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重式底梁的遮阳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3764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4 0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重式底梁的遮阳窗结构,包括边框、滑槽以及百叶窗,所述边框中嵌入安装有玻璃,所述滑槽安装在墙体窗洞的四角,所述滑槽安装有竖直的第一导轨,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与电缸的推杆固定连接,所述百叶窗包括若干个第一百叶和第二百叶,所述第二百叶上设有矩形的通孔,所述第一百叶和第二百叶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所述铰链的合页轴上焊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转动连接有滚轮,外侧所述滚轮位于第二导轨的滑槽内,里侧所述滚轮位于第一导轨的滑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电缸推动第二导轨来控制百叶窗开合并且可以调节射入室内的阳光大小,也可以将百叶窗完全收起。

Sunshade structure of counterweight bottom bea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unshade window structure of a counterweight bottom beam, including a frame, a sliding groove and a shutter. Glass is embedded in the frame. The sliding groove is installed at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wall window hole. The sliding groove is installed with a vertical first guide rail. The sliding groove is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guide rail and the second guide rail and the electric cylinder. A push rod is fixed and connected, the shutter comprises a number of first and second lobes, and a rectangular through-hole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lobe. The first and second lobes are connected by a hinge. A rotating shaft is welded on the hinge hinge hinge shaft, and the rotating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a roller, and the outer roller is located on the hinge shaft. The roller in the second guide rail is located in the chute of the first guide rail. The invention adopts an electric cylinder to push the second guide rail to control the opening and merging of the shutters, and can adjust the size of sunlight injected into the room, and can also completely close the shutt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重式底梁的遮阳窗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遮阳窗
,具体为一种配重式底梁的遮阳窗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物窗户外侧通常要安装遮阳装置来阻挡阳光和紫外线的照射,以达到遮阳、降温和节能的目的。现有窗用外遮阳装置的产品很多,比如遮阳卷帘窗、遮阳窗罩以及遮阳篷等等,其中第一类产品可以通过打开或关闭的方式来接收或阻挡阳光和紫外线的照射,而第二类产品以固定方式安装,可以部分阻挡阳光,并且可以调节进入室内阳光的大小,但是无法完全收起遮阳窗,使用时在功能上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重式底梁的遮阳窗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配重式底梁的遮阳窗结构,包括边框、滑槽以及百叶窗,所述边框中嵌入安装有玻璃,所述滑槽安装在墙体窗洞的四角,所述滑槽安装有竖直的第一导轨,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与电缸的推杆固定连接,所述百叶窗包括若干个第一百叶和第二百叶,所述第二百叶上设有矩形的通孔,所述第一百叶和第二百叶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所述铰链的合页轴上焊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转动连接有滚轮,外侧所述滚轮位于第二导轨的滑槽内,里侧所述滚轮位于第一导轨的滑槽内。