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6573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的安装结构,无负压供水设备包括底板、稳流罐、出水分流管、泵送支路和出水汇流管,底板上设置有用于支撑离心泵的若干个固定支撑装置,每个固定支撑装置对应一个离心泵,所述的固定支撑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底板上的支撑架,支撑架围绕在离心泵四周,支撑架的上部设置有一支撑环,支撑环与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斜支撑杆,所述的支撑环套设于所述的离心泵,支撑环的内圈设置橡胶垫环,橡胶垫环的内壁设置有若干个导向凹槽,离心泵的外壁设置有若干个导向凸起,所述的导向凸起置于所述的导向凹槽中形成导向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无负压供水设备的安装结构,降噪效果好,安装牢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的安装结构
本技术属于供水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目供水设备是用于连接市政供水与用户之间的储水装置,通过设置有供水设备,能够有效保持供水压力,消除市政管网的影响。现有的供水设备,通常包括稳流罐、阀组和泵组,通过泵组实现对水流动力的提供,但是泵组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导致供水设备所在周围环境的噪音污染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的安装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供水设备工作时噪音较大的问题,减小噪音污染,并且无负压供水设备安装牢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的安装结构,无负压供水设备包括底板、稳流罐、出水分流管、泵送支路和出水汇流管,所述的稳流罐设置有真空抑制装置,所述的泵送支路设置有若干个,泵送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蝶阀、离心泵、止回阀和第二蝶阀,每个泵送支路的第一蝶阀一端与所述的出水分流管连接,每个泵送支路的第二蝶阀一端与所述的出水汇流管连接,且泵送支路与出水分流管的连接通过第一波纹管连接,泵送支路与出水汇流管的连接通过第二波纹管连接;每个泵送支路的离心泵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装置,所述的弹性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其中一侧面设置有用于容纳离心泵的第一凹槽部,第一凹槽部中设置有第一弹性支撑部件和垫板,所述的离心泵安置于第一凹槽部中并嵌设在所述的垫板中,所述的支撑板的另外一侧面设置有第二凹槽部,且所述的第二凹槽部设置有若干个并围绕所述的第一凹槽部所在轴线四周分布,所述的底板上设置与所述的第二凹槽部位置对应的第三凹槽部,所述的第二凹槽部与所述的第三凹槽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支撑部件;所述的底板上设置有用于支撑离心泵的若干个固定支撑装置,每个固定支撑装置对应一个离心泵,所述的固定支撑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底板上的支撑架,支撑架围绕在离心泵四周,支撑架的上部设置有一支撑环,支撑环与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斜支撑杆,所述的支撑环套设于所述的离心泵,支撑环的内圈设置橡胶垫环,橡胶垫环的内壁设置有若干个导向凹槽,离心泵的外壁设置有若干个导向凸起,所述的导向凸起置于所述的导向凹槽中形成导向结构。优选地,所述的导向凹槽和所述的导向凸起均设置有四个,且分别沿各自周向均匀间隔分布。优选地,所述的导向凹槽和所述的导向凸起采用横截面为U形的结构。