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伞结构改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783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一种防风伞结构改进,其是包括有构成雨伞骨架的伞骨与做为遮雨用的伞面;其中的伞骨结构是在一主骨的上端设置一个上固定头,且在上固定头下方的主骨设置一个可以沿着主骨作轴向移动的活动头所共同组成;上述该上固定头的周边呈放射状地枢设多个支骨;而支骨的适当位置套固二个形成一适当距离的内、外套管,且在内、外套管之间的支骨表面则枢设一中蝶;上述该活动头,其是由中固定头与下固定头中间穿设轴管作一体成型所组成;其中该中固定头周边呈放射状地枢设多个支撑骨与中蝶相接设,而下固定头周边呈放射状地枢设多个拉伸弹簧与支撑骨相对应端相固定;藉由上述结构的组成,实施时,以达到该伞骨在翻伞的情况下,可缓冲风力,避免伞骨断裂的目的。(*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防风伞结构,特别是可以完全确保强大的风力吹袭所造成翻伞的情况下,可避免该伞骨产生断裂的目的设计。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5及图6所示,一般人使用雨伞,是包括有构成雨伞骨架的伞骨3与做为遮雨用的伞面4;其中的伞骨3结构是在一主骨31的上端设置一个上固定头32,且在上固定头32下方的主骨31设置一个可以沿着主骨31作轴向移动的活动头33;上述该上固定头32的周边呈放射状地枢设多个支骨31,且在支骨31适当距离处穿设中蝶34;上述该活动头33,其是由中固定头331与下固定头332中间穿设轴管333作一体成型所组成,而在中固定头331与下固定头332之间的轴管333表面则穿设一弹簧35;上述该中固定头331周边呈放射状地枢设多个支撑骨36与中蝶34相接于一端,而固定头332周边呈放射状地枢设多个拉簧37与支撑骨36对应相接应端固定。藉由上述结构的组成,实施时一般人都会遇到一个共同的困扰,即当伞撑开而且遇到乱风吹袭,该强大的风力作用于伞面上常发生「翻伞」的状况,而造成伞骨断裂的损坏。为此,本技术乃是基于前述一般雨伞遇到强风时容易翻伞所造成的伞骨断裂所存在缺点加以改进,使其可以完全确保雨伞遇到强大风力时在翻伞的情况下,该雨伞的伞骨仍不会造成断裂的结构,达到确保雨伞的使用寿命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防风伞结构,克服现有产品的上述缺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防风伞结构改进,其是包括有构成雨伞骨架的伞骨与做为遮雨用的伞面;其中的伞骨结构是在一主骨的上端设置一个上固定头,且在上固定头下方的主骨设置一个可以沿着主骨作轴向移动的活动头所共同组成;上述该上固定头的周边呈放射状地枢设多个支骨;该支骨的适当位置套固二个形成一适当距离的内、外套管,而在内、外套管之间的支骨表面则枢设一中蝶。进一步,其中该活动头,其是由中固定头与下固定头中间穿设轴管作一体成型所组成;其中该中固定头周边呈放射状地枢设多个支撑骨与中蝶相接设,而下固定头周边呈放射状地枢设多个拉伸弹簧与支撑骨相对应端相固定。其是利用拉簧配合可作前后位移的中蝶所形成的缓冲距离,而达到该分支伞骨在翻伞的情况下,可缓冲风力,避免伞骨断裂。本技术的其它目的及功能经配合下列图示作进一步说明后将更为明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局部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侧视部份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伞面撑开状与翻伞状的侧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伞面收束状的侧视示意图。图5是常用侧视示意图。图6是常用实施伞面撑开状与翻伞状的侧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防风伞结构改进,是包括有构成雨伞骨架的伞骨1与做为遮雨用的伞面2;其中的伞骨1结构是在一主骨11的上端设置一个上固定头12,且在上固定头12下方的主骨1设置一个可以沿着主骨1作轴向移动的活动头13;上述该上固定头12的周边呈放射状地枢设多个支骨14,且在支骨14的适当位置套固二个形成一适当距离的内、外套管15、15’,而在二套管15、15’之间的支骨14则枢设一中蝶16;上述该活动头13,其是由中固定头131与下固定头132中间穿设轴管133作一体成型所组成,其中该中固定头131周边呈放射状地枢设多个支撑骨17与中蝶16相接设,而下固定头132周边呈放射状地枢设多个拉伸弹簧18与支撑骨17相对应端固定。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藉由上述本技术结构的组成,当强风由雨伞的下方吹动造成伞面2往上翻的同时连动与的相缝设的支撑骨17往上翘起,此时,该中蝶16则藉由拉伸弹簧18的伸缩力将中蝶16由外套管15’处位移到内管套15处,故在造成所谓的「翻伞」现象的情况下,可达到确保该支骨14不会产生断裂损坏;而当欲收合雨伞时,可拉下轴管133的同时连带活动头13往下连动中蝶16位移至外套管15’促使拉伸弹簧18与支撑骨17作往下收束。权利要求1.一种防风伞结构改进,其特征在于其是包括有构成雨伞骨架的伞骨与做为遮雨用的伞面;其中的伞骨结构是在一主骨的上端设置一个上固定头,且在上固定头下方的主骨设置一个可以沿着主骨作轴向移动的活动头所共同组成;上述该上固定头的周边呈放射状地枢设多个支骨;该支骨的适当位置套固二个形成一适当距离的内、外套管,而在内、外套管之间的支骨表面则枢设一中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风伞结构改进,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活动头,其是由中固定头与下固定头中间穿设轴管作一体成型所组成;其中该中固定头周边呈放射状地枢设多个支撑骨与中蝶相接设,而下固定头周边呈放射状地枢设多个拉伸弹簧与支撑骨相对应端相固定。专利摘要本技术是有关一种防风伞结构改进,其是包括有构成雨伞骨架的伞骨与做为遮雨用的伞面;其中的伞骨结构是在一主骨的上端设置一个上固定头,且在上固定头下方的主骨设置一个可以沿着主骨作轴向移动的活动头所共同组成;上述该上固定头的周边呈放射状地枢设多个支骨;而支骨的适当位置套固二个形成一适当距离的内、外套管,且在内、外套管之间的支骨表面则枢设一中蝶;上述该活动头,其是由中固定头与下固定头中间穿设轴管作一体成型所组成;其中该中固定头周边呈放射状地枢设多个支撑骨与中蝶相接设,而下固定头周边呈放射状地枢设多个拉伸弹簧与支撑骨相对应端相固定;藉由上述结构的组成,实施时,以达到该伞骨在翻伞的情况下,可缓冲风力,避免伞骨断裂的目的。文档编号A45B25/02GK2694804SQ2004200217公开日2005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9日专利技术者洪希律 申请人:久田伞业(惠阳)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风伞结构改进,其特征在于:其是包括有构成雨伞骨架的伞骨与做为遮雨用的伞面;其中的伞骨结构是在一主骨的上端设置一个上固定头,且在上固定头下方的主骨设置一个可以沿着主骨作轴向移动的活动头所共同组成;上述该上固定头的周边呈放射状地枢设多个支骨;该支骨的适当位置套固二个形成一适当距离的内、外套管,而在内、外套管之间的支骨表面则枢设一中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希律
申请(专利权)人:久田伞业惠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