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件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6018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件连接结构一种管件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套筒、第一锁紧组件、第二锁紧组件、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连接扣,所述连接套筒的两端分别设有相背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锁紧组件用于防止第一管件向远离所述连接套筒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锁紧组件用于防止第二管件向远离所述连接套筒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密封圈用于密封第一管件和所述第一密封槽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密封圈用于密封第二管件和所述第二密封槽之间的间隙;所述连接扣用于使所述第一锁紧组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锁紧组件的一端抵接配合。该管件连接结构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能防止管内的流通介质泄露,可减少资源浪费和消除安全隐患。

Pipe connection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ipe fittings connection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connecting sleeve, a first locking assembly, a second locking assembly, a first sealing ring, a second sealing ring and a connecting buckle. The two ends of the connecting sleev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mounting groove and a second mounting groove which are opposite to each other; the first locking assembly is used to prevent the failure of the connecting sleeve. The first tube is moved away from the connecting sleeve; the second locking assembly is used to prevent the second tube from moving away from the connecting sleeve; the first sealing ring is used to seal the gap between the first tube and the first sealing groove; and the second sealing ring is used to seal the second tube and the second sealing ring. Clearance between sealing grooves; the connecting buckle is used to engage one end of the first locking assembly and one end of the second locking assembly. The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the pipe fittings has good sealing performance, can prevent the leakage of the flow medium in the pipe, can reduce the waste of resources and eliminate the hidden danger of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件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件连接
,特别是涉及一种管件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和工业生产等领域,经常会涉及到不同水路、气路及油路的管路连接,这时就需要管件连接结构来实现不同管路之间的连接。但是,传统的管件连接结构由于在制造、配合或安装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容易造成管内的流通介质泄露,例如出现漏水或漏气现象等,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且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管件连接结构,该管件连接结构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能防止管内的流通介质泄露,可减少资源浪费和消除安全隐患。一种管件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套筒、第一锁紧组件、第二锁紧组件、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连接扣,所述连接套筒的两端分别设有相背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用于插设第一管件,所述第二安装槽用于插设第二管件;所述第一锁紧组件套设于第一管件外,所述第一锁紧组件用于防止第一管件向远离所述连接套筒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锁紧组件套设于第二管件外,所述第二锁紧组件用于防止第二管件向远离所述连接套筒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密封圈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密封圈用于密封第一管件和所述第一密封槽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密封圈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密封圈用于密封第二管件和所述第二密封槽之间的间隙;所述连接扣用于使所述第一锁紧组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锁紧组件的一端抵接配合。该管件连接结构使用时,将第一锁紧组件套设于第一管件外,第二锁紧组件套设于第二管件外,继而将第一密封圈放置于第一安装槽内,将第二密封圈放置于第二安装槽内,再将第一管件的端部插设于第一安装槽内,将第二管件的端部插设于第二安装槽内,将连接扣扣紧,使第一锁紧组件的一端和第二锁紧组件的一端相抵配合,完成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的连接。由于第一锁紧组件可防止第一管件向远离连接套筒的方向移动,且第二锁紧组件可防止第二管件向远离连接套筒的方向移动,连接扣又将第一锁紧组件和第二锁紧组件扣紧,使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产生相对的压力,使第一管件的端部压紧第一密封圈,且第二管件的端部压紧第二密封圈,因此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可以弥补管件连接结构由于制造、配合或安装误差而造成管内的流通介质泄露,减少资源浪费和消除安全隐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紧组件包括第一锁紧套和第一接头,所述第一锁紧套套设于第一管件外,所述第一接头套设于所述第一锁紧套和所述连接套筒外,所述第一接头用于对所述第一锁紧套施加径向压力以防止第一管件向远离所述连接套筒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锁紧组件包括第二锁紧套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二锁紧套套设于第二管件外,所述第二接头套设于所述第二锁紧套和所述连接套筒外,所述第二接头用于对所述第二锁紧套施加径向压力以防止第二管件向远离所述连接套筒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接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头的一端抵接配合。该设置能使第一管件与连接套筒之间、第二管件与连接套筒之间连接紧密,防止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内的流通介质泄露。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紧套设有沿第一锁紧套的轴向延伸的第一锁紧槽,所述第一锁紧槽靠近所述连接套筒的一端开口,所述第一锁紧槽远离所述连接套筒的一端封闭,所述第一锁紧槽为多个且沿着所述第一锁紧套的周向布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锁紧槽之间形成一个第一锁紧片;所述第二锁紧套设有沿第二锁紧套的轴向延伸的第二锁紧槽,所述第二锁紧槽靠近所述连接套筒的一端开口,所述第二锁紧槽远离所述连接套筒的一端封闭,所述第二锁紧槽为多个且沿着所述第二锁紧套的周向布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锁紧槽之间形成一个第二锁紧片,所述第一锁紧片和所述第二锁紧片的内壁上均设有锁紧牙,所述锁紧牙用于卡紧所述第一管件或所述第二管件。