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史桂桃专利>正文

一种眼科患者术后护眼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8130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30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眼科患者术后护眼罩,包括左罩体、眼罩主体、右罩体和药贴,所述眼罩主体的一侧安装有左罩体,所述眼罩主体的另一侧安装有右罩体,所述左罩体和右罩体的表面皆安装有防护罩,且防护罩的一侧安装有警示灯,所述左罩体和右罩体的内侧皆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上皆设置有细钩层,且细钩层远离内腔的一侧皆设置有药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警示灯,警示灯方便患者在夜间出现问题时,引起别人的注意,不需要大声喊叫影响别人的休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科患者术后护眼罩
本技术涉及眼罩
,具体为一种眼科患者术后护眼罩。
技术介绍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于眼科手术后需要对手术部位进行包扎,一般都是采用普通的绷带多层包扎,而且不易控制包扎的松紧,包扎过紧,会使患者感到疼痛,包扎过松,容易松脱,起不到包扎的作用,操作起来十分麻烦,费时费力,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在手术后患者的眼睛被包扎着,时间长了尤其时在睡觉时会下意识的揉眼睛,这非常不利于伤口的回复,影响患者的回复,在睡觉时不适合的睡姿也会压到伤口,这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所以需要一种眼科术后护眼罩来结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科患者术后护眼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眼科患者术后护眼罩,包括左罩体、眼罩主体、右罩体和药贴,所述眼罩主体的一侧安装有左罩体,所述眼罩主体的另一侧安装有右罩体,所述左罩体和右罩体的一侧皆安装有固定扣,且固定之间通过弹力带连接,所述左罩体和右罩体的表面皆安装有防护罩,且防护罩的一侧安装有警示灯,所述防护罩的另一侧安装有壳体,且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纽扣电池,所述纽扣电池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和警示灯输入端连接,所述壳体远离警示灯的一侧安装有按钮,所述左罩体和右罩体的内侧皆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上皆设置有细钩层,且细钩层远离内腔的一侧皆设置有药贴,所述药贴靠近内腔的一侧皆安装有粘贴层,粘贴层和细钩层连接。优选的,所述内腔外侧的左罩体和右罩体上皆安装有透气层。优选的,所述左罩体和右罩体的内侧之间安装有鼻翼保护贴。优选的,所述左罩体和右罩体内侧的边缘处皆设置有海绵层。优选的,所述警示灯和壳体两侧的防护罩上皆安装有散气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眼科患者术后护眼罩通过设置有药贴、粘贴层和细钩层,内腔上皆设置有细钩层,细钩层远离内腔的一侧皆设置有药贴,药贴靠近内腔的一侧皆安装有粘贴层,粘贴层和细钩层连接,使得药贴可拆卸安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换药速度,减少了包扎难度,同时装置通过设置有防护罩,防护罩的设置能避免包扎的伤口遭受二次伤害,延缓伤口的回复速度,同时装置通过设置有警示灯,警示灯方便患者在夜间出现问题时,引起别人的注意,不需要大声喊叫影响别人的休息,本技术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背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背视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药贴局部示意图;图中:1-弹力带;2-散气网;3-纽扣电池;4-防护罩;5-按钮;6-左罩体;7-警示灯;8-眼罩主体;9-右罩体;10-壳体;11-透气层;12-内腔;13-药贴;14-细钩层;15-粘贴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眼科患者术后护眼罩,包括左罩体6、眼罩主体8、右罩体9和药贴13,眼罩主体8的一侧安装有左罩体6,眼罩主体8的另一侧安装有右罩体9,左罩体6和右罩体9内侧的边缘处皆设置有海绵层,用于提高佩戴的舒适度,左罩体6和右罩体9的内侧之间安装有鼻翼保护贴,使得装置更加贴附鼻翼两侧,进一步提高佩戴时的舒适度,左罩体6和右罩体9的一侧皆安装有固定扣,且固定之间通过弹力带1连接,左罩体6和右罩体9的表面皆安装有防护罩4,且防护罩4的一侧安装有警示灯7,防护罩4的另一侧安装有壳体10,且壳体10的内部安装有纽扣电池3,纽扣电池3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和警示灯7输入端连接,警示灯7和壳体10两侧的防护罩4上皆安装有散气网2,便于散热透气,壳体10远离警示灯7的一侧安装有按钮5,左罩体6和右罩体9的内侧皆设置有内腔12,内腔12外侧的左罩体6和右罩体9上皆安装有透气层11,内腔12上皆设置有细钩层14,且细钩层14远离内腔12的一侧皆设置有药贴13,药贴13靠近内腔12的一侧皆安装有粘贴层15,粘贴层15和细钩层14连接。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装置内接电源,首先,患者佩戴眼罩,眼罩内设置有药贴13,用于治疗患者,另外,药贴13靠近内腔12的一侧皆安装有粘贴层15,内腔12上皆设置有细钩层14,粘贴层15和细钩层14连接,使得药贴13可拆卸安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换药速度,减少了包扎难度,在夜晚时,患者由于转身等原因,可能压迫伤口,防护罩4的设置能避免包扎的伤口遭受二次伤害,延缓伤口的回复速度,另外,警示灯7方便患者在夜间出现问题时,引起别人的注意,不需要大声喊叫影响别人的休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眼科患者术后护眼罩,包括左罩体(6)、眼罩主体(8)、右罩体(9)和药贴(13),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罩主体(8)的一侧安装有左罩体(6),所述眼罩主体(8)的另一侧安装有右罩体(9),所述左罩体(6)和右罩体(9)的一侧皆安装有固定扣,且固定之间通过弹力带(1)连接,所述左罩体(6)和右罩体(9)的表面皆安装有防护罩(4),且防护罩(4)的一侧安装有警示灯(7),所述防护罩(4)的另一侧安装有壳体(10),且壳体(10)的内部安装有纽扣电池(3),所述纽扣电池(3)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和警示灯(7)输入端连接,所述壳体(10)远离警示灯(7)的一侧安装有按钮(5),所述左罩体(6)和右罩体(9)的内侧皆设置有内腔(12),所述内腔(12)上皆设置有细钩层(14),且细钩层(14)远离内腔(12)的一侧皆设置有药贴(13),所述药贴(13)靠近内腔(12)的一侧皆安装有粘贴层(15),粘贴层(15)和细钩层(1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科患者术后护眼罩,包括左罩体(6)、眼罩主体(8)、右罩体(9)和药贴(13),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罩主体(8)的一侧安装有左罩体(6),所述眼罩主体(8)的另一侧安装有右罩体(9),所述左罩体(6)和右罩体(9)的一侧皆安装有固定扣,且固定之间通过弹力带(1)连接,所述左罩体(6)和右罩体(9)的表面皆安装有防护罩(4),且防护罩(4)的一侧安装有警示灯(7),所述防护罩(4)的另一侧安装有壳体(10),且壳体(10)的内部安装有纽扣电池(3),所述纽扣电池(3)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和警示灯(7)输入端连接,所述壳体(10)远离警示灯(7)的一侧安装有按钮(5),所述左罩体(6)和右罩体(9)的内侧皆设置有内腔(12),所述内腔(12)上皆设置有细钩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桂桃
申请(专利权)人:史桂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