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3853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4 0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外机包括:壳体,壳体具有侧壁和位于侧壁上方的顶壁,侧壁和顶壁围绕形成容纳腔,侧壁具有与容纳腔连通的进风口,顶壁具有与容纳腔连通的出风口;换热器,沿顶壁设置在容纳腔内。这样空气可从侧壁进入,与换热器发生热交换从室外机的上方输出。这样在将室外机安装在空间小的位置时,空气流动不会受周围结构的影响,空气可以顺畅地从进风口流动到出风口,从而可以保证室外机的换热效果。

Outdoor unit and air conditioner with i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outdoor machine and an air conditioner with it. The outdoor machine comprises a shell with a side wall and a top wall above the side wall. The side wall and the top wall surround to form an accommodation cavity. The side wall has an air inlet connected with the accommodation cavity and the top wall has an air outlet connected with the accommodation cavity. Accommodating cavity. Thus, the air can enter through the side wall, and heat exchange with the heat exchanger is outputted from the upper part of the outdoor machine. In this way, when the outdoor unit is installed in a small space, the air flow will not be affected by the surrounding structure, and the air can flow smoothly from the air inlet to the air outlet, thus ensuring the heat transfer effect of the outdoor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有些建筑物之间的距离较小,导致空调器的安装空间较小,这会阻碍空气流动,使室外机的换热不好,导致空调器的制冷或制热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室外机在空间小的位置换热效果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室外机,包括:壳体,壳体具有侧壁和位于侧壁上方的顶壁,侧壁和顶壁围绕形成容纳腔,侧壁具有与容纳腔连通的进风口,顶壁具有与容纳腔连通的出风口;换热器,沿顶壁设置在容纳腔内。进一步地,换热器的上表面与顶壁的内表面平行设置。进一步地,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呈V型结构设置,第一换热部与顶壁之间具有夹角,第二换热部与顶壁之间具有夹角。进一步地,顶壁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进一步地,换热器位于进风口的上方。进一步地,进风口为多个,多个进风口沿侧壁的周向间隔设置。进一步地,侧壁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两个侧板上均设置有进风口。进一步地,室外机还包括:风机,设置在容纳腔内,风机位于换热器的下方。进一步地,室外机还包括:压缩机,设置在容纳腔内,压缩机与换热器连通。进一步地,壳体还包括:隔板,隔板将容纳腔间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换热器位于上腔体,出风口和进风口均与上腔体连通,压缩机位于下腔体。进一步地,壳体具有排水通道,排水通道的一端与容纳腔连通,排水通道的另一端与壳体的外部连通。进一步地,室外机还包括:控制器,设置在容纳腔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外机,室外机为上述提供的室外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室外机的壳体的顶壁上设置出风口,在侧壁上设置进风口,并且沿顶壁设置换热器,这样空气可从侧壁进入,对换热器换热后从室外机的上方输出。这样在将室外机安装在空间小的位置时,空气流动不受周围结构的影响,空气可以顺畅地从进风口流动到出风口,从而可以保证室外机的换热效果。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提供的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侧视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提供的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壳体;11、侧壁;12、顶壁;13、进风口;14、出风口;15、隔板;16、上腔体;17、下腔体;20、换热器;21、第一换热部;22、第二换热部;30、风机;40、压缩机;50、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室外机,室外机包括:壳体10,壳体10具有侧壁11和位于侧壁11上方的顶壁12,侧壁11和顶壁12围绕形成容纳腔,侧壁11具有与容纳腔连通的进风口13,顶壁12具有与容纳腔连通的出风口14;换热器20,沿顶壁12设置在容纳腔内。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室外机的壳体10的顶壁12上设置出风口14,在侧壁11上设置进风口13,并且沿顶壁12设置换热器20,这样空气可从侧壁11进入,对换热器20换热后从室外机的上方输出。这样在将室外机安装在空间小的位置时,空气流动不受周围结构的影响,空气可以顺畅地从进风口13流动到出风口14,从而可以保证室外机的换热效果。而且,将换热器20沿顶壁12设置,可以使得换热器20的上表面朝向出风口14,这样可以便于空气流动,提高换热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器20的上表面与顶壁12的内表面平行设置。这样可便于气体与换热器20接触后排出。