优选地,所述的支撑架、支撑环和斜支撑杆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的支撑架与底板为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架与所述的斜支撑杆采用焊接固定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无负压供水设备的安装结构,通过在泵送支路的两端分别通过波纹管来连接出水分流管和出水汇流管,使得离心泵的振动不会传递至出水分流管和出水汇流管,同时在离心泵的底部设置有弹性支持装置,从而将离心泵的振动与底板隔离,减小噪音;同时通过在底板上设置有支撑离心泵的固定支撑装置,能够使得离心泵得以支撑,避免在整体的搬运过程中造成离心泵的倾覆,也避免了在离心泵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对连接部造成松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无负压供水设备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支撑板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固定支撑装置的俯视图。附图标记:11-空抑制装置,12-稳流罐,13-出水分流管,14-出水汇流管,21-第一波纹管,22-第二波纹管,31-第一蝶阀,32-离心泵,33-止回阀,34-第二蝶阀,40-底板,51-第二凹槽部,52-垫板,53-第一弹性支撑部件,54-第二弹性支撑部件,55-第三凹槽部,56-支撑板,57-第一凹槽部,61-支撑架,62-斜支撑杆,63-支撑环,64-导向凸起,65-导向凹槽,66-橡胶垫环。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3,本技术的无负压供水设备,包括底板40、稳流罐12、出水分流管13、泵送支路和出水汇流管14,所述的稳流罐12设置有真空抑制装置11,真空抑制装置11采用现有技术即可实现。所述的泵送支路设置有若干个,泵送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蝶阀31、离心泵32、止回阀33和第二蝶阀34,每个泵送支路的第一蝶阀31一端与所述的出水分流管13连接,每个泵送支路的第二蝶阀34一端与所述的出水汇流管14连接,且泵送支路与出水分流管13的连接通过第一波纹管21连接,泵送支路与出水汇流管14的连接通过第二波纹管22连接。稳流罐12的出水管连接至出水分流管13,将水分到若干个泵送支路上,然后在泵送支路的末端汇流后流入到出水汇流管14,最后通过出水汇流管14接入到用户端。在泵送支路中,通过离心泵32的泵送动力提供,从而提高了水压,多个泵送支路一同作用,则压力更高。通过在泵送支路的第一蝶阀31与出水分流管13的连接采用波纹管、第二蝶阀34与出水汇流管14的连接采用波纹管连接,从而利用波纹管的收缩性能,减小泵送支路中离心泵32振动时的振动隔离,从而减小噪音的产生。每个泵送支路的离心泵32与底板40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装置,所述的弹性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56,所述支撑板56的其中一侧面设置有用于容纳离心泵32的第一凹槽部57,第一凹槽部57中设置有第一弹性支撑部件53和垫板52,所述的离心泵32安置于第一凹槽部57中并嵌设在所述的垫板52中,所述的支撑板56的另外一侧面设置有第二凹槽部51,且所述的第二凹槽部51设置有若干个并围绕所述的第一凹槽部57所在轴线四周分布,所述的底板40上设置与所述的第二凹槽部51位置对应的第三凹槽部55,所述的第二凹槽部51与所述的第三凹槽部55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支撑部件54。离心泵32位于第一凹槽部57中,并通过第一弹性支撑部件53,能够实现减振效果,达到静音的目的;同时垫板52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平衡用的第二弹性支撑部件54,能够对垫板52的平衡支撑,保证离心泵32的安装平衡度,同时进一步起到减振的效果。离心泵32的除了可以嵌设在垫板52中,还可以采用其他固定连接的方式,如粘接、焊接等方式来将离心泵32固定在垫板52上。进一步地,垫板52与第二凹槽部51设置有引导垫板52在第二凹槽部51中轴向移动的导向结构,从而实现垫板52在第二凹槽部51中平衡,防止倾斜。支撑板56的形状可以采用圆形截面板,也可以采用方形截面板,或其他形状的结构。进一步地,第二凹槽部51设置有四个,采用矩形阵列分布于所述的第一凹槽部57所在轴向四周,减震效果较好,平衡性较好。第一弹性支撑部件53和第二弹性支撑部件54采用弹簧或橡胶垫均可。底板40上设置有用于支撑离心泵32的若干个固定支撑装置,每个固定支撑装置对应一个离心泵32,所述的固定支撑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底板40上的支撑架61,支撑架61围绕在离心泵32四周,支撑架61的上部设置有一支撑环63,支撑环63与支撑架61之间设置有斜支撑杆62,所述的支撑环63套设于所述的离心泵32,支撑环63的内圈设置橡胶垫环66,橡胶垫环66的内壁设置有若干个导向凹槽65,离心泵32的外壁设置有若干个导向凸起64,所述的导向凸起64置于所述的导向凹槽65中形成导向结构。