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的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6696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折叠的移动终端,包括铰接连接的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连接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的连接装置,以及设于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的折叠内侧面的柔性屏;连接装置包括收容装置与支撑装置;收容装置用于在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折叠在一起时,收容柔性屏;支撑装置用于在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展开时,支撑柔性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收容装置,在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折叠在一起时,收容柔性屏,以避免在折叠移动终端时,对柔性屏造成挤压,而导致的柔性屏断裂的状况发生,有效保护柔性屏;还通过设置支撑装置,在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展开时,支撑柔性屏,以使得柔性屏的整体位于同一平面内,进而有效保证移动终端的显示效果,提升用户的满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折叠的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终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的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柔性屏技术的发展,将柔性屏结合可折叠机构应用于移动终端将成为移动终端发展的新形态。事实上,市场上还没有成熟的折叠终端出现,实现可折叠终端的难点之一在于:移动终端在展平状态如何给柔性屏良好的支撑,以及终端在折叠之后如何为柔性屏提供足够的收容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折叠的移动终端,旨在实现移动终端折叠时柔性屏的收容与移动终端展开时柔性屏的支撑。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折叠的移动终端,包括铰接连接的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连接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的连接装置,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的折叠内侧面的柔性屏;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收容装置与支撑装置;所述收容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折叠在一起时,收容所述柔性屏;所述支撑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展开时,支撑所述柔性屏。可选的,所述收容装置为一端开口的壳体,其包括底板、两相对设置的侧板,以及两相对设置的端板;所述底板、所述侧板,以及所述端板围成一具有开口的容置腔;当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折叠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铰接连接的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连接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的连接装置,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的折叠内侧面的柔性屏;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收容装置与支撑装置;所述收容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折叠在一起时,收容所述柔性屏;所述支撑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展开时,支撑所述柔性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铰接连接的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连接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的连接装置,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的折叠内侧面的柔性屏;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收容装置与支撑装置;所述收容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折叠在一起时,收容所述柔性屏;所述支撑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展开时,支撑所述柔性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装置为一端开口的壳体,其包括底板、两相对设置的侧板,以及两相对设置的端板;所述底板、所述侧板,以及所述端板围成一具有开口的容置腔;当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折叠在一起时,所述柔性屏由所述开口收容于所述容置腔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活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升降板;当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折叠在一起时,所述升降板位于所述壳体靠近所述底板的位置,以使得所述柔性屏能由所述开口收容于所述容置腔内;当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展开时,所述升降板位于所述壳体的开口位置,用于支撑所述柔性屏。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包括板体以及设于所述板体两端的支撑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转动部,以及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端板转动连接;所述支撑部支撑于所述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板在所述壳体内移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的移动终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长春
申请(专利权)人: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