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茶树叶蝉的饲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7940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30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树叶蝉的饲养装置,包括透明观察罩、放大镜、通风孔、圆形栽植桶、柱型纱网和十字型隔板;所述且L型支架的顶端设置有透明观察罩;所述透明观察罩的前侧与后侧均镶嵌有两组放大镜,且透明观察罩的顶端侧面上均开设有多组通风孔;所述十字型隔板将方形盆栽分隔成四组栽植框;所述圆形栽植桶的顶端面均开设有五组用于安装柱型纱网的连接柱孔;所述透气孔开设在圆形栽植桶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四组圆形栽植桶便于观察不同栽植桶内相同茶树上的蝉虫,便于对比,也可通过观察不同茶树上的蝉虫,对实验数据进行对比,便于更好的针对不同的茶树蝉虫进行防治,放大镜的设置,观察蝉虫破坏茶树的过程时更加清晰。

A feeding device for tea leafhopp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eeding device for tea leaf cicada, which comprises a transparent observation cover, a magnifying glass, a ventilation hole, a circular planting barrel, a column-shaped gauze net and a cross-shaped baffle; the top of the L-shaped support is provided with a transparent observation cover; the front and rear sides of the transparent observation cover are inlaid with two groups of magnifying glasses and transparent observation. A plurality of ventilation holes are arranged on the top side of the cover; the cross-shaped baffle divides the square potted plants into four groups of planting frames; the top face of the round planting barrel is provided with five groups of connecting column holes for installing the column-shaped yarn net; and the ventilation holes are arrang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round planting barrel.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four groups of circular planting barrels for observing cicadas on the same tea tree in different planting barrels, and is convenient for comparison. The experimental data can also be compared by observing cicadas on different tea trees, so as to better prevent and control cicadas on different tea trees, and the setting of magnifying glass is convenient for observing the destruction of tea trees by cicadas. The process is clear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树叶蝉的饲养装置
本技术涉及茶树叶蝉饲养
,尤其涉及一种茶树叶蝉的饲养装置。
技术介绍
茶树叶蝉隶属半翅目叶蝉科,是当前我国各主要茶区的头号茶树害虫。其主要以成、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致使受害芽叶萎缩,芽梢生长停滞,叶脉变红,叶尖、叶缘红褐焦枯,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全年以夏秋茶受害最重。该虫虫体小,繁殖快,发生世代多,世代重叠严重,且已对多种类型的农药产生抗药性,生产上防治难度大。该虫生活史包括卵、1~5龄若虫及成虫。其具有虫体小(成虫体长仅2~3mm),体壁薄(容易受外力损伤死亡),卵通常产于幼嫩茶梢韧皮部与木质部间,生长到三龄后移动迅速、并具有弹跳能力等特点。作为一种重要的茶树害虫,有必要对其开展各种室内试验。申请号为:201520685795.4的中国专利中,提供了一种假眼小绿叶蝉饲养装置,包括盆栽茶苗,所述盆栽茶苗的其中一枝接有假眼小绿叶蝉的茶梢上罩设有筒形罩壳;位于盆栽茶苗旁侧竖设有支撑杆,所述筒形罩壳可转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杆上并可沿支撑杆上下移动,根据茶梢的生长角度或高度,可任意调节角度或高度;筒形罩壳前端设置有筒形纱网,所述筒形纱网的前端开口外周部穿设有用以绑扎收紧开口的带绳。本专利技术人从事多年的害虫防治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上述专利中提供的蝉饲养装置,只能对一种茶树上的多个蝉虫进行饲养实验,实验数据具有片面性,存在误差,饲养过程中馋虫的状态观察不清晰。于是,专利技术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新型茶树叶蝉的饲养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树叶蝉的饲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上述专利中提供的蝉饲养装置,只能对一种茶树上的多个蝉虫进行饲养实验,实验数据具有片面性,存在误差,饲养过程中馋虫的状态观察不清晰的问题。