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料智能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3524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4 0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料智能传输装置,包括智能传输装置本体,所述智能传输装置本体包括传输带和动力箱,所述动力箱的底部设置有外壳,且动力箱的底部贯穿至外壳的内腔,所述动力箱两侧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外壳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一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所述动力箱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圆柱,所述圆柱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减震弹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智能传输装置本体、传输带、动力箱、外壳、第一滑块、滑槽、圆柱、第一减震弹簧、框架、固定块、减震板、滑杆、滑套、第二减震弹簧、第二滑块、滑轨、伸缩杆、第三减震弹簧、安装块和连接杆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智能传输装置不具备减震功能的问题。

An intelligent material transmiss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aterial intelligent transmission device, including an intelligent transmission device body, the intelligent transmission device body includes a transmission belt and a power box, the bottom of the power box is provided with a shell, and the bottom of the power box is penetrated into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shell, and the bottom of the power box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lider on both sides. Both sides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shell are provided with sliding grooves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first slider. Both sides of the bottom of the power box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cylinders, and the surface of the cylinder is sleeved with a first damping spring. The invention is realized by setting intelligent transmission device body, transmission belt, power box, shell, first slider, chute, cylinder, first damping spring, frame, fixing block, damping plate, sliding rod, sliding sleeve, second damping spring, second sliding block, sliding rail, telescopic rod, third damping spring, installation block and connecting rod. It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intelligent transmission device does not have the function of shock absorp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料智能传输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料
,具体为一种物料智能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物料是我国生产领域中的一个专业术语,生产企业习惯将最终产品之外的、在生产领域流转的一切材料(不论其来自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燃料、零部件、半成品、外协件以及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的边角余料、废料以及各种废物统称为“物料”。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生产企业通常采用智能传输装置对物料进行移动,在智能传输装置在使用时会产生噪音,因此为了提高其实用性需要用到减震装置对其进行减震,但现有的智能传输装置不具备减震装置,从而在使用时会产生较大的噪声,从而影响了附近人的生活质量,因此不方便使用者的使用,降低了智能传输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物料智能传输装置,具备减震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智能传输装置不具备减震装置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减震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物料智能传输装置,包括智能传输装置本体,所述智能传输装置本体包括传输带和动力箱,所述动力箱的底部设置有外壳,且动力箱的底部贯穿至外壳的内腔,所述动力箱两侧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外壳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一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所述动力箱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圆柱,所述圆柱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减震弹簧,两个圆柱的底部均设置有框架,且两个圆柱的底部分别贯穿至两个框架的内侧和固定板固定连接,两个框架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减震板,两个减震板之间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表面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滑套,所述滑杆的表面并位于两个滑套之间套设有第二减震弹簧,所述减震板远离滑杆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远离减震板的一侧贯穿至滑轨的内壁并与滑轨的内壁滑动连接,且滑轨远离第二滑块的一侧与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板的底部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表面套设有第三减震弹簧,所述外壳内腔的底部并位于两个伸缩杆之间对称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与滑套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通过转轴分别与安装块和滑套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动力箱两侧的底部均通过固定件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远离动力箱的一端贯穿至滑槽的内壁并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滑杆的顶部和底部均对称固定连接有限定块,且限定块靠近滑杆中心处的一侧设置有螺栓,螺栓的螺纹端贯穿至限定块远离滑杆中心处的一侧并与减震板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减震板的底部通过固定件与伸缩杆固定连接,且伸缩杆的底部与外壳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物料智能传输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智能传输装置本体、传输带、动力箱、外壳、第一滑块、滑槽、圆柱、第一减震弹簧、框架、固定块、减震板、滑杆、滑套、第二减震弹簧、第二滑块、滑轨、伸缩杆、第三减震弹簧、安装块和连接杆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智能传输装置不具备减震功能的问题,该智能传输装置避免了在使用时因产生较大噪声而影响了附近人们生活质量的状况,因此了方便使用者的使用,从而提高了智能传输装置的实用性。