支撑环63设置在离心泵32的上部,对离心泵32形成钳制效果,离心泵32振动时,能够通过周围的橡胶垫环66能够起到很好的降噪效果,同时支撑环63支撑,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的安装结构,无负压供水设备包括底板(40)、稳流罐(12)、出水分流管(13)、泵送支路和出水汇流管(14),所述的稳流罐(12)设置有真空抑制装置(11),所述的泵送支路设置有若干个,泵送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蝶阀(31)、离心泵(32)、止回阀(33)和第二蝶阀(34),每个泵送支路的第一蝶阀(31)一端与所述的出水分流管(13)连接,每个泵送支路的第二蝶阀(34)一端与所述的出水汇流管(14)连接,且泵送支路与出水分流管(13)的连接通过第一波纹管(21)连接,泵送支路与出水汇流管(14)的连接通过第二波纹管(22)连接;每个泵送支路的离心泵(32)与底板(40)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装置,所述的弹性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56),所述支撑板(56)的其中一侧面设置有用于容纳离心泵(32)的第一凹槽部(57),第一凹槽部(57)中设置有第一弹性支撑部件(53)和垫板(52),所述的离心泵(32)安置于第一凹槽部(57)中并嵌设在所述的垫板(52)中,所述的支撑板(56)的另外一侧面设置有第二凹槽部(51),且所述的第二凹槽部(51)设置有若干个并围绕所述的第一凹槽部(57)所在轴线四周分布,所述的底板(40)上设置与所述的第二凹槽部(51)位置对应的第三凹槽部(55),所述的第二凹槽部(51)与所述的第三凹槽部(55)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支撑部件(54);所述的底板(40)上设置有用于支撑离心泵(32)的若干个固定支撑装置,每个固定支撑装置对应一个离心泵(32),所述的固定支撑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底板(40)上的支撑架(61),支撑架(61)围绕在离心泵(32)四周,支撑架(61)的上部设置有一支撑环(63),支撑环(63)与支撑架(61)之间设置有斜支撑杆(62),所述的支撑环(63)套设于所述的离心泵(32),支撑环(63)的内圈设置橡胶垫环(66),橡胶垫环(66)的内壁设置有若干个导向凹槽(65),离心泵(32)的外壁设置有若干个导向凸起(64),所述的导向凸起(64)置于所述的导向凹槽(65)中形成导向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负压供水设备的安装结构,无负压供水设备包括底板(40)、稳流罐(12)、出水分流管(13)、泵送支路和出水汇流管(14),所述的稳流罐(12)设置有真空抑制装置(11),所述的泵送支路设置有若干个,泵送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蝶阀(31)、离心泵(32)、止回阀(33)和第二蝶阀(34),每个泵送支路的第一蝶阀(31)一端与所述的出水分流管(13)连接,每个泵送支路的第二蝶阀(34)一端与所述的出水汇流管(14)连接,且泵送支路与出水分流管(13)的连接通过第一波纹管(21)连接,泵送支路与出水汇流管(14)的连接通过第二波纹管(22)连接;每个泵送支路的离心泵(32)与底板(40)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装置,所述的弹性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56),所述支撑板(56)的其中一侧面设置有用于容纳离心泵(32)的第一凹槽部(57),第一凹槽部(57)中设置有第一弹性支撑部件(53)和垫板(52),所述的离心泵(32)安置于第一凹槽部(57)中并嵌设在所述的垫板(52)中,所述的支撑板(56)的另外一侧面设置有第二凹槽部(51),且所述的第二凹槽部(51)设置有若干个并围绕所述的第一凹槽部(57)所在轴线四周分布,所述的底板(40)上设置与所述的第二凹槽部(51)位置对应的第三凹槽部(55),所述的第二凹槽部(51)与所述的第三凹槽部(55)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支撑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凯成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