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滴灌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4899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6 18: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滴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滴灌设备,包括主管路,主管路上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地下水抽取装置、过滤装置、肥料添加装置、总控制阀、压力表、排气装置、流量计、单向阀和分流管。所述肥料添加装置包括施肥罐、混合机构、进水管和出料管,所述施肥罐和混合机构之间通过一施肥管路相连;所述进水管、混合机构和出料管从左到右依次连接。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地下水为供水源,地下水分布广,随取随用,可按滴灌面积的大小自由设置不同的抽取点。同时可以收集雨水进行利用,且可以缩小雨水收集罐的大小,不占用过多设备空间。肥料添加装置具有混合机构,使肥料与水混合均匀,且浓度可测控,针对不同作物具有可调性。

Drip irrigation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drip irrigation, in particular to a drip irrigation equipment, including a main line, which is successively provided with a groundwater extracting device, a filter device, a fertilizer adding device, a master control valve, a pressure gauge, an exhaust device, a flowmeter, a one-way valve and a diversion pipe from left to right. The fertilizer adding device comprises a fertilizer pot, a mixing mechanism, an inlet pipe and a discharge pipe. The fertilizer pot and a mixing mechanism are connected by a fertilizing pipe, and the inlet pipe, a mixing mechanism and a discharge pipe are connected in turn from left to right. Beneficial effect: The invention takes groundwater as water supply source, the groundwater is widely distributed, and can be freely set up different extraction points according to the size of drip irrigation area.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collect rainwater for use, and can reduce the size of the rainwater collection tank without taking up too much equipment space. The fertilizer adding device has a mixing mechanism, which makes the fertilizer and water mix evenly, and the concentration can be measured and controlled, so it can be adjusted for different cro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滴灌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滴灌
,具体涉及一种滴灌设备。
技术介绍
滴灌是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毛管上的灌水器,将水和作物需要的水分和养分一滴一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土壤中的灌水方法。滴灌不破坏土壤结构,土壤内部水、肥、气、热经常保持适宜于作物生长的良好状况,蒸发损失小,不产生地面径流,几乎没有深层渗漏,是一种省水的灌水方式。滴灌的主要特点是灌水量小,灌水器每小时流量为2-12升,因此,一次灌水延续时间较长,灌水的周期短,需要的工作压力低,能够较准确地控制灌水量。现有滴灌设备为了解决水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设计独立的雨水池收集,从而在对农作物进行灌溉时,以节约水源。例如。