该设置使得第一管件插设于第一锁紧套内时,多个第一锁紧片可产生一定的形变,并将第一管件抱紧,又由于第一锁紧片上设有锁紧牙,增大了第一锁紧片和第一管件外壁的摩擦力,因此可以进一步防止第一管件向远离连接套筒的方向移动,提高第一管件与连接套筒的连接紧固性;同理,第二管件插设于第二锁紧套内时,多个第二锁紧片可产生一定的形变,并将第二管件抱紧,又由于第二锁紧片上设有锁紧牙,增大了第二锁紧片和第二管件外壁的摩擦力,因此可以进一步防止第二管件向远离连接套筒的方向移动,提高第二管件与连接套筒的连接紧固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紧片靠近所述连接套筒的一端向第一锁紧套的中心弯折形成第一卡爪部;所述第二锁紧片靠近所述连接套筒的一端向第二锁紧套的中心弯折形成第二卡爪部。所述第一卡爪部可增大第一锁紧套与第一管件之间的压力,使第一锁紧套进一步抱紧第一管件;所述第二卡爪部可增大第二锁紧套与第二管件之间的压力,使第二锁紧套进一步抱紧第二管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紧片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所述第一锁紧片上的锁紧牙相背设置,所述第一倾斜面沿着靠近所述连接套筒的方向逐渐远离所述第一锁紧套的中心,所述第一接头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倾斜面相配合的第一止挡面;所述第二锁紧片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与所述第二锁紧片上的锁紧牙相背设置,所述第二倾斜面沿着靠近所述连接套筒的方向逐渐远离所述第一锁紧套的中心,所述第二接头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倾斜面相配合的第二止挡面。当第一锁紧套向远离所述连接套筒的方向移动时,第一倾斜面与第一止挡面相抵,若第一锁紧套继续向远离所述连接套筒的方向移动,则第一接头会对第一锁紧套产生一个朝向第一管件的压力,使第一锁紧片上的锁紧牙更有力地卡紧第一管件,从而防止第一管件向远离连接套筒的方向移动;当第二锁紧套向远离所述连接套筒的方向移动时,第二倾斜面与第二止挡面相抵,若第二锁紧套继续向远离所述连接套筒的方向移动,则第二接头会对第二锁紧套产生一个朝向第二管件的压力,使第二锁紧片上的锁紧牙更有力地卡紧第二管件,从而防止第二管件向远离连接套筒的方向移动。该设置可进一步提高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连接的牢固性和密封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紧套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一接头的内壁相抵;所述第二锁紧套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第二接头的内壁相抵。该设置可防止所述第一锁紧套从第一接头中滑出,也可防止第二锁紧套从第二接头中滑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扣包括第一扣接组件和第二扣接组件,所述第一扣接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锁紧组件的外壁上,所述第二扣接组件设于所述第二锁紧组件的外壁上,所述第一扣接组件用于与所述第二扣接组件卡紧配合。第一扣接组件和第二扣接组件卡紧配合,可以增大第一锁紧组件和第二锁紧组件之间的压力,从而增大第一管件与第一密封圈之间、第二管件与第二密封圈之间的压力,故可提高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连接处的密封性能,减少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内的流通介质的泄露。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扣接组件包括第一扣齿、第一扣环和第二扣环,所述第二扣接组件包括第二扣齿,所述第一扣齿和所述第一扣环均固定于所述第一锁紧组件的外壁上,所述第一扣环用于与所述第一扣齿卡紧配合,所述第二扣环与所述第一扣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扣齿固定于所述第二锁紧组件的外壁上,所述第二扣环用于与所述第二扣齿卡紧配合。该连接扣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徒手操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扣为至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套筒、第一锁紧组件、第二锁紧组件、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连接扣,所述连接套筒的两端分别设有相背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用于插设第一管件,所述第二安装槽用于插设第二管件;所述第一锁紧组件套设于第一管件外,所述第一锁紧组件用于防止第一管件向远离所述连接套筒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锁紧组件套设于第二管件外,所述第二锁紧组件用于防止第二管件向远离所述连接套筒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密封圈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密封圈用于密封第一管件和所述第一密封槽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密封圈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密封圈用于密封第二管件和所述第二密封槽之间的间隙;所述连接扣用于使所述第一锁紧组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锁紧组件的一端抵接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套筒、第一锁紧组件、第二锁紧组件、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连接扣,所述连接套筒的两端分别设有相背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用于插设第一管件,所述第二安装槽用于插设第二管件;所述第一锁紧组件套设于第一管件外,所述第一锁紧组件用于防止第一管件向远离所述连接套筒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锁紧组件套设于第二管件外,所述第二锁紧组件用于防止第二管件向远离所述连接套筒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密封圈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密封圈用于密封第一管件和所述第一密封槽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密封圈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密封圈用于密封第二管件和所述第二密封槽之间的间隙;所述连接扣用于使所述第一锁紧组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锁紧组件的一端抵接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组件包括第一锁紧套和第一接头,所述第一锁紧套套设于第一管件外,所述第一接头套设于所述第一锁紧套和所述连接套筒外,所述第一接头用于对所述第一锁紧套施加径向压力以防止第一管件向远离所述连接套筒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锁紧组件包括第二锁紧套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二锁紧套套设于第二管件外,所述第二接头套设于所述第二锁紧套和所述连接套筒外,所述第二接头用于对所述第二锁紧套施加径向压力以防止第二管件向远离所述连接套筒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接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头的一端抵接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套设有沿第一锁紧套的轴向延伸的第一锁紧槽,所述第一锁紧槽靠近所述连接套筒的一端开口,所述第一锁紧槽远离所述连接套筒的一端封闭,所述第一锁紧槽为多个且沿着所述第一锁紧套的周向布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锁紧槽之间形成一个第一锁紧片;所述第二锁紧套设有沿第二锁紧套的轴向延伸的第二锁紧槽,所述第二锁紧槽靠近所述连接套筒的一端开口,所述第二锁紧槽远离所述连接套筒的一端封闭,所述第二锁紧槽为多个且沿着所述第二锁紧套的周向布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锁紧槽之间形成一个第二锁紧片,所述第一锁紧片和所述第二锁紧片的内壁上均设有锁紧牙,所述锁紧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波林细勇喻延昭何旺枝
申请(专利权)人:日丰企业佛山有限公司日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日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