本技术茶树叶蝉的饲养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茶树叶蝉的饲养装置,其中,该茶树叶蝉的饲养装置包括有:方形盆栽、L型支架、透明观察罩、放大镜、通风孔、圆形栽植桶、柱型纱网、透气孔、十字型隔板和连接柱孔;所述方形盆栽的外端铆接有多组L型支架,且L型支架的顶端设置有透明观察罩;所述透明观察罩的前侧与后侧均镶嵌有两组放大镜,且透明观察罩的顶端侧面上均开设有多组通风孔;所述方形盆栽的内侧镶嵌有十字型隔板,且十字型隔板将方形盆栽分隔成四组栽植框;所述栽植框的内侧均设置有圆形栽植桶,且圆形栽植桶的顶端面均开设有五组用于安装柱型纱网的连接柱孔;所述透气孔开设在圆形栽植桶的外侧。进一步的,所述圆形栽植桶设有四组,且四组圆形栽植桶与栽植框内部均填充有栽培土。进一步的,所述放大镜位于柱型纱网的正前方。进一步的,所述柱型纱网通过底部的连接柱安装在圆形栽植桶的顶端。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设置有四组圆形栽植桶,可将两种相同的茶树或者四种不同的茶树栽培到圆形栽植桶的内侧,并将柱型纱网通过连接安装在圆形栽植桶的顶端,观察不同栽植桶内相同茶树上的蝉虫,便于进行对比,也可通过观察不同茶树上的蝉虫,对实验数据进行对比,便于更好的针对不同的茶树蝉虫进行防治。2.本技术放大镜的设置,观察蝉虫破坏茶树的过程时更加清晰。3.本技术制造成本低,操作方便简单,实验数据更加准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透明观察罩拆卸后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柱型纱网拆卸后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圆形栽植桶与柱型纱网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3中茶苗拔除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方形盆栽,2、L型支架,3、透明观察罩,4、放大镜,5、通风孔,6、圆形栽植桶,7、柱型纱网,8、透气孔,9、十字型隔板,10、连接柱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其实例显示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虽然将结合示例性的实施例描述本技术,但应当理解该描述并非要把本技术限制于该示例性的实施例。相反,本技术将不仅覆盖该示例性的实施例,而且还覆盖各种替换的、改变的、等效的和其他实施例,其可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参见图1至附图5,一种茶树叶蝉的饲养装置,包括有:方形盆栽1、L型支架2、透明观察罩3、放大镜4、通风孔5、圆形栽植桶6、柱型纱网7、透气孔8、十字型隔板9和连接柱孔10;方形盆栽1的外端铆接有多组L型支架2,且L型支架2的顶端设置有透明观察罩3;透明观察罩3的前侧与后侧均镶嵌有两组放大镜4,且透明观察罩3的顶端侧面上均开设有多组通风孔5;方形盆栽1的内侧镶嵌有十字型隔板9,且十字型隔板9将方形盆栽1分隔成四组栽植框;栽植框的内侧均设置有圆形栽植桶6,且圆形栽植桶6的顶端面均开设有五组用于安装柱型纱网7的连接柱孔10;透气孔8开设在圆形栽植桶6的外侧。如上述所述的茶树叶蝉的饲养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其中,圆形栽植桶6设有四组,且四组圆形栽植桶6与栽植框内部均填充有栽培土;如上述所述的茶树叶蝉的饲养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其中,放大镜4位于柱型纱网7的正前方,可通过放大镜4对柱型纱网7内侧茶树上的蝉虫的生活习性以及破坏茶树的过程中进行放大清晰观察;如上述所述的茶树叶蝉的饲养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其中,柱型纱网7通过底部的连接柱安装在圆形栽植桶6的顶端,便于对柱型纱网7进行拆装;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首先将两组相同的茶树或者四组不同的茶树分别栽植在四组圆形栽植桶6的内腔中,然后将四组圆形栽植桶6分别放置到由十字型隔板9隔成的四组栽植框内,并在四组栽植框内填充栽培土,之后将柱型纱网7通过底端的连接柱分别安装在四组圆形栽培桶6的顶端,并把透明观察罩3放置在方形盆栽1的外端侧L型支架2的顶端,在饲养过程中可通过镶嵌在透明观察罩3前后端侧的放大镜4对茶树上的蝉虫的生活习性进行清晰的观察,在实际应用实验中,本设计相对于市面本领域其它产品,该性能高于其90%左右。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等常规手段,专利技术人在此不再详述。综上所述,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树叶蝉的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树叶蝉的饲养装置包括有:方形盆栽、L型支架、透明观察罩、放大镜、通风孔、圆形栽植桶、柱型纱网、透气孔、十字型隔板和连接柱孔;所述方形盆栽的外端铆接有多组L型支架,且L型支架的顶端设置有透明观察罩;所述透明观察罩的前侧与后侧均镶嵌有两组放大镜,且透明观察罩的顶端侧面上均开设有多组通风孔;所述方形盆栽的内侧镶嵌有十字型隔板,且十字型隔板将方形盆栽分隔成四组栽植框;所述栽植框的内侧均设置有圆形栽植桶,且圆形栽植桶的顶端面均开设有五组用于安装柱型纱网的连接柱孔;所述透气孔开设在圆形栽植桶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树叶蝉的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树叶蝉的饲养装置包括有:方形盆栽、L型支架、透明观察罩、放大镜、通风孔、圆形栽植桶、柱型纱网、透气孔、十字型隔板和连接柱孔;所述方形盆栽的外端铆接有多组L型支架,且L型支架的顶端设置有透明观察罩;所述透明观察罩的前侧与后侧均镶嵌有两组放大镜,且透明观察罩的顶端侧面上均开设有多组通风孔;所述方形盆栽的内侧镶嵌有十字型隔板,且十字型隔板将方形盆栽分隔成四组栽植框;所述栽植框的内侧均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晓飞杨茂发宋冬梅申修贤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