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27137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解决了现有的校园一卡通并未应用于校园的各个方面,管理模式繁琐,无法全校园通用,且携带不方便,容易遗失和损坏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一卡通本体、具有封口并用于容置一卡通本体的袋体、与一卡通本体无线连接的扫描器,袋体的正面于封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部,袋体的背面于封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部以及固定组件,袋体的正面设置有用于安装扫描器的容置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将一卡通本体放置在袋体内,以保护一卡通;容置槽的设置,可以便于扫描器的安装,以对一卡通本体进行扫描,扫描速度快,效率高,且扫描器的体积小,便于携带,有利于全校园的统一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卡通管理系统,特别涉及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校园一卡通,主要实现校园卡的金融消费功能和身份识别功能,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的功能。在实际的应用中,广泛应用于教学、借书、医疗、管理、生活等各个方面。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包括多项子系统,整合各种硬件设备,以数据库和非接触IC卡技术为核心,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辅助手段,将校园内的各项设施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是目前高校使用的校园一卡通并未应用于校园的各个方面,并且系统管理者和投资者由于使用平台和数据库的不一致导致管理模式繁琐,无法全校园通用,且体积较小,携带不方便,容易遗失和损坏,因此,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能够有效保护一卡通,设置有扫描器,有利于一卡通的全校普及,便于一卡通的数据传输和存储,降低校方统一管理的难度。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包括一卡通本体、具有封口并用于容置一卡通本体的袋体,所述一卡通管理系统还包括与一卡通本体无线连接的扫描器,袋体的正面于封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部,袋体的背面于封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部以及固定组件,该固定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上的第一半壳体和安装在第二固定部上的第二半壳体,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一半壳体和所述第二半壳体可分离地扣合安装在一起的固定件;所述袋体的正面设置有用于安装扫描器的容置槽。采用上述方案,将一卡通本体放置在袋体内,可起到保护一卡通的作用,减少一卡通接触水等液体,并通过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对位安装,将一卡通本体限制安装在袋体内;容置槽的设置,可以便于扫描器的安装,以对一卡通本体进行扫描,扫描速度快,效率高,且扫描器的体积小,便于携带,有利于全校园的统一安装。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部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部上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半壳体内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上的第一固定孔对应的第一孔柱,所述第二半壳体内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上的第二固定孔对应的第二孔柱;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所述第一夹片的正面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孔柱、所述第一固定孔对应的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二夹片的正面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二孔柱、所述第二固定孔对应的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一夹片上的第一固定柱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一孔柱中;所述第二夹片上的第二固定柱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孔柱中。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扣合在一起的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实现了保护封口的目的,避免了封口受到外力作用而被打开。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部上设置有凸耳,所述凸耳上穿设有挂绳。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在凸耳上穿设挂绳,更加的便于携带,且挂绳可拆卸,适用范围广。作为优选,所述凸耳沿袋体的中垂线对称设置有两个。采用上述方案,两个凸耳的设置可以分担袋体及袋体内扫描器以及一卡通本体的重量,延长袋体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袋体的底部两侧设置为圆角结构。采用上述方案,圆角结构更加的安全,有效避免袋体划伤使用者。作为优选,所述扫描器的顶部一端设置有无线发射设备。采用上述方案,无线发射设备用于远程发射一卡通扫描信息,有利于数据的传输和管理。作为优选,所述扫描器内插接有数据存储卡。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在扫描器内插接数据存储卡,可起到本地数据存储的作用,避免数据在网络传输中丢失。作为优选,所述扫描器上还设置有蜂鸣器。采用上述方案,当扫描器扫描完成时,蜂鸣器发出提示音。