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振华专利>正文

一种消化内科消化道给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8182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30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内科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消化道给药器,包括挤压管,所述挤压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与进给管的一端固定套接,所述进给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挤压管的内部与伸缩管的一端固定套接,所述挤压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伸缩管外部的固定套管,所述固定套管内腔的一侧固定安有位于伸缩管一侧的密封圈。该消化内科消化道给药器,通过软管的作用,将进给管送至胃腔内进行给药,避免了进给管与胃壁摩擦,导致胃壁摩擦受损,进而引发其他病症,提高了给药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软管随着胃壁的宽窄度自由变化,不会给病人带来不适的感觉,提高给药过程中病人的舒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化内科消化道给药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内科设备
,具体为一种消化内科消化道给药器。
技术介绍
消化道是一条起自口腔延续为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终于肛门的很长的肌性管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和小肠等部位,消化道作为食物的容纳和消化的场所,经常会由于饮食不当或者生活习惯不当而引发消化道疾病。消化道的治疗常利用药物治疗,由于病人对药物的吸收较为缓慢,经常会造成药物疗效效果不明显,或者没有效果,致使病人一直无法康复,因此医生经常会借助给药器来给进行治疗,传统的给药多采用胃壁给药的方法,通过胃壁粘膜的迅速吸收进入大循环,发挥药效以治疗全身或局部疾病的给药方法。传统的给药器大多为硬管,在给药过程中往往会给病人带来不适,并且硬质的给药管会与胃壁摩擦,导致胃壁受损,进而引发其他病症,同时现有的给药器多为一根单管,长度无法进行调节,对于不同年龄段的病人需要用到不同的给药管,实用性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消化内科消化道给药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消化内科消化道给药器,具备利用软管将硬管送至胃腔内,避免了硬管与胃壁的摩擦,软管会随着胃壁的宽窄度自由变化,不会造成病人的不适,可自由调节给药的深度,实用性高等优点,解决了给药器与胃壁摩擦导致胃壁受损,进而引发其他病症,长度无法进行调节,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病人选用不同的给药管,实用性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利用软管将硬管送至胃壁内,避免了硬管与胃壁的摩擦,软管会随着胃壁的宽窄度自由变化,不会造成病人的不适,可自由调节给药的深度,实用性高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化内科消化道给药器,包括挤压管,所述挤压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与进给管的一端固定套接,所述进给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挤压管的内部与伸缩管的一端固定套接,所述挤压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伸缩管外部的固定套管,所述固定套管内腔的一侧固定安有位于伸缩管一侧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中部与固定管固定套接,所述固定管的一端与伸缩管的一端固定套接,所述固定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挤压管的外部并固定安装有放药漏斗,所述固定套管外部的一端活动套装有位于挤压管内部的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固定套管外部的连接轴套,所述连接轴套的另一端延伸至挤压管的外部并与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管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另一端贯穿压板并与压块的一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挤压管的一侧开设有两组孔径相同的排气孔,两组所述排气孔位于连接轴套的上下两侧,所述挤压管的另一侧开设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的孔径值小于软管得内径值,所述挤压管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补水管。优选的,所述进给管的内径值与固定管的内径值相同,且进给管的内径值为软管内径值得二分之一。优选的,所述伸缩管与固定管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伸缩管的外径值小于固定套管的内径值。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塞分别与固定套管和挤压管相互垂直,且第一活塞的厚度大于补水管的外径。优选的,所述连接轴套与固定管相互平行,且连接轴套的内壁与放药漏斗不接触。(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消化内科消化道给药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消化内科消化道给药器,通过软管的作用,将进给管送至胃腔内进行给药,避免了进给管与胃壁摩擦,导致胃壁摩擦受损,进而引发其他病症,提高了给药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软管随着胃壁的宽窄度自由变化,不会给病人带来不适的感觉,提高给药过程中病人的舒适感。