源管路连接的整体防盗效果,相比现有技术具有较强的防盗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盗燃气表前阀
本技术涉及燃气表相关零部件
,特别是涉及防盗燃气表前阀。
技术介绍
可以理解,燃气表前接头是用于连接气源管路与用户之间的燃气表,以用燃气表来计量统计用户的用气量。其中燃气表前接头与气源管路之间一般都是采用螺母进行连接,然而螺母的螺纹连接易拆卸,经常会发生燃气泄漏和盗窃的现象,给供气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威胁到用户的用气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盗燃气表前阀。具体地,一种防盗燃气表前阀,包括接头,设于接头一侧的活接螺母以及用于对活接螺母进行防盗保护的第一保护套,所述防盗燃气表前阀还包括第二保护套;所述第一保护套相对于活接螺母限位固定,所述第二保护套套装在接头的螺纹段上,并与第一保护套限位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保护套与第二保护套部分重叠,并通过两者重叠部分上的凹凸配合结构进行限位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保护套部分伸入至第二保护套内,并通过第一保护套上的凹部与第二保护套上的凸部之间的凹凸配合来实现第一保护套与第二保护套之间的限位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保护套包括第一半套部,第二半套部,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半套部和第二半套部的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半套部与所述第二半套部配合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包括多组插接部,及与插接部配合的配合部,所述插接部与配合部分居在第一半套部和第二半套部上,并通过插接部与配合部之间的插接配合,将第一半套部与第二半套部进行连接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半套部的两侧端部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插接部,所述第二半套部的两侧端部上则分别设置有一个配合部。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半套部的两侧端部上设置有一个插接部和一个配合部,所述第二半套部的两侧端部上则设置有一个配合部和一个插接部。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半套部与第二半套部的一侧以铰接方式进行连接,另一侧的端部上分别设置有插接部或者配合部,并通过插接部与配合部之间的插接配合来实现第一半套部与第二半套部之间的限位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保护套的内侧壁上嵌装有异形挡圈,且当第一保护套装配在活接螺母上时,所述第一保护套上的异形挡圈部分伸入至活接螺母的槽圈内,并实现第一保护套与活接螺母之间的限位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接头在设于活接螺母的一侧端部上卡接有矩形垫圈,用于对接头与燃气表之间的接触面进行密封。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应用,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所提供的防盗燃气表前阀,通过第一保护罩及第二保护罩的结构设置,使得该前阀在用接头与燃气表及气源管路连接时,可用第一保护罩对接头与燃气表连接的活接螺母的进行防盗保护的同时,可用第二保护罩对接头与气源管路的连接进行防盗保护,而且第一保护罩与第二保护罩之间限位固定,以此确保了接头在与燃气表及气源管路连接的整体防盗效果,相比现有技术具有较强的防盗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防盗燃气表前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第二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接头;11、矩形垫圈;20、活接螺母;21、塑料挡圈;30、第一保护套;31、凹部;32、异形挡圈;40、第二保护套;41、凸部;42、第一半套部;43、第二半套部;44、连接件;441、插接部;442、配合部。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提供的防盗燃气表前阀,具体用于连接燃气表(图未示)与气源管路,以此实现用燃气表对用户所使用的气量进行统计。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防盗燃气表前阀包括接头10,设于接头10一侧的活接螺母20,以及用于对活接螺母20及接头10进行防盗保护的第一保护套30和第二保护套40。其中,所述第一保护套30相对于活接螺母20限位固定,以此实现对活接螺母20的防盗保护,而所述第二保护套40则是套接在接头10的螺纹段上的,并相对于第一保护套30进限位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护套30与第二保护套40是部分重叠设置,且通过两者重叠部分上的凹凸配合结构进行限位固定的。具体地,所述第一保护套30与第二保护套40装配至该接头10上的活接螺母20及螺纹段上时,所述第一保护套30部分是伸入至第二保护套40内的,并通过第一保护套30上的凹部31与第二保护套40上的凸部41之间的凹凸配合来实现第一保护套30与第二保护套40之间的限位固定。