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絮凝沉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6389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絮凝沉淀装置,包括预处理区、过水区、电絮凝反应区、沉淀区、设备区和深度处理区,预处理区上方设置有污水进口,预处理区内设置有滤料,预处理区和过水区连通,过水区内设置有提升泵,提升泵的出水口与絮凝反应器连接,絮凝反应器与沉淀区内的导流筒连接,沉淀区上部周向设置有溢流板,溢流板与沉淀区内壁之间形成溢流区,沉淀区内的溢流区通过过水管与深度处理区连通,深度处理区内填充有填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电絮凝法替代了传统的化学法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还可以降低有机物及离子浓度,大大降低了化学药剂的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减少了药剂带来的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絮凝沉淀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更具体涉及一种电絮凝沉淀装置,适用于各种工业污水处理。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污水的种类和数量迅猛增加,对水体的污染也日趋广泛和严重,与生活污水相比,工业污水对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工业污水流入河流、湖泊会污染地表水及周边生态环境,工业污水渗入地下会污染地下水,若人们在生活中使用了被污染的地表水或地下水,将会危及身体健康,工业污水深入土壤会造成土壤污染,另外工业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还会在动植物体内残留,最终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们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合理处置工业污水是非常必要的。工业污水的处理较早得到关注,并且在较长时间内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但由于工业污水成分复杂,性质多变,至今仍有一些技术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工业污水的成分和性质相当复杂,处理难度大,费用大,处理时应尽可能与其他污水分流,就地单独处理,并要尽量采用闭路循环系统,或在厂内进行适当的预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入下水道。相对清洁的污水如冷却水,最好在厂内经过简单处理后循环使用,以节省水资源,减轻下水道和污水处理厂的负荷。对于企业而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絮凝沉淀装置,包括预处理区(1)、过水区(2)、电絮凝反应区(3)、沉淀区(4)、设备区(18)和深度处理区(5),其特征在于,预处理区(1)顶部设置有污水进口,预处理区(1)内设置有滤料(8),预处理区(1)的底部和过水区(2)的底部连通,过水区(2)内设置有提升泵(9),提升泵(9)的进水管延伸至过水区(2)底部,提升泵(9)的出水管与电絮凝反应区(3)内的絮凝反应器(6)连通,絮凝反应器(6)通过第一过水管(301)与沉淀区(4)内导流筒(14)上的导流筒进水口(17)连通,沉淀区(4)上部周向设置有溢流板(13),溢流板(13)与沉淀区(4)内壁之间形成溢流区,第二过水管(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絮凝沉淀装置,包括预处理区(1)、过水区(2)、电絮凝反应区(3)、沉淀区(4)、设备区(18)和深度处理区(5),其特征在于,预处理区(1)顶部设置有污水进口,预处理区(1)内设置有滤料(8),预处理区(1)的底部和过水区(2)的底部连通,过水区(2)内设置有提升泵(9),提升泵(9)的进水管延伸至过水区(2)底部,提升泵(9)的出水管与电絮凝反应区(3)内的絮凝反应器(6)连通,絮凝反应器(6)通过第一过水管(301)与沉淀区(4)内导流筒(14)上的导流筒进水口(17)连通,沉淀区(4)上部周向设置有溢流板(13),溢流板(13)与沉淀区(4)内壁之间形成溢流区,第二过水管(15)一端与溢流区连通,另一端与深度处理区(5)的顶部连通,深度处理区(5)内设置有填料(501),设备区(18)内设置有反冲洗泵(16),反冲洗泵(16)的出水口与深度处理区(5)的底部连通,深度处理区(5)的顶部通过回水管(302)与导流筒进水口(17)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絮凝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絮凝反应器(6)为两个且串行连接,絮凝反应器(6)包括阳极(602)以及阴极(603),阳极(602)呈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定芳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金润德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