具体地,可以将换热器20设置为平板性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器20可以是微通道换热器或管翅式换热器。为了提高室外机的换热能力,可以在容纳腔中设置多个换热器20。多个换热器20可以从上到下排列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顶壁12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也即出风口14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这样可以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增大出风面积,从而便于空气流动,提高换热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器20位于进风口13的上方,这样可以保证从进风口13流入的空气全部与换热器20接触换热后再从出风口14排出,保证换热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进风口13设置为多个,多个进风口13沿侧壁11的周向间隔设置。这样可以增加空气进入容纳腔的量,从而增加与换热器20进行热交换的量,以提高换热器效果。尤其对于空间较小的情况,可以保证室外机的换热效果。具体地,侧壁1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两个侧板上均设置有进风口13。这样可从两个进风口13中同时进风。在安装室外机时,可以将两个侧板之间的侧板与建筑物的墙面平行设置,并将两个侧板与墙面垂直设置,这样可以避免墙面遮挡进风口13,以保证空气顺利流动。由于建筑物间距小等原因,有的室外机安装空间较小,导致室外机散热不好,制冷效果变差,从而影响用户的舒适性。本实施例中室外机这种两侧进风、上出风的方式,可以代替现有室外机后进风前出风的方式,从而可以使空气顺畅流动,保证室外机的换热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室外机还包括:风机30,设置在容纳腔内,风机30位于换热器20的下方。通过设置风机30可以加快空气流动,从而提高对换热器20的换热效果。具体地,风机30可以设置为离心风机,这样可以便于将空气从位于侧壁11的进风口13引入到顶壁12上的出风口14。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将风机30设置为其他类型的风机30。在本实施例中,室外机还包括:压缩机40,压缩机40设置在容纳腔内,压缩机40与换热器20连通。通过压缩机40与换热器20的配合,可以改变冷媒状态,以对室内制冷或制热。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还包括:隔板15,隔板15将容纳腔间隔为上腔体16和下腔体17,换热器20位于上腔体16,出风口14和进风口13均与上腔体16连通,压缩机40位于下腔体17。如此设置可以避免流动的空气对压缩机40造成影响,以可以避免压缩机40阻碍空气流动。在本实施例中,在出风口14处间隔设置有多个筋条,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顶壁12的结构强度,防止顶壁12变形,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筋条对空气进行导向。相应地,也可以在进风口13处间隔设置多个筋条,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侧壁11的结构强度,防止侧壁11变形,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筋条对空气进行导向。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具有排水通道,排水通道的一端与容纳腔连通,排水通道的另一端与壳体10的外部连通。这样可通过排水通道排出化霜时产生的水。当然,也可以通过排水通道排出从出风口14进入的雨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排水通道位于上腔体的底部。在本实施例中,室外机还包括:控制器50,控制器50设置在容纳腔内。控制器50用于对压缩机40和换热器20进行控制。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提供了另一种室外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侧壁(11)和位于所述侧壁(11)上方的顶壁(12),所述侧壁(11)和所述顶壁(12)围绕形成容纳腔,所述侧壁(11)具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进风口(13),所述顶壁(12)具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出风口(14);换热器(20),沿所述顶壁(12)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侧壁(11)和位于所述侧壁(11)上方的顶壁(12),所述侧壁(11)和所述顶壁(12)围绕形成容纳腔,所述侧壁(11)具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进风口(13),所述顶壁(12)具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出风口(14);换热器(20),沿所述顶壁(12)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20)的上表面与所述顶壁(12)的内表面平行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20)包括:第一换热部(21)和第二换热部(22),所述第一换热部(21)和所述第二换热部(22)呈V型结构设置,所述第一换热部(21)与所述顶壁(12)之间具有夹角,所述第二换热部(22)与所述顶壁(12)之间具有夹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12)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20)位于所述进风口(13)的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3)为多个,多个所述进风口(13)沿所述侧壁(11)的周向间隔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雯彭光前李啸宇王现林吴俊鸿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