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一卡通本体放置在袋体内,可起到保护一卡通的作用,减少一卡通接触水等液体,并通过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对位安装,将一卡通本体限制安装在袋体内;容置槽的设置,可以便于扫描器的安装,以对一卡通本体进行扫描,扫描速度快,效率高,且扫描器的体积小,便于携带,有利于全校园的统一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中袋体搭配固定组件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扫描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袋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的爆炸示意图。图中:1、袋体;11、第一固定部;111、第一固定孔;12、第二固定部;121、第二固定孔;13、容置槽;2、扫描器;21、无线发射设备;22、数据存储卡;23、蜂鸣器;3、固定组件;31、第一半壳体;311、凸耳;312、穿孔;32、第二半壳体;321、第二孔柱;33、固定件;34、第一夹片;341、第一固定柱;35、第二夹片;351、第二固定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结合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一卡通本体、具有封口并用于容置一卡通本体的袋体1,一卡通管理系统还包括与一卡通本体无线连接的扫描器2。结合图3和图4所示,袋体1的正面于封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部11,袋体1的背面于封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部12以及固定组件3,该固定组件3包括安装在第一固定部11上的第一半壳体31和安装在第二固定部12上的第二半壳体32,以及用于将第一半壳体31和第二半壳体32可分离地扣合安装在一起的固定件33。其中,第一固定部11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11,第二固定部12上开设有第二固定孔121;第一半壳体31内部形成有与第一固定部11上的第一固定孔111对应的第一孔柱,第二半壳体32内部形成有与第二固定部12上的第二固定孔121对应的第二孔柱321;固定组件3还包括第一夹片34和第二夹片35;第一夹片34的正面上设置有分别与第一孔柱、第一固定孔111对应的第一固定柱341,第二夹片35的正面上设置有分别与第二孔柱321、第二固定孔121对应的第二固定柱351。第一夹片34上的第一固定柱341依次穿设于第一固定孔111和第一孔柱中,从而将第一固定部11和第一半壳体31固定在一起;相似地,第二夹片35上的第二固定柱351依次穿设于第二固定孔121和第二孔柱321中,从而将第二固定部12和第二半壳体32固定在一起。为了限制第一夹片34和第二夹片35的自由度,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柱341、第一固定孔111以及第一孔柱的数目均为两个;而第二固定柱351、第二固定孔121和第二孔柱321的数目也均为两个。当然,可以理解,第一固定柱341、第一固定孔111、第一孔柱、第二固定柱351、第二固定孔121和第二孔柱321的数目包括但不限于两个。第一半壳体31上设置有两个凸耳311,且两个凸耳311沿袋体1的中垂线对称设置,每个凸耳311上均设置有穿孔312,穿孔312内穿设有挂绳;袋体1的底部两侧设置为圆角结构。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卡通管理系统还包括与一卡通本体无线连接的扫描器2,袋体1的正面设置有用于安装扫描器2的容置槽13;扫描器2的顶部一端设置有无线发射设备21,用于远程发射一卡通扫描信息,有利于数据的传输和管理;扫描器2内插接有数据存储卡22,可起到本地数据存储的作用,避免数据在网络传输中丢失。扫描器2上还设置有蜂鸣器23,当扫描器2扫描完成时,蜂鸣器23发出提示音。使用时,将一卡通本体放置在袋体1内,可起到保护一卡通的作用,减少一卡通接触水等液体,并通过第一固定部11和第二固定部12的对位安装,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一卡通本体、具有封口并用于容置一卡通本体的袋体(1),所述一卡通管理系统还包括与一卡通本体无线连接的扫描器(2),袋体(1)的正面于封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部(11),袋体(1)的背面于封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部(12)以及固定组件(3),该固定组件(3)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部(11)上的第一半壳体(31)和安装在第二固定部(12)上的第二半壳体(32),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一半壳体(31)和所述第二半壳体(32)可分离地扣合安装在一起的固定件(33);所述袋体(1)的正面设置有用于安装扫描器(2)的容置槽(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一卡通本体、具有封口并用于容置一卡通本体的袋体(1),所述一卡通管理系统还包括与一卡通本体无线连接的扫描器(2),袋体(1)的正面于封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部(11),袋体(1)的背面于封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部(12)以及固定组件(3),该固定组件(3)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部(11)上的第一半壳体(31)和安装在第二固定部(12)上的第二半壳体(32),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一半壳体(31)和所述第二半壳体(32)可分离地扣合安装在一起的固定件(33);所述袋体(1)的正面设置有用于安装扫描器(2)的容置槽(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固定部(11)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11),所述第二固定部(12)上开设有第二固定孔(121);所述第一半壳体(31)内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固定部(11)上的第一固定孔(111)对应的第一孔柱,所述第二半壳体(32)内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12)上的第二固定孔(121)对应的第二孔柱(321);所述固定组件(3)还包括第一夹片(34)和第二夹片(35);所述第一夹片(34)的正面上设置有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昌盛马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磐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