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插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4407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往水下地层中插置塑料排水板的建筑工程机械水上插板机,该插板机包括大车和小车,小车位于大车上的道轨上,大车位于浮箱上的道轨上,浮箱连接有液压支腿和具有铁锚的锚机。采用大车下面连接具有液压支腿的浮箱的结构,使用时,通过液压支腿将机体顶离水面,克服了浪涌作用下产生的机体摇晃,机体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使用安全可靠。定位准确,提高了工效和工程质量。浮箱上可容纳多台机具同时工作,且浮箱每次定位可以打桩近500棵,工作效率比使用趸船设备高三倍以上。整体结构采用模块式结构,小车、大车、浮箱、支腿等部件均可拆开,方便转场运输与安装,节约费用与时间。(*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往水下地层中插置塑料排水板的建筑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公知的插板机包括大车和小车,小车包括插管、振动锤、主架、主卷扬等。大车位于钢轨上并可在钢轨上移动,小车位于大车上并可在大车上移动。该机原为陆用,在作为水上使用时,是放在简易的趸船上进行船截机具作业。使用时,浮于水中的船体在浪涌的作用下产生整体摇晃,插板机的稳定性差。不仅难以定位、桩位不准,工效低下,工程质量不易控制,而且还有较大的安全隐患,极易发生倾翻事故,遇有大风就更加危险。为了改善稳定性,船体要做得很大(两千吨级以上),工程的设备投资十分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水上插板机,该机稳定性好,使用安全可靠,成本低。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插板机包括大车和小车,小车位于大车上的道轨上,大车位于浮箱上的道轨上,浮箱连接有液压支腿和具有铁锚的锚机。所述的小车包括小车驱动机构,小车驱动机构的链轮上绕有链条,链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大车的两端,小车下面连接有位于道轨上的道轨轮和位于道轨侧面凹槽内的保险轮。所述的大车包括大车驱动机构,大车驱动机构的链轮上绕有链条,链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浮箱的两端,大车下面连接有位于道轨上的道轨轮和位于道轨侧面凹槽内的保险轮。所述的浮箱由密闭的浮箱组件通过螺栓互相连接构成,浮箱的四角分别设有支腿导向装置,浮箱上还安装有GPS卫星定位系统和两套发电机组。所述的液压支腿为活动套管位于固定套管内,固定套管与活动套管之间可以滑动,固定套管与浮箱固定连接,液压缸位于活动套管内,活动套管与液压缸的缸套之间为固定连接,液压缸的活塞杆顶端与固定套管通过顶铰链相连,活塞杆上端与固定套管之间还连接有随动支撑,活动套管的下端与支腿浮箱通过下铰链相连。本技术根据水上作业特定工况,对现有技术进行革新,创造性地将一种支腿浮箱结构应用于设备中。将传统的陆用钢轨插板机的小车及大车部件改进结构,放置在带有可伸缩的液压支腿的浮箱上。液压支腿支于水底地面,浮箱悬于水面之上。其插管、振动锤、主架、主卷扬机等均沿用原陆用钢轨插板机的设计方案。本技术采用大车下面连接具有液压支腿的浮箱的结构,使用时,通过液压支腿将机体顶离水面,克服了浪涌作用下产生的机体摇晃,机体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使用安全可靠。定位准确,提高了工效和工程质量。浮箱上可容纳多台机具同时工作,且浮箱每次定位可以打桩近500棵,工作效率比使用趸船设备高三倍以上。整体结构采用模块式结构,小车、大车、浮箱、支腿等部件均可拆开,方便转场运输与安装,节约费用与时间。大车和小车的驱动机构与旧式钢轨式插板机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旧式钢轨式插板机的大车和小车驱动是将驱动力直接传递给道轨轮,依靠轮与轨间的磨擦力使得大车和小车产生位移,因此当轮下道轨有一定倾角时,受重力分量下滑力的作用,大车和小车的运动将可能失控,甚至由此引发滑移、溜车倾翻等设备人身安全事故;本技术是将驱动力传递给两端固定的链条,大车和小车靠链条的反作用力牵引而产生运动,这时的道轨轮并非驱动轮,仅作随动轮用,只要选用的链条其承截力足够大,加上有反脱轨的保险轮组件,即使道轨相对水平面的倾角达到30度,也不会产生上述问题,从而保证了运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浮箱采用框架式结构,构造简单,制作容易。