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肿瘤碎吸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4977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6 1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腹腔肿瘤碎吸装置及方法。其中,通过设置内针、容纳袋、中空管、记忆导丝及气阀,使内针包括可活动收纳于中空管内的空心管体的针管体和设置在针管体的上侧的外壳,使空心管体的底端的侧壁剖开形成容纳槽,以收纳折叠后的容纳袋的一部分,使叠后的容纳袋的另一部分收纳于空心管体的内部,并使容纳袋的袋口与引出以供拉动的记忆导丝可伸缩连接,并使外壳的顶端设置通孔和用于盖合通孔的封帽,使通孔与空心管体相通,再使中空管可供内针移动抽离,并可供内针移动带动容纳袋脱离空心管体,使记忆导丝可拉动脱离后的容纳袋的袋口与中空管的底端套接,再使气阀与中空管连通充气,以使套接后的容纳袋膨胀形成隔离患者腹腔的肿瘤碎吸空间。

Device and method for crushing abdominal cavity tumo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device for abdominal cavity tumor aspiration and a method thereof. The inner needle includes a needle tube which can be movably absorbed into the hollow tube body and an outer shell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needle tube body by setting an inner needle, a holding bag, a hollow pipe, a memory guide wire and an air valve, so that the side wall at the bottom of the hollow tube body is cut into a holding groove to receive a part of the folded holding bag. The other part of the folded holding bag is arranged in the inner part of the hollow pipe body, and the opening of the holding bag is telescop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memory guide wire for pulling, and the top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and a sealing cap for closing the through hole, so that the through ho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hollow pipe body, and the hollow pipe can be moved and withdrawn from the inner needle and can be provided for the inner part. The needle movement drives the bag to detach from the hollow tube body, so that the memory guide wire can pull the bag opening after detachment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hollow tube is socketed, and then the air val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hollow tube to inflate, so that the socketed bag expands to form a tumor suction space separating the abdominal cavity of the pat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腹腔肿瘤碎吸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腹腔肿瘤的微创切除
