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3989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4 0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成像设备。作为用于张紧中间转印带的多个支撑辊中至少一个支撑辊的惰辊是在金属表面上形成有凹槽的金属辊,一次转印辊是具有金属表面的最大表面高度比惰辊的最大表面高度小的金属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成像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成像设备,诸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和具有这些设备多种功能的多功能外设。
技术介绍
在成像设备的常规已知构造中,例如,调色剂图像从作为图像承载构件的感光鼓转印到中间转印带,随后从中间转印带转印到记录材料。中间转印带由多个支撑辊张紧。中间转印带的内周面接触转印辊,以便当电压施加到转印辊时将调色剂图像从感光鼓转印到中间转印带。在已知构造中,金属辊用作此类转印辊。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6-184547讨论了一种通过将转印辊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和中间转印带内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之和设定到1.2μm以下来防止发生高浓度点状缺陷的构造。在一些情况下,金属辊可以用作用于张紧中间转印带的支撑辊。然而,当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6-184547中所讨论的金属辊用作支撑辊时,出现以下问题。更具体地,灰尘或显影剂会进入中间转印带的内侧。如果灰尘进入支撑辊与带之间,则施加到带的压力将由于灰尘的高度而局部增加。因此,在带宽度方向上的一部分处沿周向会出现条纹状变形(拉痕)。如果出现拉痕,则调色剂图像转印会变得不均匀,从而可能导致条纹状图像的形成。同时,如果转印辊在轴向上具有相对于带而言的大间隙部分和小间隙或无间隙部分,则会在轴向上产生不均匀电流,从而可能导致转印图像中的不均匀浓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不仅防止发生拉痕而且防止发生转印图像不均匀浓度的构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成像设备包括:图像承载构件,配置用来承载形成在其上的潜像;环形的中间转印带,配置用来保持从图像承载构件转印的调色剂图像;多个支撑辊,配置用来张紧中间转印带,所述多个支撑辊包括具有金属外周面的第一金属辊和具有金属外周面的第二金属辊,第二金属辊配置用来接触中间转印带的内表面以形成转印部,并且当转印偏压施加到第二金属辊时将由图像承载构件承载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第一金属辊设置有形成在90%以上成像区域中的凹部,凹部具有10μm以上的深度以及50μm以上且5mm以下的宽度。第二金属辊在成像区域中具有25μm以下的最大表面高度Ry。第一金属辊的最大表面高度Ry比第二金属辊的最大表面高度Ry大10μm以上。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明显。附图说明图1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总体构造。图2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次转印部的构造。图3是示出在一次转印辊与中间转印带之间有间隙的情况以及无间隙的情况的电路图。图4是示出一次转印辊的最大表面高度与图像质量之间关系的曲线图。图5A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惰辊的示意性平面图,并且图5B是示出惰辊表面部的放大剖视图。图6是示出各个辊的材料和直径的表格。在大凹槽间距的情况下,图7A是示出中间转印带表面部和惰辊表面部的放大剖视图,并且图7B是示出中间转印带和惰辊的透视图。图8是示出包绕在惰辊上的中间转印带的杨氏模量、张力和形变量之间关系的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图1至图8来描述示例性实施例。下面将参考图1来描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总体构造。[成像设备]成像设备100是电子照相全彩色打印机,其具有分别提供用于四种不同颜色(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四个成像单元Pa、Pb、Pc和Pd。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00是直列式,其中,成像单元Pa、Pb、Pc和Pd沿中间转印带56(下面描述)的旋转方向布置。成像设备100根据来自主机(诸如连接到成像设备100主体的原稿读取装置(未示出)或可通信地连接到成像设备100主体的个人计算机)的图像信号在记录材料S上形成调色剂图像。记录材料包括片材,诸如纸、塑料膜和布。下面将描述成像处理的概述。成像单元Pa、Pb、Pc和Pd分别在感光鼓50a、50b、50c和50d上形成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以这种方式形成的各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分别从感光鼓50a、50b、50c和50d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6上,随后从中间转印带56转印到记录材料S上。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S被传送到定影装置(未示出),通过定影装置把调色剂图像定影到记录材料S。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成像设备100。包括在成像设备100中的四个成像单元Pa、Pb、Pc和Pd具有基本上相同的构造,除了显影颜色不同之外。