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柱加固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66512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柱加固钢结构,包括钢立柱,以及设置在钢立柱顶端的横梁,钢立柱顶部的周向与横梁垂直的两侧延伸固定加强座,加强座上方固定若干加强柱,若干加强柱的顶部固定加固件,加固件上方固定延长柱;加固件、若干加强柱和加强座围合形成的容置空腔容纳横梁穿过。进一步提高加固钢结构和原有钢结构之间的连接强度,减少加固钢结构对原有结构的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柱加固钢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钢构件立柱支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柱加固钢结构。
技术介绍
一些厂房或者大型工业存储罐使用时间较久后需要检修,或者进行整改用于其他行业。如图1所示,原有的建筑物1通常采用钢骨架进行搭建,以工业存储罐为例,其通常包括预埋在地下的地基10,在地基10上方搭设竖直的钢立柱121,相邻的两根钢立柱121的顶部固定横梁122。钢骨架搭设完成后,在钢骨架的侧壁外周使用混凝土或者钢板等结构连接形成建筑物侧壁12,在建筑物侧壁12的顶端也采用钢结构搭设形成顶棚架,顶棚架的外部可以罩设张拉膜材料形成顶棚13。对该储存罐的顶棚13进行加固时,可以从顶棚13外部对顶棚13进行张拉。此时需要在竖直向上延长钢立柱121。由于原有的钢骨架中钢立柱121的顶端固定横梁122,通常在横梁122上方焊接另外一段延长柱25,以实现原有钢骨架中钢立柱121的延长。在延长柱25的顶端和顶棚13之间设置拉索14,以实现对顶棚13的张拉。但是延长柱25与横梁122之间采用焊接方式相连,二者之间的连接位置处连接强度较差,若对延长柱25的顶部施力,容易对原建筑物1中的横梁122造成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柱加固钢结构,进一步提高加固钢结构和原有钢结构之间的连接强度,减少加固钢结构对原有结构的破坏。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立柱加固钢结构,设置在原有建筑物上,建筑物包括钢立柱,钢立柱顶端固定横梁,钢立柱顶部的周向固定加强座,加强座上方位于横梁的两侧分别固定加强柱,加强柱的顶部固定加固件,加固件上方固定延长柱;加固件、若干加强柱和加强座围合形成容置空腔,容置空腔容纳横梁穿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原有钢结构中包括钢立柱,钢立柱顶部固定横梁。若需要对原有的钢立柱进行延长加固。预先在钢立柱的顶部外周固定加强座,加强座上方固定加强柱,加强柱绕过横梁、位于横梁的两侧,之后在加强柱的上方固定加固件,使得加强座、加强柱和加固件围合形成容置空腔,横梁穿过容置空腔设置。将延长柱固定在加固件上方,一方面增大延长柱的固定面积,另一方面避免延长柱直接与横梁连接,减少延长柱对原有结构的破坏。进一步地,钢立柱穿过加强座与横梁固定。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钢立柱与横梁的连接位点是原有建筑中的钢结构,对原有的钢结构进行延长时,加强座直接固定在钢立柱上,并且与横梁间隔设置,以免加强座对横梁造成扰动。进一步地,延长柱与加固件之间固定加强肋板。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延长柱的顶部会依据实际使用工况设置拉索,为了提高延长柱与加固件之间的牢固程度,在延长柱和加固件的转角处增加加强肋板。进一步地,加固件包括工字钢,延长柱与工字钢的一个翼板固定,加强柱与工字钢的另一个翼板固定。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加固件采用工字钢,减轻加固件的重量,还可以在工字钢的翼板上开螺栓孔,提高加固件和加强柱的连接稳固性。进一步地,工字钢的两个翼板之间间隔固定若干加强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加固件的自身强度,进而提高延长柱的稳固性。进一步地,加强件下方可拆卸设置垫块。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延长柱可能会依据实际工况调整角度,即延长柱与原有的钢立柱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此时在加强件和加强柱之间设置垫块,加强件和加强柱栓接固定,实现延长柱的固定。进一步地,加固件与加强柱在容置空腔内侧的转角处固定加强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加固件、加强柱和加强座围合形成的容置空腔为四边形,在加固件和加强柱的转角处固定加强筋,提高立柱加固钢结构的稳固性。进一步地,加强柱的外周箍设若干箍筋。