重量轻,降低了制作成本。与级别相当的趸船相比,其重量可减轻3/5,工费可降低80%,投资成本大幅度降低。液压支腿伸缩可调,能够满足水深10米以内不同工区的施工需要。而且由于每条支腿可单独调节,故能适应水底不同的复杂地形构造。套管式支腿结构具有承截能力大、防水性能好、安全可靠、稳定性好等特点。设有GPS卫星定位系统,能够准确定位,对于提高工效和工程质量十分有利。配有两台发电机组,有充分的能源保障。主要技术参数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1的小车结构图。图5是图4的左视图。 图6是图4的小车驱动机构放大图。图7是图5的小车驱动机构放大图。 图8是图1的浮箱结构图。图9是图8的A-A视图。图10是图1液压支腿结构原理图。图11是图1的液压支腿结构图。图12是图11的右视图。图13是图11的随动支撑放大图。 图14是图12的B-B视图。图15是图11中的液压缸结构图。图16是图15的左视图。图中1.小车、2.大车、3.浮箱、4.液压支腿、5.铁锚、6.液压站、7.锚机、8.大车驱动机构、9.GPS卫星定位系统、10.发电机组;1-1小车驱动机构、1-2.主架、1-3.振动锤、1-4.插管组件、1-5.斜撑杆、1-6.钢丝绳、1-7.起落架、1-8.驾驶室、1-9.振动锤卷扬机;1-10小车道轨、1-11.保险轮组件、1-12.链条、1-13.链轮、1-14道轨轮、1-5.保险轮;3-1.支腿导向装置、3-2.螺栓、3-3.浮箱组件、3-4.大车道轨;4-1.固定套管、4-2.顶铰链、4-3.随动支撑、4-4.上铰链、4-5.活动套管、4-6.液压缸、4-7.活塞杆、4-8.支腿浮箱、4-9.下铰链、4-10.拖动链条、4-11.销轴、4-12.随动支承套、4-13.滑道、4-14.关节轴承。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图2和图3中,该插板机包括大车2和小车1,小车1位于大车2上的道轨上,大车2位于浮箱3上的道轨上。大车2为两个,小车1为四个,每个大车2上有两个小车1。每个大车2上连接有两个大车驱动机构8。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安装更多的大车2和小车1。小车1通过链传动,可沿图示Y方向,在大车2提供的道轨上往复运动并能可靠定位,其位移距离由操作者根据排水板桩的桩距要求确定。大车2与小车1一样也通过链传动,沿图示X方向,在浮箱3提供的道轨上往复运动并能可靠定位,其位移距离,也是由操作者根据排水板桩的桩距离要求确定。浮箱3连接有四个液压支腿4和四个具有铁锚5的锚机7。锚机7采用卷扬机,共四个,分别位于浮箱3的四个角上。每个锚机7均通过钢丝绳与沉于水底的一个铁锚5相连。浮箱3上安装有两个GPS卫星定位系统9和两台发电机组10,两个GPS卫星定位系统9分别位于浮箱3的两端。当浮箱3吃水2/5时,所受的浮力即可浮起整个设备,浮箱3的功能就是为上述部件提供稳定可靠的安全平台。工作状态时,它依靠与之连接的液压支腿4中液压缸4-6的支撑作用力脱离水面,从而极大地减轻了浪涌的冲击力,克服了整体摇晃、机具稳定性差等致命缺陷。铁锚5通过钢丝绳与锚机7相连接,由另外的抛锚设备将它抛至所需地点,在液压支腿4尚未顶起之前,整机浮于水中,靠锚机7收放钢丝绳来迁移和定位整台设备。工作状态下,其牵制力有助于提高整机的稳定性。液压站6配置两套,既可交互使用,也可以备用一台,为液压系统提供动力。在图4和图5中,小车驱动机构1-1位于小车1的下端后部。在图6和图7中,小车驱动机构1-1的链轮1-13上绕有链条1-12,链条1-1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大车2的两端。小车1下面连接有位于小车道轨1-10上的道轨轮1-14和位于小车道轨1-10侧面凹槽内的保险轮1-15。大车驱动机构8同上述的小车驱动机构1-1,故省略其附图及详叙。在图8和图9中,浮箱3由密闭的浮箱组件3-3通过螺栓3-2互相连接构成,浮箱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上插板机,该插板机包括大车和小车,小车位于大车上的道轨上,其特征是大车位于浮箱上的道轨上,浮箱连接有液压支腿和具有铁锚的锚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福敏魏斌李庆华王来鹏李鹏升王菊杜庆勋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鹏达基桩工程机械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