2、该消化内科消化道给药器,通过伸缩管的作用,使得进给管的长度,可随着伸缩管的伸缩自由变化,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同时通过补水管的作用,便于对挤压管内的水进行补充,进而可以通过第一活塞将水压至软管内,从而顺利的带动进给管进入胃腔内,然后给药,提高装置的合理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挤压管、2软管、3进给管、4伸缩管、5固定套管、6密封圈、7固定管、8放药漏斗、9第一活塞、10连接轴套、11压板、12第二活塞、13推杆、14压块、15排气孔、16进水孔、17补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消化内科消化道给药器,包括挤压管1,挤压管1的一侧开设有两组孔径相同的排气孔15,两组排气孔15位于连接轴套10的上下两侧,挤压管1的另一侧开设有进水孔16,进水孔16的孔径值小于软管2得内径值,挤压管1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补水管17,便于利用排气孔15与大气连通,保证第一活塞9能将软管2内的水再吸至挤压管1内,进而方便将进给管3取出,同时通过进水孔16将水压至软管2内,进而便于利用软管2带动进给管3移至胃腔中完成给药,避免直接利用进给管3进行给药,过程中进给管3会与胃壁发生摩擦,进而导致胃壁的磨损,引发其他病症,提高了给药过程的安全性,便于通过补水管17,对挤压管1内的水进行补充,进而保证进给管3能完全被水充满,进而顺利的到达胃腔内,提高了装置的合理性,挤压管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软管2,软管2的另一端与进给管3的一端固定套接,进给管3的内径值与固定管7的内径值相同,且进给管3的内径值为软管2内径值得二分之一,便于利用固定管7和进给管3的配合,将药物送至胃腔内,进而对病灶达到治疗的效果,进给管3的另一端延伸至挤压管1的内部与伸缩管4的一端固定套接,伸缩管4与固定管7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伸缩管4的外径值小于固定套管5的内径值,保证伸缩管4在伸缩的时候不会与固定套管5的内壁摩擦,导致移动受阻,进而使得进给管3无法到达胃壁内,提高装置的合理性,同时通过伸缩管4的伸缩,便于控制进给管3移动的距离,使得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病人进行调节,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挤压管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伸缩管4外部的固定套管5,固定套管5内腔的一侧固定安有位于伸缩管4一侧的密封圈6,密封圈6的中部与固定管7固定套接,固定管7的一端与伸缩管4的一端固定套接,固定管7的另一端延伸至挤压管1的外部并固定安装有放药漏斗8,固定套管5外部的一端活动套装有位于挤压管1内部的第一活塞9,第一活塞9分别与固定套管5和挤压管1相互垂直,且第一活塞9的厚度大于补水管17的外径,便于利用第一活塞9将水推至软管2内,进而方便利用水的推力将软管2推至胃壁内,通过水的作用,保证软管2可随着胃腔内壁的宽窄自由变形,提高了给药过程中病人的舒适感,同时保证第一活塞9在推动的过程中不会与补水管17碰撞,提高了装置的合理性,第一活塞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固定套管5外部的连接轴套10,连接轴套10与固定管7相互平行,且连接轴套10的内壁与放药漏斗8不接触,保证在推动和回拉压板11的时候不会与放药漏斗8相碰撞,提高装置的合理性,连接轴套10的另一端延伸至挤压管1的外部并与压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固定管7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二活塞12,第二活塞1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化内科消化道给药器,包括挤压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管(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软管(2),所述软管(2)的另一端与进给管(3)的一端固定套接,所述进给管(3)的另一端延伸至挤压管(1)的内部与伸缩管(4)的一端固定套接,所述挤压管(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伸缩管(4)外部的固定套管(5),所述固定套管(5)内腔的一侧固定安有位于伸缩管(4)一侧的密封圈(6),所述密封圈(6)的中部与固定管(7)固定套接,所述固定管(7)的一端与伸缩管(4)的一端固定套接,所述固定管(7)的另一端延伸至挤压管(1)的外部并固定安装有放药漏斗(8),所述固定套管(5)外部的一端活动套装有位于挤压管(1)内部的第一活塞(9),所述第一活塞(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固定套管(5)外部的连接轴套(10),所述连接轴套(10)的另一端延伸至挤压管(1)的外部并与压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管(7)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二活塞(12),所述第二活塞(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13),所述推杆(13)的另一端贯穿压板(11)并与压块(14)的一侧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化内科消化道给药器,包括挤压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管(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软管(2),所述软管(2)的另一端与进给管(3)的一端固定套接,所述进给管(3)的另一端延伸至挤压管(1)的内部与伸缩管(4)的一端固定套接,所述挤压管(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伸缩管(4)外部的固定套管(5),所述固定套管(5)内腔的一侧固定安有位于伸缩管(4)一侧的密封圈(6),所述密封圈(6)的中部与固定管(7)固定套接,所述固定管(7)的一端与伸缩管(4)的一端固定套接,所述固定管(7)的另一端延伸至挤压管(1)的外部并固定安装有放药漏斗(8),所述固定套管(5)外部的一端活动套装有位于挤压管(1)内部的第一活塞(9),所述第一活塞(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固定套管(5)外部的连接轴套(10),所述连接轴套(10)的另一端延伸至挤压管(1)的外部并与压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管(7)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二活塞(12),所述第二活塞(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13),所述推杆(13)的另一端贯穿压板(11)并与压块(14)的一侧固定连接。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振华蔡萧君郝欣
申请(专利权)人:陆振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