,尤其涉及一种腹腔肿瘤碎吸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微创切除腹腔内的肿瘤大多通过如下手段来进行:于患者腹部开刀并穿刺三个套管以建立器械进出通道;向三个套管分别插入腹腔镜、微创剪及微创嵌夹或微创切割冲洗器或超声刀以实现靶点组织的切割、凝血及取出。当被切组织为小体积恶性肿瘤时,超声刀等器械可以保证被切处不出血或出血量很少,因被切恶性组织出血点已进行凝固,故可利用微创钳夹取出。然而,当被切组织为大体积恶性肿瘤时,因组织较大且受限于套管内径大小的约束,切下的肿瘤无法直接取出,须先将其切碎成适合通过套管的若干琐屑组织,后分别由微创钳夹夹持予以取出。其中,在切碎过程中,带有病变因子的血液和肿瘤琐屑组织会散落至腹腔内而无法予以彻底清除,从而导致产生肿瘤于腹腔内大面积复发的问题。为避免这个问题的产生,现有技术主要是先通过往套管形成的器械进出通道置入腹腔容纳袋并将其展开,后切下大体积肿瘤并夹持移送至容纳袋内,再通过器械进出通道往容纳袋内移送肿瘤碎吸器具切碎肿瘤并吸出。虽然,现有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带有病变因子的血液和肿瘤琐屑组织散落腹腔,但仍然存在如下缺陷:第一,容纳袋通过器械进出通道投入、撑开、移位及取出的操作缓慢繁琐,耗时长,效率低。第二,容纳袋始终处于干瘪的自由下垂状态,且切落肿瘤存在体积和重量,不仅限制肿瘤碎吸器具在袋内的操作空间造成操作不便和产生划破容纳袋的风险,而且容纳袋的袋口相对于腹腔是开放的,从而导致不能完全避免带有病变因子的血液和肿瘤琐屑组织散落腹腔。综上所述,现有的腹腔肿瘤碎吸技术存在操作不便、繁琐低效及肿瘤碎屑易散落腹腔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腹腔肿瘤碎吸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腹腔肿瘤碎吸技术存在的操作不便、繁琐低效及肿瘤碎屑易散落腹腔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腹腔肿瘤碎吸装置,包括:内针、容纳袋、中空管、记忆导丝及气阀;所述内针包括针管体和设置在所述针管体的上侧的外壳;所述针管体活动收纳于所述中空管内;所述针管体为空心管体;所述空心管体的底端的侧壁剖开形成容纳槽;所述容纳槽收纳折叠后的所述容纳袋的一部分,叠后的所述容纳袋的另一部分收纳于所述空心管体的内部;所述容纳袋的袋口与引出以供拉动的所述记忆导丝可伸缩连接;所述外壳的顶端设置通孔和用于盖合所述通孔的封帽;所述通孔与所述空心管体相通;所述中空管可供所述内针移动抽离,并可供所述内针移动带动所述容纳袋脱离所述空心管体;所述记忆导丝可拉动脱离后的所述容纳袋的袋口与所述中空管的底端套接;所述气阀与所述中空管连通充气,以使套接后的所述容纳袋膨胀形成隔离患者腹腔的肿瘤碎吸空间。优选地,所述腹腔肿瘤碎吸装置还包括:活动夹管,收纳所述中空管并可相对所述中空管的底端活动远离预设行程;所述中空管的底端在所述活动夹管远离所述预设行程时,从所述活动夹管的底端露出以与所述袋口套接;所述活动夹管复位收纳所述中空管的底端时,夹紧套接后的所述袋口。优选地,所述腹腔肿瘤碎吸装置还包括:辅助拉线;所述辅助拉线的一端与所述袋口的一侧固定;所述辅助拉线的另一端引出以供拉动,并位于所述记忆导丝的引出端的相对侧。优选地,所述中空管的外壁的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两个限位通道;所述两个限位通道分别供所述辅助拉线和所述记忆导丝通过以实现限位。优选地,所述腹腔肿瘤碎吸装置还包括:过渡环,其外壁光滑,与所述中空管的底端的外壁环绕固定。优选地,所述过渡环的外壁的两侧分别设置两个限位沟道;所述两个限位沟道分别供所述辅助拉线和所述记忆导丝通过以实现限位。优选地,所述腹腔肿瘤碎吸装置还包括:密封圈,供所述针管体穿过,用于阻隔所述肿瘤碎吸空间内的气体通过所述中空管的顶端流出;所述密封圈固定在所述中空管的内部,位于所述中空管与所述气阀连通处的上侧。优选地,所述内针还包括:底座、弹性件及压扭;所述底座的上侧与所述外壳的底端固定,所述外壳的侧面和底端分别设置约束滑轨和锁扣;所述约束滑轨的底端与所述弹性件的底端固定,所述锁扣用于与所述中空管的顶端锁接;所述底座供所述针管体的顶端穿过;所述压扭的外露端的底侧与所述弹性件的顶端固定,所述压扭的内入端与所述针管体固定。进一步地,所述中空管的顶端设置上盖;所述上盖的顶端设置用于与所述锁扣锁接的凹槽;所述上盖的侧面分别设置线拉手和导丝拉手,所述线拉手和导丝拉手分别与所述辅助拉线的引出端和所述记忆导丝的引出端固定;所述上盖的侧面分别设置远离卡位和复位卡位;所述远离卡位卡合所述活动夹管的顶端的侧面时,所述中空管的底端远离所述预设行程;所述复位卡位卡合所述活动夹管的顶端的侧面时,所述活动夹管夹紧所述袋口。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夹管的顶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气阀活动孔和挂扣,所述活动夹管的顶端设置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部限位放置弹簧;所述气阀活动孔供所述气阀通过;所述挂扣的内入端与所述环形槽连通,并与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所述挂扣的外露端用于在拨动控制下与所述远离卡位或所述复位卡位卡接。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为半椭圆形。进一步地,所述腹腔肿瘤碎吸装置还包括:切头;所述切头设置在所述针管体的底端;所述切头为V型结构,其两侧设置飞翼刀片。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腹腔肿瘤碎吸的方法,该方法利用上述任意一种所述的腹腔肿瘤碎吸装置进行如下操作:将腹腔肿瘤碎吸装置穿刺进入患者腹腔;推动内针以带动容纳袋脱离空心管体进入患者腹腔后抽离内针;剪切肿瘤组织并将其置入碎吸袋内;拉动记忆导丝使容纳袋的袋口与中空管的底端套接;通过气阀向中空管内充气以使容纳袋膨胀形成隔离患者腹腔的肿瘤碎吸空间;插入碎吸装置进入肿瘤碎吸空间碎吸肿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腹腔肿瘤碎吸装置及方法。