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机动力系统控制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26030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电机动力系统控制结构,其使得汽车可以配置两个驱动电机,进而使得汽车的动力充沛、续航里程长。其包括减速器总成,所述减速器总成包括有输入轴、输出轴,所述输入轴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均为外花键部分,所述外花键部分分别侧凸于对应侧的减速器壳体,所述减速器总成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驱动电机,具体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为外花键结构,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为外花键结构,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相向布置,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花键套连接所述输入轴的对应侧的外花键部分,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花键套连接所述输入轴的对应侧的外花键部分。

A dual motor power system control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ual-motor power system control structure, which enables the automobile to be equipped with two driving motors, thereby making the automobile full of power and long endurance mileage. The reducer assembly includes a reducer assembly, the reducer assembly includes an input shaft and an output shaft, both ends of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input shaft are external spline parts, the external spline parts are convex to the reducer housing of the corresponding side respectively, and the two sides of the reducer assembly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driving motors, in particular the first motor, and the outer spline parts are convex to the corresponding side. The output of the first motor is an external spline structure. The output of the second motor is an external spline structure. The output of the first motor and the output of the second motor are arranged in opposite directions. The output end of the second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an external spline por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side of the input shaft through a second spline slee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电机动力系统控制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电机驱动的
,具体为一种双电机动力系统控制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动力均为单电机输出控制,其对于牵引力需求较大的车辆,单电机控制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为此急需一种全新的动力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电机动力系统控制结构,其使得汽车可以配置两个驱动电机,进而使得汽车的动力充沛、续航里程长。一种双电机动力系统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减速器总成,所述减速器总成包括有输入轴、输出轴,所述输入轴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均为外花键部分,所述外花键部分分别侧凸于对应侧的减速器壳体,所述减速器总成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驱动电机,具体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为外花键结构,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为外花键结构,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相向布置,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花键套连接所述输入轴的对应侧的外花键部分,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花键套连接所述输入轴的对应侧的外花键部分。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的上端面、下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对应的电机散热翅片;所述第一电机的上部固接有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二电机的上部固接有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独立控制第一电机,所述第二控制器独立控制第二电机;所述第二控制器的上表面设置有上凸的控制器散热翅片,所述第二控制器的控制器散热翅片的上表面盖装有翅片盖板;所述减速器总成的输入轴的两侧分别固装有对应的输入端连接法兰,所述第一花键套的外部封装有第一电机连接法兰、对应的输入端连接法兰,所述第二花键套的外部封装有第二电机连接法兰、对应的输入端连接法兰。采用本技术后,减速器总成为的输入轴为两端输入结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分别通过对应的控制器分别控制,实现独立控制,两个电机可以独立工作也可同时工作,其使得汽车可以配置两个驱动电机,进而使得汽车的动力充沛、续航里程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结构示意简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减速器总成1、输入轴2、输出轴3、外花键部分4、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6、第一花键套7、第二花键套8、电机散热翅片9、控制器散热翅片10、第一控制器11、第二控制器12、翅片盖板13、第一输入端连接法兰14、第一电机连接法兰15、第二电机连接法兰16、第二输入端连接法兰17。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双电机动力系统控制结构,见图1、图2:其包括减速器总成1,减速器总成1包括有输入轴2、输出轴3,输入轴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均为外花键部分4,外花键部分4分别侧凸于对应侧的减速器壳体,减速器总成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驱动电机,具体为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6,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为外花键结构,第二电机6的输出端为外花键结构,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第二电机6的输出端相向布置,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花键套7连接输入轴2的对应侧的外花键部分4,第二电机6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花键套8连接输入轴2的对应侧的外花键部分4。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6的上端面、下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对应的电机散热翅片9;第一电机5的上部固接有第一控制器11,第二电机6的上部固接有第二控制器12,第一控制器11独立控制第一电机5,第二控制器12独立控制第二电机6;第二控制器12的上表面设置有上凸的控制器散热翅片10,第二控制器12的控制器散热翅片10的上表面盖装有翅片盖板13;减速器总成1的输入轴2的两侧分别固装有对应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法兰14、第二输入端连接法兰17,第一花键套7的外部封装有第一电机连接法兰15、对应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法兰14,第二花键套8的外部封装有第二电机连接法兰16、对应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法兰17。其工作原理如下:减速器总成为的输入轴为两端输入结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分别通过对应的控制器分别控制,实现独立控制,两个电机可以独立工作也可同时工作,其使得汽车可以配置两个驱动电机,进而使得汽车的动力充沛、续航里程长。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技术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电机动力系统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减速器总成,所述减速器总成包括有输入轴、输出轴,所述输入轴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均为外花键部分,所述外花键部分分别侧凸于对应侧的减速器壳体,所述减速器总成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驱动电机,具体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为外花键结构,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为外花键结构,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相向布置,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花键套连接所述输入轴的对应侧的外花键部分,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花键套连接所述输入轴的对应侧的外花键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机动力系统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减速器总成,所述减速器总成包括有输入轴、输出轴,所述输入轴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均为外花键部分,所述外花键部分分别侧凸于对应侧的减速器壳体,所述减速器总成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驱动电机,具体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为外花键结构,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为外花键结构,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相向布置,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花键套连接所述输入轴的对应侧的外花键部分,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花键套连接所述输入轴的对应侧的外花键部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机动力系统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的上端面、下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对应的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浩周永利范继欣
申请(专利权)人:捷星新能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