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光军专利>正文

旅行多用手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818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旅行多用手杖,分四节采用榫、槽相插,用螺钉连接,外用套筒固定的方式组成,接头处可做90度弯折,手杖柄内有空腔,里面藏有带子和螺钉。第一、三节手杖柱内藏有行李车轮。第二节手杖柱内藏有凳腿。手杖柱弯折后和内藏的带子、螺钉、凳腿、行李车轮可组成座凳和行李车。本品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携带方便,一物多用等优点。(*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旅行用多功能手杖。沉重的行李,乘车无座给旅行带来不便;爬山走路更需手杖助行。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一物多用,可做为手杖、座凳、行李车使用的旅行多用手杖。技术是这样实现的通常状态,是外观普通的手杖。分四节采用榫、槽相插、用螺钉连接、外用套筒固定的方式组成。手杖柄内有空腔。里面藏有缠在带板上的两根带子和螺钉。外面用塞子塞紧。第一、第三节中分别有两个开口朝前的轮槽。里面藏着四个可开合的行李车轮。第二节中有一开口朝后的腿槽。里面藏着两根可开合的凳腿。座凳的组成,拔出空腔外的塞子,取出里面的带子和螺钉,再将空腔塞紧。把固定接头的套筒向上移过接头处,将各节按规定顺序做90度弯折。使手杖柄和第四节手杖柱成为两根前凳腿。内藏在第二节中的两根凳腿放出后做为后腿,用螺钉把各腿固定。这样便组成凳架。行李车的组成,按组成凳架的顺序组成车架。使四根凳腿朝上做为行李夹。放出四个行李车轮。用缠在带板上的有弹性较短的那根带子拴在第二节手杖柱的中间用来捆扎行李。较长的那根带子(即组成凳面的带子)拴在两前腿处做为行李车拉带即组成行李车。以下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通常状态时的剖视图。其中1-榫、2-槽、3-螺钉、4-套筒、5-圆环、6-空腔、7-带板、8-带子、9-塞子、10-轮槽、11-行李车轮、12-腿槽、13-凳腿。参照图1,长85厘米,直径2.5厘米的手杖分四节组成,接头处的榫(1)长2.5厘米、厚1.66厘米,槽(2)深2.5厘米、宽1.66厘米。榫(1)槽(2)相插后用螺钉(3)连成整体,外面用长8厘米的套筒(4)固定。手杖柱上有高出的圆环(5)支撑套筒(4)不下落。手杖的第一节(A)长23.5厘米。同手杖柄成一体。手杖柄长12厘米,直径3厘米。内有长9.25厘米、直径2厘米的空腔(6),里面藏有缠在带板(7)上的两根带子(8)和螺钉(3)(用来组成座凳和行李车时使用),外面用长1.5厘米的塞子(9)塞住。自顶端向下4厘米和下端向上3.5厘米起是两个长6厘米、深2厘米、宽1.5厘米,开口朝前处在中轴线上的轮槽(10),里面有两个轮辐长4厘米、宽1.5厘米,轮胎直径2厘米、宽1.2厘米组成的行李车轮(11)。自两轮槽(10)下端向上2厘米处用螺钉(3)把行李车轮(11)同轮槽(10)两壁连接在一起。行李车轮(11)可打开,下端是长2.5厘米。厚1.66厘米处在中轴线上的榫(1)。第二节(B)长34厘米。两端有深2.5厘米,宽1.66厘米处在中轴线上的槽(2),中间是长26厘米,宽、深各1.5厘米开口朝后处在中轴线上的腿槽(12),自腿槽(12)两端向里1厘米处用螺钉(3)穿过腿槽(12)两壁连接着两根长12厘米,宽、厚各1.5厘米的凳腿(13),凳腿(13)可打开,第三节(C)长23厘米。两端是长2.5厘米、厚1.66厘米处在中轴线上的榫(1),上端的榫(1)和第一节(A)的榫(1)一致,下端的榫(1)相对于上端和第一节(A)的榫(1)正好相反,从两端向里3.5厘米起是两个长6厘米,深2厘米、宽1.5厘米,开口朝前处在中轴线上的轮槽(10),里面有两个规格相同于第一节(A)轮槽(10)里的行李车轮(11)。自轮槽(10)上端向下2厘米处用螺钉(3)把行李车轮(11)同轮槽(10)两壁连接在一起。行李车轮(11)可打开。第四节(D)长12厘米,上端有深2.5厘米、宽1.66厘米,处在中轴线上的槽(2)。第一(A)、二(B)、二(B)、三(C)节的接头一致,第三(C)、四(D)节的接头相对于上两个接头相反。各接头可做90度弯折。图2是本技术组成座凳时的视图。参照图2,拔出空腔(6)外的塞子(9),取出里面的带子(8)和螺钉(3),再把带板(7)放入空腔(6)用塞子(9)塞住,把固定接头的套筒(4)向上移过接头处。从第一节(A)起依次将各节做90度弯折,折成图2的样式。使手杖柄和第四节(D)组成座凳的两根前腿,藏在第二节(B)中的两根凳腿(13)放出后组成座凳的两根后腿。用螺钉(3)将各腿固定。这样即组成凳架。然后用空腔(6)内取出的带子(8)往复固定在第一(A)、第三(C)两节手杖柱上做为凳面即组成座凳。图3是本技术组成行李车的视图。参照图3,按组成凳架的顺序组成车架。四根凳腿向上成为行李夹。放出四个行李车轮(11)。用空腔(6)内取出的弹性带子(14)系在第二节(B)手杖柱的中间用来捆扎行李。较长的那根带子(8)系在手杖柄和第四节(D)手杖柱处用来牵引行李车。这样行李车便组成了。该“旅行多用手杖”可用硬塑料、玻璃钢、铁管等材料制造。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造价低、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一物多用的优点。是出差旅游的理想用具。权利要求1.一种旅行多用手杖,包括有四节组成,其特征是接头处采用榫(1)槽(2)相插、用螺钉(3)连接,外用套筒(4)固定的方式结合,接头处可做90度弯折,手杖柄内有空腔(6),里面藏有带子(8)和螺钉(3),第一(A)、三(C)节手杖柱内藏有四个行李车轮(11),第二节(B)手杖柱内藏有两根凳腿(13)。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旅行多用手杖,分四节采用榫、槽相插,用螺钉连接,外用套筒固定的方式组成,接头处可做90度弯折,手杖柄内有空腔,里面藏有带子和螺钉。第一、三节手杖柱内藏有行李车轮。第二节手杖柱内藏有凳腿。手杖柱弯折后和内藏的带子、螺钉、凳腿、行李车轮可组成座凳和行李车。本品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携带方便,一物多用等优点。文档编号A45B5/00GK2116376SQ92211220公开日1992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1992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1992年2月10日专利技术者李光军 申请人:李光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旅行多用手杖,包括有四节组成,其特征是接头处采用榫(1)槽(2)相插、用螺钉(3)连接,外用套筒(4)固定的方式结合,接头处可做90度弯折,手杖柄内有空腔(6),里面藏有带子(8)和螺钉(3),第一(A)、三(C)节手杖柱内藏有四个行李车轮(11),第二节(B)手杖柱内藏有两根凳腿(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军
申请(专利权)人:李光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