因此,下面将代表性地描述成像单元Pa。对于其他成像单元的部件,分配给成像单元Pa的部件的附图标记中的下标“a”可被认为分别用“b”、“c”和“d”替换,并且将省略多余的描述。成像单元Pa设置有圆筒形感光构件,即,作为图像承载构件的感光鼓50a。参考图1,感光鼓50a被驱动沿箭头所示方向旋转。充电辊51a(充电装置)、显影装置53a、一次转印辊54a和清洁装置55a设置在感光鼓50a的周围。曝光装置(激光扫描器)52a设置在感光鼓50a的下方。中间转印带56设置成面对感光鼓50a、50b、50c和50d。中间转印带56由多个支撑辊张紧,并且通过兼作驱动辊的二次转印内辊62的驱动在箭头所示方向上周向地移动(旋转)。在跨中间转印带56面对二次转印内辊62的位置处,设置有作为二次转印构件的二次转印外辊64,以形成二次转印部T2,中间转印带56上的调色剂图像在二次转印部T2处转印到记录材料S上。定影装置在记录材料传送方向上设置于二次转印部T2的下游侧。下面将描述由具有上述构造的成像设备100执行的成像处理。首先,当成像操作开始时,旋转着的感光鼓50a的表面由充电辊51a均匀地充电。随后,通过由曝光装置52a产生的与图像信号相对应的激光对感光鼓50a曝光。以这种方式,对应于图像信号的静电潜像形成在感光鼓50a上。通过储存在显影装置53a中的显影剂(调色剂)把感光鼓50a上的静电潜像显现变成可见图像。尽管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含有非磁性调色剂和磁性载体的双组分显影剂,但是也可使用含有磁性调色剂的单组分显影剂。在跨中间转印带56设置的感光鼓50a与一次转印辊54a之间形成的一次转印部T1(参见图2)处,把形成在感光鼓50a上的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6。通过清洁装置55a来去除在一次转印之后残留在感光鼓50a表面上的调色剂(转印残留调色剂)。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成像单元依次执行类似的操作,以将四种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叠加在中间转印带56上。随后,与调色剂图像形成操作的时刻同步地,储存在盒(未示出)中的记录材料S由对齐辊66传送到二次转印部T2。随后,中间转印带56上四种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一起二次转印到记录材料S上。更具体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设置了盒、拾取辊(未示出)、对齐辊66等。盒储存记录材料S。拾取辊在预定时刻取出并传送储存在盒中的记录材料S。对齐辊66把由拾取辊取出的记录材料S传送到二次转印部T2。通过带清洁装置65来去除残留在中间转印带56上的调色剂,即在二次转印部T2处未转印的调色剂。更具体地,带清洁装置65在中间转印带56的旋转方向上设置于二次转印部T2的下游侧。带清洁装置65去除在二次转印之后中间转印带56上的残留调色剂和纸粉,以清洁中间转印带56的表面。随后,记录材料S被传送到定影装置。当记录材料S由定影装置加热并加压时,记录材料S上的调色剂熔化、混合并作为全彩色图像定影到记录材料S上。随后,记录材料S被排出到成像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印单元,可安装到成像设备上并从成像设备拆卸,转印单元包括:环形的中间转印带,配置用来保持从图像承载构件转印的调色剂图像;多个支撑辊,配置用来张紧中间转印带,所述多个支撑辊包括由金属制成的第一辊;以及由金属制成的第二辊,配置用来接触中间转印带的内表面以形成转印部,并且当转印偏压施加到第二辊时第二辊把由图像承载构件承载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其中,第一辊设置有形成在90%以上成像区域中的凹部,凹部具有10μm以上的深度以及50μm以上且5mm以下的宽度,其中,第二辊在成像区域中具有25μm以下的最大表面高度Ry,并且其中,第一辊的最大表面高度Ry比第二辊的最大表面高度Ry大10μm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3.30 JP 2017-0688801.一种转印单元,可安装到成像设备上并从成像设备拆卸,转印单元包括:环形的中间转印带,配置用来保持从图像承载构件转印的调色剂图像;多个支撑辊,配置用来张紧中间转印带,所述多个支撑辊包括由金属制成的第一辊;以及由金属制成的第二辊,配置用来接触中间转印带的内表面以形成转印部,并且当转印偏压施加到第二辊时第二辊把由图像承载构件承载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其中,第一辊设置有形成在90%以上成像区域中的凹部,凹部具有10μm以上的深度以及50μm以上且5mm以下的宽度,其中,第二辊在成像区域中具有25μm以下的最大表面高度Ry,并且其中,第一辊的最大表面高度Ry比第二辊的最大表面高度Ry大10μm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的转印单元,其中,第一辊充当驱动前置辊,在中间转印带旋转方向上邻近地设置在驱动辊的上游侧,驱动辊可旋转地驱动中间转印带。3.根据权利要求1的转印单元,其中,在所述多个支撑辊中,第一辊具有最小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的转印单元,还包括:二次转印辊,配置用来接触中间转印带的外周面以形成二次转印部,并且把形成在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其中,第一辊在中间转印带旋转方向上设置于二次转印部的下游侧和在中间转印带旋转方向上设置于第二辊形成的转印部的上游侧。5.根据权利要求1的转印单元,还包括:刮刀,配置用来去除中间转印带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其中,所述多个支撑辊包括由金属制成的第三辊,配置用来经由中间转印带接触刮刀,并且其中,第三辊是在成像区域中不形成有凹部的辊,并且在所述多个支撑辊中第三辊具有最大直径。6.根据权利要求1的转印单元,其中,凹部是在与形成有凹部的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崎健太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