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容量型防水包,涉及一种户外用具,旨在解决软质袋包存储容量减小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扁平状的软质袋包,所述软质袋包包括袋口;所述软质袋包的两个外侧壁分别沿袋口边缘固定设置有翻折条带,其中一个所述翻折条带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塑料卡扣,所述软质袋包的外侧壁设置有与塑料卡扣一一对应的连接带,所述连接带上连接有用于供相对应塑料卡扣扣合的塑料扣槽;由于软质袋包靠近其翻折的部分呈扁平状,能够装载更多的物品,故实现提高软质袋包存储容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容量型防水包
本技术涉及一种户外用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大容量型防水包。
技术介绍
当人们户外游玩时;特别是山上、溪谷、海上等地方,需要将自己所带的物品封装起来,以避免雨水淋湿或流水打湿,故人们一般选择带一只防水包,以封装电子产品和衣物。现有防水包参照图1,其包括扁平状的软质袋包1,软质袋包1包括一个袋口11;软质袋包1的两个外侧壁分别缝制有翻折条带3,翻折条带3沿着袋口11的边缘设置,以便于翻折软质袋包1;翻折条带3的两端均设置有柔性绳15;当需要密封软质袋包1的袋口11时,首先将两条翻折条带3贴合,然后,在翻折条带3处多次卷折软质袋包1,从而使软质袋包1的袋口11被密封;然后,弯折翻折条带3,并使翻折条带3的两端相互靠拢;最后,翻折条带3两端的柔性绳15相互系紧,使软质袋包1翻折的部分沿翻折条带3长度方向呈弧状,以防止软质袋包1卷折后的部分松开,实现软质袋包1的袋口11的密封。但是,软质袋包1的袋口11处呈弧形状,且由翻折条带3压紧封装,从而导致软质袋包1位于翻折条带3处内侧壁相互贴近,进而导致软质袋包1的存储容量大大降低,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容量型防水包,其具有有效提高软质袋包存储容量的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容量型防水包,包括扁平状的软质袋包,所述软质袋包包括袋口;所述软质袋包的两个外侧壁分别沿袋口边缘固定设置有翻折条带,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翻折条带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塑料卡扣,所述软质袋包的外侧壁设置有与塑料卡扣一一对应的连接带,所述连接带上连接有用于供相对应塑料卡扣扣合的塑料扣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盛装物品时,首先,将物品经袋口装入软质袋包内;然后,手动压合两个翻折条带,使两个翻折条带相贴合;然后通过翻折条带对软质袋包的袋口部分进行翻折,直至软质袋包翻折的部分移动至塑料扣槽处;此时,将塑料卡扣插入塑料扣槽内,实现对软质袋包翻折部分的固定,由于软质袋包靠近软质袋包翻折的部分呈扁平状,能够用于装载物品,故实现提高软质袋包存储容量的优势。此外,软质袋包经过翻折后,塑料卡扣直接扣接在塑料扣槽内,实现快速固定软质袋包翻折部分的效果。进一步地,所述软质袋包外侧壁位于连接带处固定设置有补强布,所述连接带与补强布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补强布用于对软质袋包与连接带连接处进行局部加强,提高软质袋包局部的受力能力,延长软质袋包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软质袋包其中一个外侧壁设置有尼龙钩带,另一个外侧壁向袋口方向延伸设置有可与尼龙钩带相粘附的尼龙绒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软质袋包的袋口部分翻折后,尼龙绒带绕过软质袋包的翻折部分,并与尼龙钩带相粘附,以实现对软质袋包翻折部分的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尼龙绒带外侧壁设置有拉扯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尼龙绒带从尼龙钩带上拉开时,拉动拉扯绳,以对尼龙绒带的一侧拉动,从而逐渐将整个尼龙绒带从尼龙钩带上拉开,实现便于将尼龙绒带从尼龙钩带上拉开的效果。进一步地,所述拉扯绳外侧壁固定有便于拉动拉扯绳的橡胶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的静摩擦力较大,以便于对拉车绳施力。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块外侧壁设置有防滑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手指对防滑凸起施力时,手指的肉部能够产生凹陷,以便于对橡胶块进行拉动。进一步地,所述尼龙绒带外侧壁设置有塑料块,所述塑料块位于拉扯绳的一侧;所述塑料块上设置有供橡胶块塞入的固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拉扯绳在不使用时,将橡胶块插入固定孔内,实现对橡胶块的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塑料块外侧壁固定设置有橡胶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橡胶的静摩擦力较大,手持塑料块并经橡胶块插入固定孔内时,能够减少塑料块相对手指的滑动,以便于将橡胶块插入固定孔内。