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塞锥形漏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62298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堵塞锥形漏斗,锥形漏斗为传送固态颗粒物的管道,其为上入口大、下出口小的筒状体,它由筒壁、进料口和出料口构成。所述筒壁的内壁面上设有多层导流板;所述的多层导流板大小不等、形状相似,其外边水平焊接在筒壁的内壁面上,内边为供固态颗粒物落下的落料口,且多层导流板从上至下依次渐小,相互有间距;所述的多层导流板中与所述出料口相邻的导流板落料口面积小于等于出料口的孔口面积,且多层导流板的落料口面积由下至上依次渐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锥形漏斗的筒体内壁面上设置多层水平导流板,使固态颗粒物在流动过程中,不断消除相互之间的侧向挤压力,因此,固态颗粒物的整个流动过程通畅、不拥挤,即不会出现拥堵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堵塞锥形漏斗
本技术涉及一种传送固态颗粒物的锥形漏斗,尤其涉及一种防止固态颗粒物堵塞锥形漏斗的防堵塞结构,属于管道防堵

技术介绍
传送固态颗粒物的锥形漏斗是一种上口大、下口小的筒状物体,在工业传送链中常被用作将固态颗粒物输送到小口径的管道或入口较细的容器中。由于锥形漏斗传送物料的过程是利用物料自身的重力在漏斗四周坡壁上产生向下流动的过程,因而在物料向下流动的同时,还存在固态颗粒物之间的侧向挤压过程,即:物料从入口时的松散状态,经挤压形成出口时的聚拢紧密拥挤状态,这种状态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出现物料堵塞漏斗形成传送梗阻,造成工艺流水停断,后续工序瘫痪,且现场疏通相当麻烦,不但耗时还费力。对此,人们试图在漏斗的出口处增设震动棒搅拌,实现疏通目的。肯定的说: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但其结构较为复杂,它需要增加动力,因而使用成本较高。因此,人们希望有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防堵装置运用到传送固态颗粒物的锥形漏斗中。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传送固态颗粒物的锥形漏斗容易出现堵塞的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防堵塞锥形漏斗,它通过增设导流板,使固态颗粒物在向下流动的过程中,避免侧向挤压力,从源头上解决锥形漏斗的堵塞问题。一种防堵塞锥形漏斗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锥形漏斗为传送固态颗粒物的管道,其为上入口大、下出口小的筒状体,它由筒壁、进料口和出料口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壁的内壁面上设有多层导流板;所述的多层导流板大小不等、形状相似,其外边水平焊接在筒壁的内壁面上,内边为供固态颗粒物落下的落料口,且多层导流板从上至下依次渐小,相互有间距。进一步地,所述的多层导流板中与所述出料口相邻的导流板落料口面积小于等于出料口的孔口面积,且多层导流板的落料口面积由下至上依次渐大。进一步地,每层导流板下部的筒壁上均设有多个窥探孔;所述的多个窥探孔沿筒壁的径向截面均匀分布。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层导流板之间的间距相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层导流板之间的间距不等。本技术在锥形漏斗的筒体内壁面上设置多层水平导流板,当固态颗粒物从进料口倒入漏斗内时,固态颗粒物沿内锥面向下滑动,并在导流板的阻隔下沿水平方向向落料口流动,继而从上一层导流板的落料口中垂直落入下一层导流板,再在下一层导流板的阻隔下沿水平方向向落料口流动,继而垂直落入再下一层的导流板,直至流入出料口。由于本技术在固态颗粒物流动的过程中,不断消除相互之间的侧向挤压力,因此,固态颗粒物的整个流动过程通畅、不拥挤,即不会出现拥堵现象。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防堵塞效果好等显著优点。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1为筒壁、101为上层导流板、102为二层导流板、103为下层导流板、104为窥探孔、a为进料口、b为上层导流板落料口、c为二层导流板落料口、d为下层导流板落料口、e为出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并以三个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解释说明:如附图1、3、5所示,锥形漏斗为传送固态颗粒物的管道,其为上入口大、下出口小的筒状体,它由筒壁1、进料口a和出料口e构成。筒壁1的内壁面上设有三层导流板,即:上层导流板101、二层导流板102、下层导流板103,三层导流板大小不等、形状相似,其外边水平焊接在筒壁1的内壁面上,内边为供固态颗粒物落下的落料口,且三层导流板从上至下依次渐小,相互有间距;下层导流板落料口d的孔口面积小于等于出料口e的孔口面积,且上层导流板落料口b的孔口面积大于二层导流板落料口c的孔口面积、二层导流板落料口c的孔口面积大于下层导流板落料口d的孔口面积;上层导流板101与二层导流板102之间的筒壁1、二层导流板102与下层导流板103之间的筒壁1上均设有多个窥探孔104,多个窥探孔104沿筒壁1的径向截面均匀分布;上层导流板101与二层导流板102之间的间距和二层导流板102与下层导流板103之间的间距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实施例一如附图1、2所示,锥形漏斗为四棱台筒状体,筒壁1的四面内壁上设有上层导流板101、二层导流板102、下层导流板103;上层导流板落料口b和二层导流板落料口c以及下层导流板落料口d的孔口形状均为矩形。实施例二如附图3、4所示,锥形漏斗为圆锥台筒状体,筒壁1的内壁面上设有上层导流板101、二层导流板102、下层导流板103;上层导流板落料口b和二层导流板落料口c以及下层导流板落料口d的孔口形状均为圆形。实施例三如附图5、6所示,锥形漏斗为三个斜面与一个垂直平面的组合筒状体,筒壁1的内壁面上设有上层导流板101、二层导流板102、下层导流板103,上层导流板落料口b和二层导流板落料口c以及下层导流板落料口d的孔口形状均为矩形。本技术工作时,固态颗粒物从进料口a倒入漏斗内,固态颗粒物沿内锥面向下滑动,滑动过程中受到上层导流板101的阻隔,而沿水平方向向上层导流板落料口b流动,继而从上层导流板落料口b中垂直落入二层导流板102,再在二层导流板102的阻隔下沿水平方向向二层导流板落料口c流动,继而垂直落入下层导流板103,再在下层导流板103的阻隔下沿水平方向向下层导流板落料口d流动直至落入出料口e。本技术通过三层导流板使固态颗粒物在流动过程中,不断消除相互之间的侧向挤压力,因此,固态颗粒物的整个流动过程通畅、不拥挤,不会出现拥堵现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堵塞锥形漏斗,所述的锥形漏斗为传送固态颗粒物的管道,其为上入口大、下出口小的筒状体,它由筒壁、进料口和出料口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壁的内壁面上设有多层导流板;所述的多层导流板大小不等、形状相似,其外边水平焊接在筒壁的内壁面上,内边为供固态颗粒物落下的落料口,且多层导流板从上至下依次渐小,相互有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堵塞锥形漏斗,所述的锥形漏斗为传送固态颗粒物的管道,其为上入口大、下出口小的筒状体,它由筒壁、进料口和出料口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壁的内壁面上设有多层导流板;所述的多层导流板大小不等、形状相似,其外边水平焊接在筒壁的内壁面上,内边为供固态颗粒物落下的落料口,且多层导流板从上至下依次渐小,相互有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锥形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层导流板中与所述出料口相邻的导流板落料口面积小于等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连华马海军陈柏金陈占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聚信洁能热锻装备研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