优选的,所述边框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侧面粘接有橡胶垫,所述玻璃的四边嵌入卡槽内并通过卡塞压紧。优选的,所述电缸安装在窗洞的侧面,所述电缸与第二导轨连接处位于第二导轨的上下中心线处。优选的,所述百叶窗的上端与销柱铰接,所述销柱焊接在滑槽的侧面。优选的,所述第二导轨与第一导轨的滑槽尺寸相同且滚轮的直径比滑槽的宽度小2~4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电缸推动第二导轨来控制百叶窗开合,并且可以完全将百叶窗收起,百叶窗上设有矩形的通孔,通过电缸调节第一百叶和第二百叶的夹角,可以调节从室外射入室内的阳光多少,此外电缸不动时,百叶窗与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的位置固定,因而具有良好抗风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侧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B处局部放大图。图中:1边框、2玻璃、3橡胶垫、4卡塞、5滑槽、6第一导轨、7百叶窗、71第一百叶、72第二百叶、73铰链、74通孔、8第二导轨、9销柱、10转轴、11滚轮、12电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配重式底梁的遮阳窗结构,包括边框1、滑槽5以及百叶窗7,所述边框1中嵌入安装有玻璃2,所述滑槽5安装在墙体窗洞的四角,所述滑槽5安装有竖直的第一导轨6,所述滑槽5滑动连接有第二导轨8,所述第二导轨8与电缸12的推杆固定连接,所述百叶窗7包括若干个第一百叶71和第二百叶72,所述第一百叶71和第二百叶72使用铝合金材质制作,所述第二百叶72上设有矩形的通孔74,所述第一百叶71和第二百叶72之间通过铰链73连接,所述铰链73的合页轴上焊接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上转动连接有滚轮11,外侧所述滚轮11位于第二导轨8的滑槽内,里侧所述滚轮11位于第一导轨6的滑槽内。具体的,所述边框1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侧面粘接有橡胶垫3,所述玻璃2的四边嵌入卡槽内并通过卡塞4压紧,所述卡塞4由弹性塑料材质制作。具体的,所述电缸12安装在窗洞的侧面,所述电缸12与第二导轨8连接处位于第二导轨8的上下中心线处,确保受力均匀,所述电缸12的型号为IBX16-008。具体的,所述百叶窗7的上端与销柱9铰接,所述销柱9焊接在滑槽5的侧面,电缸12的推杆收缩时,第一导轨6与第二导轨8的间距增大,从而第一百叶71与第二百叶72的夹角减小,因百叶窗7的上端与销柱9铰接,所以百叶窗7向上收起。具体的,所述第二导轨8与第一导轨6的滑槽尺寸相同且滚轮11的直径比滑槽的宽度小2~4mm,使用时电缸12的伸缩推动第二导轨7,从而改变第一百叶71和第二百叶72的夹角,达到调节射入室内的阳光多少,也可以进行收起百叶窗和完全关闭百叶窗7。工作原理:百叶窗7安装在玻璃窗的外部,通过电缸12推杆的伸缩控制百叶窗7的开合和进光多少,电缸12的控制开关安装在室内,方便操作控制。当放下百叶窗7时,控制电缸12的推杆伸长,第一导轨6与第二导轨8之间的间距减小,从而第一百叶71与第二百叶72之间的夹角减小,百叶窗7向下伸长放下,在放下的过程中安装在铰链73侧面的滚轮11在第一导轨6和第二导轨8中的滑槽滚动,第二百叶72上设有矩形的通孔74,通过电缸12微调第二百叶72的角度,可以调节射入室内阳光的多少,此外第一百叶71和第二百叶72均采用铝合金制造,电缸不动时,百叶窗7与第一导轨6、第二导轨8的位置固定,因而具有良好抗风能力。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重式底梁的遮阳窗结构,包括边框(1)、滑槽(5)以及百叶窗(7),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1)中嵌入安装有玻璃(2),所述滑槽(5)安装在墙体窗洞的四角,所述滑槽(5)安装有竖直的第一导轨(6),所述滑槽(5)滑动连接有第二导轨(8),所述第二导轨(8)与电缸(12)的推杆固定连接,所述百叶窗(7)包括若干个第一百叶(71)和第二百叶(72),所述第二百叶(72)上设有矩形的通孔(74),所述第一百叶(71)和第二百叶(72)之间通过铰链(73)连接,所述铰链(73)的合页轴上焊接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上转动连接有滚轮(11),外侧所述滚轮(11)位于第二导轨(8)的滑槽内,里侧所述滚轮(11)位于第一导轨(6)的滑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重式底梁的遮阳窗结构,包括边框(1)、滑槽(5)以及百叶窗(7),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1)中嵌入安装有玻璃(2),所述滑槽(5)安装在墙体窗洞的四角,所述滑槽(5)安装有竖直的第一导轨(6),所述滑槽(5)滑动连接有第二导轨(8),所述第二导轨(8)与电缸(12)的推杆固定连接,所述百叶窗(7)包括若干个第一百叶(71)和第二百叶(72),所述第二百叶(72)上设有矩形的通孔(74),所述第一百叶(71)和第二百叶(72)之间通过铰链(73)连接,所述铰链(73)的合页轴上焊接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上转动连接有滚轮(11),外侧所述滚轮(11)位于第二导轨(8)的滑槽内,里侧所述滚轮(11)位于第一导轨(6)的滑槽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从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金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