中国专利CN206586090U公开的一种全自动园林绿化节水滴灌设备,包括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固定在地基上,所述水箱的一侧壳体上焊接有梯子,所述水箱前壳体上设置有刻度尺,所述水箱的顶部固定有雨水收集罩,所述水箱另一侧壳体上连接有主水管,所述主水管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上方通过固定杆固定有电控箱,所述电磁阀底部设置有手控杆,所述主水管上螺纹连接有第一支管,且第一支管通过弯管连接器与第二支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管底部安装有滴灌头,所述电控箱内部安装有流量计、主控制器和定时器,且主控制器位于电控箱内部中心孔,流量计位于主控制器的一侧,定时器位于主控制器的另一侧。上述滴灌设备需先收集雨水后滴灌,受雨水周期、雨水量和滴灌面积大小的影响,不能及时的对作物进行滴灌。有时候甚至不能收集到足够多的雨水,仍旧需要额外提供水源,若没有备用水源的情况下,不能及时滴灌,错过作物生长时机。且水箱因为存储量要求往往很大,空间占用大。此外,现有的水肥一体的滴灌设备的肥料混合效果差,无法精确的控制肥料的流量和浓度,无法对肥料的施加进行调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滴灌设备,解决了现有的滴灌设备使用具有诸多限制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滴灌设备水肥混合效果好,且能精确控制。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滴灌设备,包括主管路,主管路上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地下水抽取装置、过滤装置、肥料添加装置、总控制阀、压力表、排气装置、流量计、单向阀和分流管。所述肥料添加装置包括施肥罐、混合机构、进水管和出料管,所述施肥罐和混合机构之间通过一施肥管路相连;所述进水管、混合机构和出料管从左到右依次连接,所述进水管和出料管均与所述主管路连通;所述总控制阀位于所述进水管和出料管的中间。所述分流管上设有多个支管,支管上设有用于控制支管与所述分流管通断的支管控制阀,所述支管上沿管长方向设置多个滴头。所述混合机构具有与所述进水管连接的进水口、与所述施肥管路连接的混合液出口、与所述出料管连接的肥料进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混合液出口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混合机构的内腔间隔设置第一环绕壁和第二环绕壁,第二环绕壁的直径小于第一环绕壁,所述第一环绕壁与所述混合机构的内壁之间形成外通道,所述第二环绕壁与所述第一环绕壁之间形成内通道,所述第一环绕壁上朝向混合液出口设置第一开口,外通道与内通道通过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二环绕壁上设有一连接管,连接管穿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混合液出口连通,所述第二环绕壁朝向进水口设置第二开口,所述连接管通过第二开口与所述内通道连通。优选的,所述进水口、所述混合液出口均呈渐扩状。优选的,所述外通道上位于进水口和肥料进口之间设有隔断。优选的,所述混合机构的内腔中设有搅拌叶,所述第二环绕壁围绕所述搅拌叶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二环绕壁的内侧壁上设有浓度传感器,所述出料管上设有浓度显示装置,浓度显示装置通过导线与所述浓度传感器相连。优选的,还包括雨水收集罐,雨水收集罐与所述主管路连通且位于所述地下水抽取装置过滤装置之间。优选的,所述第一环绕壁与所述第二环绕壁偏心设置,所述搅拌叶设置于所述第二环绕壁的中心位置。优选的,所述施肥管路上设有流量控制阀。优选的,所述施肥罐为高压罐。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以地下水为供水源,地下水分布广,随取随用,可按滴灌面积的大小自由设置不同的抽取点。2、本专利技术的肥料添加装置具有混合机构,使肥料与水混合均匀,且浓度可测控,针对不同作物具有可调性。3、本专利技术同样可以收集雨水进行利用,且可以缩小雨水收集罐的大小,不占用过多设备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混合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混合机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管路,2地下水抽取装置,3过滤装置,4肥料添加装置,5总控制阀,6压力表,7排气装置,8流量计,9单向阀,10分流管,11施肥罐,12混合机构,13进水管,14出料管,15施肥管路,16支管,17流量控制阀,18进水口,19混合液出口,20肥料进口,21第一环绕壁,22第二环绕壁,23外通道,24内通道,25第一开口,26连接管,27第二开口,28搅拌叶,29浓度传感器,30浓度显示装置,31雨水收集罐,32抽水泵,33抽水管道,34支管控制阀,35隔断。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一种滴灌设备,包括主管路1,主管路1上从左到右依次安装地下水抽取装置2、过滤装置3、肥料添加装置4、总控制阀5、压力表6、排气装置7、流量计8、单向阀9和分流管10。所述地下水抽取装置2包括一抽水泵32和一深入地下的抽水管道33。