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准确确定漏失层位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259538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准确确定漏失层位的方法,可以在上部地层存在薄弱地层或易发生重复漏失的层位,因施工参数的改变或操作不当引起上部某一薄弱地层发生漏失或已堵住的层位发生重复漏失时,利用现场现有条件和设备,通过一系列操作和计算,就能准确确定当前漏失层位,为堵漏工艺和材料选择提供依据,提高堵漏效率和堵漏成功率,减少堵漏材料用量,降低钻井成本。

A method for accurately determining missing horiz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accurately determining the leaking layers, which can be used to locate weak layers or layers prone to repeated leaks in the upper layers, and to make use of the existing conditions and equipment on the spot when a leaking or repeated leaks occur in a weak layer in the upper layers due to the change of construction parameters or improper operation. Through a series of operations and calculations, we can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current leakage layer,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selection of plugging technology and materials, improve plugging efficiency and success rate, reduce the amount of plugging materials, and reduce drilling cos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准确确定漏失层位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堵漏
,特别是一种准确确定漏失层位的方法。
技术介绍
井漏是石油钻井工程作业中常见的井下复杂情况之一,是钻井中长期悬而未决的重大难题,对油气勘探、钻井及开发作业造成巨大危害。井漏可以发生在钻井作业的各个环节。井漏不仅损失大量的钻井液和堵漏材料,损失钻井时间,延长建井周期,还会影响地质录井工作的正常进行,伤害储集层,可能引起井喷、井塌、卡钻等一系列其他井下复杂情况,也对后续固井施工,压力改造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针对漏失层位多的复杂井,漏失层位的准确判断是选择堵漏工艺,提高堵漏效率的关键。特别是对于原生裂缝性漏失和次生裂缝性漏失,及堵漏效果不好易发生重复漏失的层位,因施工参数的改变或操作不当引起上部某一薄弱地层发生漏失或已堵住的层位发生重复漏失,此时漏失层位判断比较困难。采用常规判断方法具有所需设备多、等待时间长、施工操作复杂、准确率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等待时间短、施工方便、利用现场设备就能实施的准确确定漏失层位的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准确确定漏失层位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准确确定漏失层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计算上个漏层此时的最大承压P1;(2)确定发生漏失时的漏失压力Pt;(3)确定高密度堵漏浆段塞长度Lmr,,满足高密度堵漏浆段塞高于上个漏层50m以上,且上个漏层以上高密度堵漏浆量不小于2m3的要求;(4)确定井筒内钻井液高度Lm和清水的高度Lw;(5)确定初始循环排量Q0并逐步循环;(6)循环过程中观测出口排量,若出口排量Qc小于泵入排量Q0,则计算累计漏失量:Vl=(Q0‑Qc)×T   (1)当累计漏失量等于高密度堵漏浆量时,停止循环,下钻探得高密度堵漏浆段塞层与钻井液层的分界位置即为漏失层位位置;若循环过程中进出口排量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准确确定漏失层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计算上个漏层此时的最大承压P1;(2)确定发生漏失时的漏失压力Pt;(3)确定高密度堵漏浆段塞长度Lmr,,满足高密度堵漏浆段塞高于上个漏层50m以上,且上个漏层以上高密度堵漏浆量不小于2m3的要求;(4)确定井筒内钻井液高度Lm和清水的高度Lw;(5)确定初始循环排量Q0并逐步循环;(6)循环过程中观测出口排量,若出口排量Qc小于泵入排量Q0,则计算累计漏失量:Vl=(Q0-Qc)×T(1)当累计漏失量等于高密度堵漏浆量时,停止循环,下钻探得高密度堵漏浆段塞层与钻井液层的分界位置即为漏失层位位置;若循环过程中进出口排量相等,则按井底有效液柱压力增加0.1MPa的幅度调整循环排量,排量调整公式为:式(2)中Dt为井眼直径,mm;Dp为钻杆外径,mm;ηw为清水的塑性粘度,mPa.s;n为常数1,2,3…..;H为井深,m;h为井筒内液面高度,m;直到累计漏失量等于高密度堵漏浆量时,停止循环,下钻探得高密度堵漏浆段塞层与钻井液层的分界位置即为漏失层位位置;若无高密度堵漏浆段塞,则漏层位于井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准确确定漏失层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钻井液高度Lm和清水的高度Lw由下列计算方式得出:(1)根据漏失压力计算钻井液高度式(4)中Lmrz:注段塞结束时高密度堵漏浆段塞长度,m;Lmr::起钻后井筒内高密度堵漏浆段塞长度,m;Dt(D)为井眼直径,mm;Dp为钻杆外径,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虎冉富强陈兴祥刘苏瑶吴圣李雁王理国杨晓盈唐兆青李特社葛瑞全张建龙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利用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