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了翻折软袋两侧塑料卡扣的设置,以及软质袋包上塑料扣槽的设置,能够使软质袋包靠近软质袋包翻折的部分呈扁平状,以用于盛装物品,提高软质袋包的存储容量;2、在尼龙绒带上设置有拉扯绳,以及在拉扯绳上设置有橡胶块,以便于将尼龙绒带从尼龙钩带上拉开。附图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中防水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大容量型防水包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主要用于体现尼龙绒带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中:1、软质袋包;11、袋口;12、补强布;13、尼龙钩带;14、尼龙绒带;15、柔性绳;2、拉扯绳;21、橡胶块;211、防滑凸起;3、翻折条带;31、塑料卡扣;4、连接带;41、塑料扣槽;5、塑料块;51、固定孔;52、橡胶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大容量型防水包,参照图2,其包括扁平状的软质袋包1,软质袋包1包括袋口11;软质袋包1的两个外侧壁分别沿袋口11边缘通过缝制的方式固定设置有翻折条带3,翻折条带3由尼龙织带制成。参照图2和图3,其中一个翻折条带3的两端分别通过缝制的方式设置有塑料卡扣31;软质袋包1的外侧壁设置有两个连接带4,两个连接带4分别位于软质袋包1宽度方向的两侧;连接带4由尼龙织带制成,连接带4与塑料卡扣31一一对应设置。连接带4上通过缝制的方式连接有塑料扣槽41,以供相对应的塑料卡扣31的扣合。参照图3,软质袋包1外侧壁位于连接带4处通过缝制的方式固定设置有补强布12,以提高软质袋包1局部的受拉扯能力,提高软质袋包1的使用寿命;补强布12的材质为化纤布料;连接带4与补强布12通过缝制的方式固定连接。参照图2和图4,软质袋包1其中一个外侧壁通过缝制的方式设置有尼龙钩带13,另一个外侧壁通过缝制的方式设置有尼龙绒带14,尼龙绒带14向袋口11方向延伸设置;当软质袋包1的袋口11处翻折后,尼龙绒带14可绕过软质袋包1的翻折部分,并与尼龙钩带13相粘附,以对软质袋包1翻折的部分进行固定。参照图4和图5,尼龙绒带14外侧壁通过缝制的方式固定设置有拉扯绳2,拉扯绳2由涤纶或丙纶等合成纤维制成;以便于将尼龙绒带14从尼龙钩带13(参照图3)上拉开。参照图5,拉扯绳2外侧壁通过粘固的方式设置有橡胶块21;由于橡胶块21的静摩擦力较大,故便于拉动拉扯绳2。橡胶块21外侧壁设置有防滑凸起211,防滑凸起211与橡胶块21一体成型;当手指对防滑凸起211施力时,手指的肉部能够产生凹陷,以便于对橡胶块21进行拉动。参照图5,尼龙绒带14外侧壁通过粘固的方式设置有塑料块5,塑料块5位于拉车绳的一侧;塑料块5上设置有固定孔51,以供橡胶块21塞入。塑料块5外侧壁通过粘附的方式固定设置有橡胶凸起52,由于橡胶的静摩擦力较大,在将橡胶块21塞入固定孔51内时,以便于对塑料块5进行固定,减少塑料块5相对手指的滑动。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物品经袋口11装入软质袋包1内;然后,手动压合两个翻折条带3,使两个翻折条带3相互贴合;开始通过翻折条带3对软质袋包1的袋口11处进行翻折,直至软质袋包1翻折的部分移动至塑料扣槽41处。此时,将翻折条带3两端的塑料卡扣31插入相对应的塑料扣槽41内,完成对软质袋包1翻折的部分的固定。然后,将尼龙绒带14绕过软质袋包1翻折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容量型防水包,包括扁平状的软质袋包(1),所述软质袋包(1)包括袋口(11);所述软质袋包(1)的两个外侧壁分别沿袋口(11)边缘固定设置有翻折条带(3),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翻折条带(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塑料卡扣(31),所述软质袋包(1)的外侧壁设置有与塑料卡扣(31)一一对应的连接带(4),所述连接带(4)上连接有用于供相对应塑料卡扣(31)扣合的塑料扣槽(4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容量型防水包,包括扁平状的软质袋包(1),所述软质袋包(1)包括袋口(11);所述软质袋包(1)的两个外侧壁分别沿袋口(11)边缘固定设置有翻折条带(3),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翻折条带(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塑料卡扣(31),所述软质袋包(1)的外侧壁设置有与塑料卡扣(31)一一对应的连接带(4),所述连接带(4)上连接有用于供相对应塑料卡扣(31)扣合的塑料扣槽(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型防水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袋包(1)外侧壁位于连接带(4)处固定设置有补强布(12),所述连接带(4)与补强布(12)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型防水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袋包(1)其中一个外侧壁设置有尼龙钩带(13),另一个外侧壁向袋口(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蓝狐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