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枕头内气囊的充放气装置及智能枕头
本申请实施方式涉及保健用品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枕头内气囊的充放气放置及智能枕头。
技术介绍
打鼾是人在睡眠中,咽部通道变窄,当气流通过时发出声音的现象。打鼾使睡眠呼吸反复暂停,容易造成大脑、血液严重缺氧,形成低血氧症,从而诱发高血压、脑血病、心率失常、心肌梗死或心绞痛等病症。现有技术一般采用智能枕头来防止人在睡眠中打鼾,具体为在智能枕头里内置气囊,通过对气囊进行充放气,进而推动人体头部偏转,改善人体呼吸道顺畅程度,从而达到改善打鼾的作用。现有的智能枕头内部需放置电子控制板、电磁阀等电子器件,用于实现气囊的充放气。然而,所述电子器件在使用时,会产生热量;而且,智能枕头为了人体舒适,会在所述电子器件外包裹弹性枕头材料,例如海绵或乳胶等材料,所述枕头材料均具有保温隔热的特性,从而进一步地使所述电子器件产生的热量无法排出。当所述电子器件产生的热量到达一定温度时,可能会导致电子器件失效。现有一种采用散热风扇的方法用于降低所述电子器件的温度,然而,采用散热风扇进行散热会产生噪音,而且,采用散热风扇将热量从电子器件排出至枕头表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枕头内气囊的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路交换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封闭装配盒;所述气路交换件、所述第一电磁阀以及所述第二电磁阀设置于所述封闭装配盒内;所述封闭装配盒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气路交换件设置有进气口、充放气口以及第一排气口,所述气路交换件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以将所述进气口、所述充放气口以及所述第一排气口相互连通,所述气路交换件的进气口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伸出所述封闭装配盒外;所述充放气口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一侧端口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另一侧端口与所述第二通孔位置上相对应,用于与所述气囊连接;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第二电磁阀的一侧端口连接,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枕头内气囊的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路交换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封闭装配盒;所述气路交换件、所述第一电磁阀以及所述第二电磁阀设置于所述封闭装配盒内;所述封闭装配盒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气路交换件设置有进气口、充放气口以及第一排气口,所述气路交换件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以将所述进气口、所述充放气口以及所述第一排气口相互连通,所述气路交换件的进气口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伸出所述封闭装配盒外;所述充放气口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一侧端口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另一侧端口与所述第二通孔位置上相对应,用于与所述气囊连接;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第二电磁阀的一侧端口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另一侧端口位于所述封闭装配盒内,所述封闭装配盒上设置有第二排气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交换件为内部中空的封闭盒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软胶管,所述第一电磁阀的所述另一侧端口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以外露于所述封闭装配盒外部,所述软胶管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所述另一侧端口上,所述软胶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气囊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软胶管,所述第一电磁阀的所述另一侧端口位于所述封闭装配盒内,所述软胶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以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所述另一侧端口连接,所述软胶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气囊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件,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关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