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原有建筑的钢立柱上方固定延长柱时,在原有的钢立柱上方搭设加强座、加强柱和加固件围合形成的立柱加固钢结构,该立柱加固钢结构绕过横梁,减少延长柱对原有建筑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中的附图;图2是建筑物和立柱加固钢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立柱加固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延长柱和钢立柱呈夹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加固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建筑物;10、基础;11、建筑物底壁;12、建筑物侧壁;121、钢立柱;122、横梁;13、顶棚;14、拉索;2、立柱加固钢结构;21、加强座;22、加强柱;221、垫块;23、加固件;231、加强筋;232、工字钢;2321、翼板;2322、腹板;233、加强片;24、容置空腔;25、延长柱;251、加强肋板;252、箍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一种立柱加固钢结构,作为原有建筑物1的加固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建筑物1包括预埋在地下的基础10,基础10上方固定建筑物底壁11,建筑物底壁11的四周边缘固定建筑物侧壁12,建筑物侧壁12的顶端固定顶棚13。建筑物侧壁12包括若干竖直排布的钢立柱121,相邻两个钢立柱121的顶部固定横梁122。为了沿竖直方向延长钢立柱121,在钢立柱121顶部的周向焊接固定加强座21,加强座21上方位于横梁122的两侧分别固定一个加强柱22,加强柱22和加强座21可以选择焊接固定。两个加强柱22的顶部固定加固件23,加强柱22和加固件23之间可以选择焊接也可以选择栓接方式固定。加强座21、两个加强柱22和加固件23围合形成容置空腔24,横梁122穿过容置空腔24设置。为了提高容置空腔24的稳定性,在加固件23和两个加强柱22的转角处固定加强筋231。钢立柱121穿过加强座21与横梁122固定,加固件23上方焊接固定延长柱25,延长柱25可以根据实际工况调整角度。但为了方便焊接,延长柱25与加强柱22所形成的角度通过加强柱22和加固件23进行实现。若延长柱25的延伸方向与加强柱22的延伸方向一致,将延长柱25与加固件23焊接固定,加固件23与加强柱22可以采用焊接方式固定也可以采用栓接方式固定。结合图3和图4,若延长柱25的延伸方向与加强柱22的延伸方向形成一个夹角,延长柱25与加固件23焊接固定,加固件23与加强柱22之间插入垫块221,垫块221可以采用混凝土浇筑制成或者采用楔形铁块。调整加固件23和加强柱22之间的夹角,角度调节完成后,采用栓接的方式对加固件23和加强柱22进行固定。为了进一步提高立柱加固钢结构2的稳定性,在延长柱25和加固件23之间固定加强肋板251,两个加强柱22的外周在避开横梁122的位置处箍设多条箍筋252。结合图3和图5,加固件23采用工字钢232,工字钢232中位于上下两侧的钢板为两个翼板2321,竖直连接在两个翼板2321之间的钢板为腹板2322。工字钢232的一个翼板2321与延长柱25焊接固定,另一个翼板2321与加强柱22采用焊接或者栓接的方式固定。此外,在两个翼板2321之间固定多个加强片233,加强片233垂直固定在两个翼板2321之间,加强工字钢232的强度。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柱加固钢结构,设置在原有建筑物(1)上,建筑物(1)包括钢立柱(121),钢立柱(121)顶端固定横梁(122),其特征在于:钢立柱(121)顶部的周向固定加强座(21),加强座上方位于横梁(122)的两侧分别固定加强柱(22),加强柱(22)的顶部固定加固件(23),加固件(23)上方固定延长柱(25);加固件(23)、若干加强柱(22)和加强座(21)围合形成容置空腔(24),容置空腔(24)容纳横梁(122)穿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柱加固钢结构,设置在原有建筑物(1)上,建筑物(1)包括钢立柱(121),钢立柱(121)顶端固定横梁(122),其特征在于:钢立柱(121)顶部的周向固定加强座(21),加强座上方位于横梁(122)的两侧分别固定加强柱(22),加强柱(22)的顶部固定加固件(23),加固件(23)上方固定延长柱(25);加固件(23)、若干加强柱(22)和加强座(21)围合形成容置空腔(24),容置空腔(24)容纳横梁(122)穿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加固钢结构,其特征在于:钢立柱(121)穿过加强座(21)与横梁(122)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加固钢结构,其特征在于:延长柱(25)与加固件(23)之间固定加强肋板(2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向恒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振兴同创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