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管用换热循环式散热电力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7244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套管用换热循环式散热电力柜,循环散热装置包括导热管,导热管上端套接有吸热管,吸热管内设有吸热风扇,导热管下端设有循环冷凝管,循环冷凝管另一端和电力柜本体上端连通,电力柜本体左侧底端固定有冷风箱,冷风箱上端连通有第一导气管,冷风箱内设有气压板,气压板通过压缩弹簧和冷风箱底部连接,冷风箱下方通过第二导气管和循环冷凝管连通,第二导气管上设有抽气泵气压板底端设有第一导体块,冷风箱侧壁设有与第一导体块相对应的第二导体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电力柜采用了换热循环式进行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套管用换热循环式散热电力柜
本技术涉及电力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套管用换热循环式散热电力柜。
技术介绍
电力柜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电力柜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电力柜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电力柜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电力柜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电力柜在户外经常受到太阳照射,再对电动汽车充电,电力柜的温度过高,现有的电力柜仅仅通过散热风扇对电力柜进行散热,散热手段过于单一,达不到电力柜散出的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套管用换热循环式散热电力柜。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套管用换热循环式散热电力柜,包括电力柜本体,所述电力柜本体下端设有循环散热装置;所述循环散热装置包括导热管,所述导热管上端套接有吸热管,所述吸热管内设有吸热风扇,所述导热管下端设有循环冷凝管,所述循环冷凝管另一端和电力柜本体上端连通,所述电力柜本体左侧底端固定有冷风箱,所述冷风箱上端连通有第一导气管,冷风箱内设有气压板,所述气压板通过压缩弹簧和冷风箱底部连接,所述冷风箱下方通过第二导气管和循环冷凝管连通,所述第二导气管上设有抽气泵所述气压板底端设有第一导体块,所述冷风箱侧壁设有与第一导体块相对应的第二导体块,所述第一导体块和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体块和抽气泵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力柜本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主控制模板,所述温度传感器感受到电力柜本体温度过高,将信息传递给主控制模板,主控制模板生成控制指令将吸热风扇开启。进一步地,所述循环冷凝管上包覆有冷凝套管,所述冷凝套管内填充有冷凝液。进一步地,所述吸热风扇不少于个。进一步地,所述电力柜本体底端设有带有自锁机构的移动滚轮。本技术的收益效果是:1、当电力柜本体的温度过高时,温度传感器感受到电力柜本体温度过高,将信息传递给主控制模板,主控制模板生成控制指令将吸热风扇开启,吸热风扇将电力柜内的气分别吸入循环冷凝管和第一导气管,热气通过第一导气管进入冷风箱内;2、冷风箱内的气压上升,将气压板向下压缩,当气压板上的第一导体块和第二导体块相接触时,由于一导体块和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体块和抽气泵电性连接,抽气泵启动将冷风箱内的冷气通入循环冷凝管中,从电力柜本体内进入循环冷凝管的热气通过冷凝套管内的冷凝液冷却,冷却的冷气通过循环冷凝管进入电力柜本体内,本技术通过将电力柜本体内的热气进行冷却处理再通入电力柜本体内,可无限循环对电力柜本体进行降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本技术电桩套管用换热循环式散热装置示意图;图2本技术控制传输流程图;图3本技术电路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套管用换热循环式散热电力柜,包括电力柜本体1,电力柜本体1下端设有循环散热装置2;循环散热装置2包括导热管21,导热管21上端套接有吸热管22,吸热管22内设有吸热风扇23,导热管21下端设有循环冷凝管24,循环冷凝管24另一端和电力柜本体1上端连通,电力柜本体1左侧底端固定有冷风箱25,冷风箱25上端连通有第一导气管26,冷风箱25内设有气压板27,气压板27通过压缩弹簧28和冷风箱25底部连接,冷风箱25下方通过第二导气管29和循环冷凝管24连通,第二导气管29上设有抽气泵210气压板27底端设有第一导体块211,冷风箱25侧壁设有与第一导体块211相对应的第二导体块212,第一导体块211和蓄电池电性连接,第二导体212块和抽气泵210电性连接。其中,电力柜本体1内设有温度传感器、主控制模板,温度传感器感受到电力柜本体温度过高,将信息传递给主控制模板,主控制模板生成控制指令将吸热风扇开启。其中,循环冷凝管24上包覆有冷凝套管3,冷凝套管3内填充有冷凝液。其中,吸热风扇23不少于5个。其中,电力柜本体1底端设有带有自锁机构的移动滚轮5。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一种套管用换热循环式散热电力柜在使用时,当电力柜本体1的温度过高时,温度传感器感受到电力柜本体温度过高,将信息传递给主控制模板,主控制模板生成控制指令将吸热风扇23开启,吸热风扇23将电力柜内的气分别吸入循环冷凝管24和第一导气管26,热气通过第一导气管26进入冷风箱25内,冷风箱25内的气压上升,将气压板27向下压缩,当气压板27上的第一导体块211和第二导体块212相接触时,由于一导体块211和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体212块和抽气泵210电性连接,抽气泵210启动将冷风箱25内的冷气通入循环冷凝管24中,从电力柜本体1内进入循环冷凝管24的热气通过冷凝套管3内的冷凝液冷却,冷却的冷气通过循环冷凝管24进入电力柜本体1内,本技术通过将电力柜本体1内的热气进行冷却处理再通入电力柜本体1内,可无限循环对电力柜本体1进行降温。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过着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套管用换热循环式散热电力柜,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力柜本体(1),所述电力柜本体(1)下端设有循环散热装置(2);所述循环散热装置(2)包括导热管(21),所述导热管(21)上端套接有吸热管(22),所述吸热管(22)内设有吸热风扇(23),所述导热管(21)下端设有循环冷凝管(24),所述循环冷凝管(24)另一端和电力柜本体(1)上端连通,所述电力柜本体(1)左侧底端固定有冷风箱(25),所述冷风箱(25)上端连通有第一导气管(26),冷风箱(25)内设有气压板(27),所述气压板(27)通过压缩弹簧(28)和冷风箱(25)底部连接,所述冷风箱(25)下方通过第二导气管(29)和循环冷凝管(24)连通,所述第二导气管(29)上设有抽气泵(210),所述气压板(27)底端设有第一导体块(211),所述冷风箱(25)侧壁设有与第一导体块(211)相对应的第二导体块(212),所述第一导体块(211)和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体块(212)和抽气泵(210)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管用换热循环式散热电力柜,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力柜本体(1),所述电力柜本体(1)下端设有循环散热装置(2);所述循环散热装置(2)包括导热管(21),所述导热管(21)上端套接有吸热管(22),所述吸热管(22)内设有吸热风扇(23),所述导热管(21)下端设有循环冷凝管(24),所述循环冷凝管(24)另一端和电力柜本体(1)上端连通,所述电力柜本体(1)左侧底端固定有冷风箱(25),所述冷风箱(25)上端连通有第一导气管(26),冷风箱(25)内设有气压板(27),所述气压板(27)通过压缩弹簧(28)和冷风箱(25)底部连接,所述冷风箱(25)下方通过第二导气管(29)和循环冷凝管(24)连通,所述第二导气管(29)上设有抽气泵(210),所述气压板(27)底端设有第一导体块(211),所述冷风箱(25)侧壁设有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皇甫亮亮
申请(专利权)人:德斯兰压缩机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