所述分流管10上设有多个支管16,支管16上设有用于控制支管16与所述分流管10通断的支管控制阀34,所述支管16上沿管长方向设置多个滴头。根据不同面积的作物安装不同数量的滴头。支管16可设计成不同的长度。所述肥料添加装置4包括施肥罐11、混合机构12、进水管13和出料管14,所述施肥罐11和混合机构12之间通过一施肥管路15相连,其中施肥罐11为高压罐。所述施肥管路15上设有流量控制阀17。流量控制17可手动控制也可以通过无线或有线连接与设备控制器相连,由设备控制器远程进行操控。所述进水管13、混合机构12和出料管14从左到右依次连接,所述进水管13和出料管14均与所述主管路1连通,所述进水管13、混合机构12、出料管14和主管路1之间形成一个U型的管路;所述总控制阀5位于所述进水管13和出料管14的中间。所述混合机构12具有与所述进水管13连接的进水口18、与所述施肥管路15连接的混合液出口19、与所述出料管14连接的肥料进口20,所述进水口18与所述混合液出口19位于同一直线上。其中,所述进水口18、所述混合液出口19均呈渐扩状。当水进入混合机构时,增大管壁面积,起到降低流速的作用,液体交汇后,在混合机构12内会形成一定的压力。渐扩状的混合液出口19有利于压力的分散,减缓液体输送。如图2所示:所述混合机构12的内腔间隔且同心设置圆形的第一环绕壁21和第二环绕壁22,第二环绕壁22的直径小于第一环绕壁21,所述第一环绕壁21与所述混合机构12的内壁之间形成外通道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滴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路(1),主管路(1)上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地下水抽取装置(2)、过滤装置(3)、肥料添加装置(4)、总控制阀(5)、压力表(6)、排气装置(7)、流量计(8)、单向阀(9)和分流管(10);所述肥料添加装置(4)包括施肥罐(11)、混合机构(12)、进水管(13)和出料管(14),所述施肥罐(11)和混合机构(12)之间通过一施肥管路(15)相连;所述进水管(13)、混合机构(12)和出料管(14)从左到右依次连接,所述进水管(13)和出料管(14)均与所述主管路(1)连通;所述总控制阀(5)位于所述进水管(13)和出料管(14)的中间;所述分流管(10)上设有多个支管(16),支管(16)上设有用于控制支管(16)与所述分流管(10)通断的支管控制阀(34),所述支管(16)上沿管长方向设置多个滴头;所述混合机构(12)具有与所述进水管(13)连接的进水口(18)、与所述施肥管路(15)连接的混合液出口(19)、与所述出料管(14)连接的肥料进口(20),所述进水口(18)与所述混合液出口(19)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混合机构(12)的内腔间隔设置第一环绕壁(21)和第二环绕壁(22),第二环绕壁(22)的直径小于第一环绕壁(21),所述第一环绕壁(21)与所述混合机构(12)的内壁之间形成外通道(23),所述第二环绕壁(22)与所述第一环绕壁(21)之间形成内通道(24),所述第一环绕壁(21)上朝向混合液出口(19)设置第一开口(25),外通道(23)与内通道(24)通过第一开口(25)连通,所述第二环绕壁(22)上设有一连接管(26),连接管(26)穿过所述第一开口(25)与所述混合液出口(19)连通,所述第二环绕壁(22)朝向进水口(18)设置第二开口(27),所述连接管(26)通过第二开口(27)与所述内通道(24)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滴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路(1),主管路(1)上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地下水抽取装置(2)、过滤装置(3)、肥料添加装置(4)、总控制阀(5)、压力表(6)、排气装置(7)、流量计(8)、单向阀(9)和分流管(10);所述肥料添加装置(4)包括施肥罐(11)、混合机构(12)、进水管(13)和出料管(14),所述施肥罐(11)和混合机构(12)之间通过一施肥管路(15)相连;所述进水管(13)、混合机构(12)和出料管(14)从左到右依次连接,所述进水管(13)和出料管(14)均与所述主管路(1)连通;所述总控制阀(5)位于所述进水管(13)和出料管(14)的中间;所述分流管(10)上设有多个支管(16),支管(16)上设有用于控制支管(16)与所述分流管(10)通断的支管控制阀(34),所述支管(16)上沿管长方向设置多个滴头;所述混合机构(12)具有与所述进水管(13)连接的进水口(18)、与所述施肥管路(15)连接的混合液出口(19)、与所述出料管(14)连接的肥料进口(20),所述进水口(18)与所述混合液出口(19)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混合机构(12)的内腔间隔设置第一环绕壁(21)和第二环绕壁(22),第二环绕壁(22)的直径小于第一环绕壁(21),所述第一环绕壁(21)与所述混合机构(12)的内壁之间形成外通道(23),所述第二环绕壁(22)与所述第一环绕壁(21)之间形成内通道(24),所述第一环绕壁(21)上朝向混合液出口(19)设置第一开口(25),外通道(23)与内通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