其中,通过设置内针、容纳袋、中空管、记忆导丝及气阀,使内针包括可活动收纳于中空管内的空心管体的针管体和设置在针管体的上侧的外壳,使空心管体的底端的侧壁剖开形成容纳槽,以收纳折叠后的容纳袋的一部分,使叠后的容纳袋的另一部分收纳于空心管体的内部,并使容纳袋的袋口与引出以供拉动的记忆导丝可伸缩连接,并使外壳的顶端设置通孔和用于盖合通孔的封帽,使通孔与空心管体相通,再使中空管可供内针移动抽离,并可供内针移动带动容纳袋脱离空心管体,使记忆导丝可拉动脱离后的容纳袋的袋口与中空管的底端套接,再使气阀与中空管连通充气,以使套接后的容纳袋膨胀形成隔离患者腹腔的肿瘤碎吸空间。该装置穿刺进入腹腔,拔出内针,并向容纳袋充气后,就可形成封闭膨胀的肿瘤碎吸空间,不仅操作便利快捷,而且彻底避免肿瘤碎屑和病因血液散落腹腔。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腹腔肿瘤碎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内针的横向剖面图与纵向剖面图;图3是图1中的中空管的剖面图与局部视图;图4是图1中的活动夹管的剖视图;图5是图1中的容纳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腹腔肿瘤碎吸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腹腔肿瘤碎吸技术存在的操作不便、繁琐低效及肿瘤碎屑易散落腹腔的技术问题,参见图1-6,本专利技术基础实施例提供一种腹腔肿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腹腔肿瘤碎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针、容纳袋、中空管、记忆导丝及气阀;所述内针包括针管体和设置在所述针管体的上侧的外壳;所述针管体活动收纳于所述中空管内;所述针管体为空心管体;所述空心管体的底端的侧壁剖开形成容纳槽;所述容纳槽收纳折叠后的所述容纳袋的一部分,叠后的所述容纳袋的另一部分收纳于所述空心管体的内部;所述容纳袋的袋口与引出以供拉动的所述记忆导丝可伸缩连接;所述外壳的顶端设置通孔和用于盖合所述通孔的封帽;所述通孔与所述空心管体相通;所述中空管可供所述内针移动抽离,并可供所述内针移动带动所述容纳袋脱离所述空心管体;所述记忆导丝可拉动脱离后的所述容纳袋的袋口与所述中空管的底端套接;所述气阀与所述中空管连通充气,以使套接后的所述容纳袋膨胀形成隔离患者腹腔的肿瘤碎吸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腔肿瘤碎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针、容纳袋、中空管、记忆导丝及气阀;所述内针包括针管体和设置在所述针管体的上侧的外壳;所述针管体活动收纳于所述中空管内;所述针管体为空心管体;所述空心管体的底端的侧壁剖开形成容纳槽;所述容纳槽收纳折叠后的所述容纳袋的一部分,叠后的所述容纳袋的另一部分收纳于所述空心管体的内部;所述容纳袋的袋口与引出以供拉动的所述记忆导丝可伸缩连接;所述外壳的顶端设置通孔和用于盖合所述通孔的封帽;所述通孔与所述空心管体相通;所述中空管可供所述内针移动抽离,并可供所述内针移动带动所述容纳袋脱离所述空心管体;所述记忆导丝可拉动脱离后的所述容纳袋的袋口与所述中空管的底端套接;所述气阀与所述中空管连通充气,以使套接后的所述容纳袋膨胀形成隔离患者腹腔的肿瘤碎吸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肿瘤碎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动夹管,收纳所述中空管并可相对所述中空管的底端活动远离预设行程;所述中空管的底端在所述活动夹管远离所述预设行程时,从所述活动夹管的底端露出以与所述袋口套接;所述活动夹管复位收纳所述中空管的底端时,夹紧套接后的所述袋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腹腔肿瘤碎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拉线;所述辅助拉线的一端与所述袋口的一侧固定;所述辅助拉线的另一端引出以供拉动,并位于所述记忆导丝的引出端的相对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腹腔肿瘤碎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管的外壁的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两个限位通道;所述两个限位通道分别供所述辅助拉线和所述记忆导丝通过以实现限位。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腹腔肿瘤碎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渡环,其外壁光滑,与所述中空管的底端的外壁环绕固定。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腹腔肿瘤碎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慧敏宋庆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弘和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