2、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滑块和滑槽的设置,避免了动力箱与外壳内壁之间摩擦阻力过大的问题,从而使动力箱滑动更加顺畅,通过限定块和螺栓的设置,可对滑杆和减震板起到加固的作用,避免了减震板和滑杆在使用时出现了不稳定的状况,从而提高了减震板与滑杆之间的稳定性,伸缩杆的设置,对第三减震弹簧起到了保护的作用,避免了第三减震弹簧在使用时出现错位造成损坏的状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外壳的剖视图;图3使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智能传输装置本体、2传输带、3动力箱、4外壳、5第一滑块、6滑槽、7圆柱、8第一减震弹簧、9框架、10固定块、11减震板、12滑杆、13滑套、14第二减震弹簧、15第二滑块、16滑轨、17伸缩杆、18第三减震弹簧、19安装块、20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物料智能传输装置,包括智能传输装置本体1,智能传输装置本体1包括传输带2和动力箱3,动力箱3的底部设置有外壳4,且动力箱3的底部贯穿至外壳4的内腔,动力箱3两侧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一滑块5,外壳4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一滑块5配合使用的滑槽6,动力箱3两侧的底部均通过固定件与第一滑块5固定连接,第一滑块5远离动力箱3的一端贯穿至滑槽6的内壁并与滑槽6的内壁滑动连接,通过第一滑块5和滑槽6的设置,避免了动力箱3与外壳4内壁之间摩擦阻力过大的问题,从而使动力箱3滑动更加顺畅,动力箱3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圆柱7,圆柱7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减震弹簧8,两个圆柱7的底部均设置有框架9,且两个圆柱7的底部分别贯穿至两个框架9的内侧和固定板10固定连接,两个框架9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减震板11,两个减震板11之间设置有滑杆12,滑杆12的顶部和底部均对称固定连接有限定块,且限定块靠近滑杆12中心处的一侧设置有螺栓,螺栓的螺纹端贯穿至限定块远离滑杆12中心处的一侧并与减震板11螺纹连接,通过限定块和螺栓的设置,可对滑杆12和减震板11起到加固的作用,避免了减震板11和滑杆12在使用时出现了不稳定的状况,从而提高了减震板11与滑杆12之间的稳定性,滑杆12表面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滑套13,滑杆12的表面并位于两个滑套13之间套设有第二减震弹簧14,减震板11远离滑杆1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15,第二滑块15远离减震板11的一侧贯穿至滑轨16的内壁并与滑轨16的内壁滑动连接,且滑轨16远离第二滑块15的一侧与外壳4的内壁固定连接,减震板11的底部设置有伸缩杆17,减震板11的底部通过固定件与伸缩杆17固定连接,且伸缩杆17的底部与外壳4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伸缩杆17的表面套设有第三减震弹簧18,伸缩杆17的设置,对第三减震弹簧18起到了保护的作用,避免了第三减震弹簧18在使用时出现错位造成损坏的状况,外壳4内腔的底部并位于两个伸缩杆17之间对称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9,安装块19与滑套13之间设置有连接杆20,连接杆20的两端通过转轴分别与安装块19和滑套13活动连接。在使用时,动力箱3在使用时会上下震动,从而使第一减震弹簧8通过第一滑块5、滑槽6、框架9和圆柱7的配合对动力箱3做初步减震,然后使框架9通过第二滑块15和滑轨16的配合带动减震板11向下运动,从而使第三弹簧18通过伸缩杆17的配合对动力箱3做二次减震,同时第二减震弹簧14通过滑杆12、滑套13、安装块19和连接杆20的配合再一次对动力箱3进行减震,从而达到了该物料智能传输装置具备减震的优点。综上所述,该物料智能传输装置,通过设置智能传输装置本体1、传输带2、动力箱3、外壳4、第一滑块5、滑槽6、圆柱7、第一减震弹簧8、框架9、固定块10、减震板11、滑杆12、滑套13、第二减震弹簧14、第二滑块15、滑轨16、伸缩杆17、第三减震弹簧18、安装块19和连接杆20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料智能传输装置,包括智能传输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传输装置本体(1)包括传输带(2)和动力箱(3),所述动力箱(3)的底部设置有外壳(4),且动力箱(3)的底部贯穿至外壳(4)的内腔,所述动力箱(3)两侧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一滑块(5),所述外壳(4)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一滑块(5)配合使用的滑槽(6),所述动力箱(3)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圆柱(7),所述圆柱(7)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减震弹簧(8),两个圆柱(7)的底部均设置有框架(9),且两个圆柱(7)的底部分别贯穿至两个框架(9)的内侧和固定板(10)固定连接,两个框架(9)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减震板(11),两个减震板(11)之间设置有滑杆(12),所述滑杆(12)表面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滑套(13),所述滑杆(12)的表面并位于两个滑套(13)之间套设有第二减震弹簧(14),所述减震板(11)远离滑杆(1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15),所述第二滑块(15)远离减震板(11)的一侧贯穿至滑轨(16)的内壁并与滑轨(16)的内壁滑动连接,且滑轨(16)远离第二滑块(15)的一侧与外壳(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板(11)的底部设置有伸缩杆(17),所述伸缩杆(17)的表面套设有第三减震弹簧(18),所述外壳(4)内腔的底部并位于两个伸缩杆(17)之间对称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9),所述安装块(19)与滑套(13)之间设置有连接杆(20),所述连接杆(20)的两端通过转轴分别与安装块(19)和滑套(13)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料智能传输装置,包括智能传输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传输装置本体(1)包括传输带(2)和动力箱(3),所述动力箱(3)的底部设置有外壳(4),且动力箱(3)的底部贯穿至外壳(4)的内腔,所述动力箱(3)两侧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一滑块(5),所述外壳(4)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一滑块(5)配合使用的滑槽(6),所述动力箱(3)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圆柱(7),所述圆柱(7)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减震弹簧(8),两个圆柱(7)的底部均设置有框架(9),且两个圆柱(7)的底部分别贯穿至两个框架(9)的内侧和固定板(10)固定连接,两个框架(9)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减震板(11),两个减震板(11)之间设置有滑杆(12),所述滑杆(12)表面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滑套(13),所述滑杆(12)的表面并位于两个滑套(13)之间套设有第二减震弹簧(14),所述减震板(11)远离滑杆(1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15),所述第二滑块(15)远离减震板(11)的一侧贯穿至滑轨(16)的内壁并与滑轨(16)的内壁滑动连接,且滑轨(16)远离第二滑块(15)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秀云
申请(专利权)人:梁溪区华恒工业设计工作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