当然了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保护套30与第二保护套40之间限位固定的凹凸配合结构,也可以在第一保护套30上设置凸部与所述第二保护套40上的凹部配合来实现,在此就不展开阐述了。由上可知,本实施例的第二保护套40与第一保护套30之间的部分重叠,并相互限位固定的,故此,本实施例的第二保护套40在具体结构设置时,具体可设置为沿接头10的径向方向进行打开的结构,以便于第二保护套40与接头10及第一保护套30之间的装配。请参阅图2,所述第二保护套40包括第一半套部42,第二半套部43,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半套部42和第二半套部43的连接件44,其中所述第一半套部42与所述第二半套部43配合设置,且当第一半套部42与第二半套部43用连接件44连接合拢时,所述第一半套部42与第二半套部43共同构成了套装在接头10上的套筒状结构。也就是说,第一半套部42横截面的圆弧部分与第二半套部43横截面的圆弧部分相互作用可共同一个完整的圆,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半套部42与第二半套部43并不需要为严格的半圆弧状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44具体包括多个插接部441,及与插接部441配合的配合部442,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在对第一半套部42与第二半套部43之间的连接固定,是通过插接部441与配合部442之间的插接配合来实现的。可以理解,本实施例的插接部441与配合部442设置在第一半套部42和/或第二半套部43上的形式可以多样。可以将两个插接部441都设置在所述第一半套部42上的形式,相应地,第二半套部43上则对应设置两个配合部442,或者在第一半套部42上设置两个配合部442,而第二半套部43上则对应设置两个插接部441,又或者在第一半套部43上设置一个插接部441和第一配合部442,相应地,第二半套部43上则对应设置一个配合部442和一个插接部441。本实施例,优先采用在第一半套部42和第二半套部43上设置一个配合部442和一个插接部441的形式,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第一半套部42及第二半套部43的结构可设置为相同的结构,以此便于企业对第二保护套40的生产及装配。当然了根据使用的需求,将该第二保护套40上的第一半套部42与第二半套部43设置为分体式结构之外,也可以将第一半套部42与第二半套部43设置为相互连接的结构。具体地,将第一半套部42与第二半套部43的一侧以铰接方式进行连接,而另一侧的端部上分别设置有插接部(图未示)或者配合部(图未示),并通过插接部与配合部之间的插接配合来实现第一半套部42与第二半套部43之间的限位固定。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的第一保护套30的内侧壁上嵌装有异形挡圈32,用于对装配在活接螺母20上的第一保护套30进行限位固定。具体地,当第一保护套30装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盗燃气表前阀,包括接头,设于接头一侧的活接螺母以及用于对活接螺母进行防盗保护的第一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燃气表前阀还包括第二保护套;所述第一保护套相对于活接螺母限位固定,所述第二保护套套装在接头的螺纹段上,并与第一保护套限位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盗燃气表前阀,包括接头,设于接头一侧的活接螺母以及用于对活接螺母进行防盗保护的第一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燃气表前阀还包括第二保护套;所述第一保护套相对于活接螺母限位固定,所述第二保护套套装在接头的螺纹段上,并与第一保护套限位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燃气表前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套与第二保护套部分重叠,并通过两者重叠部分上的凹凸配合结构进行限位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盗燃气表前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套部分伸入至第二保护套内,并通过第一保护套上的凹部与第二保护套上的凸部之间的凹凸配合来实现第一保护套与第二保护套之间的限位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燃气表前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套包括第一半套部,第二半套部,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半套部和第二半套部的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半套部与所述第二半套部配合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盗燃气表前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多组插接部,及与插接部配合的配合部,所述插接部与配合部分居在第一半套部和第二半套部上,并通过插接部与配合部之间的插接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冠正阮泽宝郑红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盾安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