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的儿童椅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3467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4 0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用的儿童椅连接装置,其结构包括固定座、固定块、一号安全带扣、二号安全带扣、主机体、基座、坐垫、安全带,固定座设于固定块的前端上方,后端与固定块前端焊接,固定块下方设有基座,与基座的后端为一体化结构,一号安全带扣设有两个,一端均设于固定座的下方,与固定座下方扣接,另一端均设有安全带,与安全带一端锁接,安全带设有两根,另一端均设于二号安全带扣的一端,与二号安全带扣一端锁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使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增加了二号弹簧、四号传动杆等等机构,使汽车在行驶时,减少由于地面凹凸不平带来的颠簸,减少颠簸对儿童的睡姿和坐姿造成的影响,实用性较高。

A child chair connecting device for automobile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necting device for children's chairs used in automobiles, which comprises a fixed seat, a fixed block, a No. 1 seat belt buckle, a No. 2 seat belt buckle, a main body, a base, a seat cushion and a safety belt. The fixed seat is arranged above the front end of the fixed block, the rear end is welded with the front end of the fixed block, and a base is arranged under the fixed block, and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the base. The rear end is an integral structure. The buckle of No. 1 safety belt is provided with two, one end is arranged under the fixed seat and buckled under the fixed seat. The oth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safety belt, which is locked with one end of the safety belt. The safety belt is provided with two, the other end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buckle of No. 2 safety belt, and the other end is locked with the buckle of No. 2 safety belt.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above-mentioned components, the invention can reduce the bump caused by uneven ground and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bump on children's sleeping and sitting posture by adding a No. 2 spring, No. 4 transmission rod and other mechanisms in use, and has higher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用的儿童椅连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汽车用的儿童椅连接装置,属于儿童椅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汽车上的安全带是按成人标准来设计的,是适合体重36kg、身高140cm的成人使用的。如果给宝宝使用,安全带会卡在宝宝的脖子上,发生事故时对宝宝的危害更大。现有技术使用时,由于汽车车轮较大,地面凹凸不平带来的颠簸会使儿童的睡姿和坐姿造成影响,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用的儿童椅连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使用时,由于汽车车轮较大,地面凹凸不平带来的颠簸会使儿童的睡姿和坐姿造成影响,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用的儿童椅连接装置,其结构包括固定座、固定块、一号安全带扣、二号安全带扣、主机体、基座、坐垫、安全带,所述固定座设于固定块的前端上方,后端与固定块前端焊接,所述固定块下方设有基座,与基座的后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一号安全带扣设有两个,一端均设于固定座的下方,与固定座下方扣接,另一端均设有安全带,与安全带一端锁接,所述安全带设有两根,另一端均设于二号安全带扣的一端,与二号安全带扣一端锁接,所述二号安全带扣设于坐垫的上方中部,与坐垫上方中部焊接,所述坐垫下方设有基座,与基座的上方焊接,所述基座下方设于主机体的上方,与主机体的上方中部焊接,所述主机体包括保护外层、一号减震传动装置、一号减压传动装置、升降传动装置、二号减压传动装置、二号减震传动装置、下压杆、旋钮传动装置、一号螺纹柱、升降台、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一端设于保护外层的上方,贯穿保护外层,设于下压杆的上方,与下压杆上方焊接,与一号螺纹柱的上方焊接,所述一号螺纹柱一端贯穿下压杆,与升降杆下方焊接,另一端设于升降台的上方中部,与升降台的上方焊接,所述升降台的下方设有升降传动装置,与升降传动装置的上方焊接,所述升降传动装置的下方设有旋钮传动装置,与旋钮传动装置的一端啮合,所述旋钮传动装置另一端设于升降杆的右侧,底面与保护外层扣接,所述下压杆的左端下方设有一号减震传动装置,与一号减震传动装置上方焊接,右端下方设有二号减震传动装置,与二号减震传动装置的上方焊接,所述二号减震传动装置与一号减震传动装置为结构相同且对称的装置,所述一号减震传动装置下方设有一号减压传动装置,与一号减压传动装置的上方焊接,所述二号减震传动装置下方设有二号减压传动装置,与二号减压传动装置的上方焊接,所述二号减压传动装置与一号减压传动装置,均为结构相同且对称的装置,下方均设于保护外层的内部上方,均与保护外层内部上方焊接。进一步的,所述旋钮传动装置包括一号齿轮、二号螺纹柱、二号齿轮、导轮、固定轴、旋钮、三号螺纹柱、三号齿轮、拉绳,所述旋钮一端设于固定轴的上方中部,与固定轴的上方中部焊接,所述固定轴下方设有三号螺纹柱,与三号螺纹柱的一端焊接,所述三号螺纹柱下方左侧设有三号齿轮,与三号齿轮的右侧啮合,所述拉绳一端设于三号齿轮的顶面,与三号齿轮的顶面锁接,另一端绕过导轮,与导轮的侧面过渡配合,设于二号齿轮的顶面,与二号齿轮的顶面焊接,所述二号齿轮的下方设有二号螺纹柱,与二号螺纹柱的上方啮合,所述二号螺纹柱的下方设有一号齿轮,与一号齿轮的上方啮合,所述一号齿轮顶面设有升降传动装置,与升降传动装置的一端扣接。进一步的,所述升降传动装置包括双头反向螺纹柱、一号升降块、一号活动杆、二号活动杆、二号升降块、一号传动带、转轴、斜齿、四号齿轮、四号螺纹柱、二号传动带、五号齿轮、六号齿轮、七号齿轮、一号传动杆、二号传动杆、八号齿轮、九号齿轮、限位弹簧、固定板,所述一号传动带一端与旋钮传动装置的下方扣接,另一端与转轴的顶面,与转轴的顶面扣接,所述二号传动带一端与转轴的底面扣接,另一端设于五号齿轮的顶面扣接,所述六号齿轮设有两个,均设于五号齿轮的下方,均与五号齿轮的下方啮合,所述二号传动杆设有两根,一端均设于六号齿轮的顶面,与六号齿轮的顶面扣接,另一端均设于八号齿轮的顶面,与八号齿轮顶面扣接,所述八号齿轮设有两个,下方均设有七号齿轮,均与七号齿轮的上方啮合,所述七号齿轮设有两个,所述一号传动杆设有两根,一端均设于七号齿轮的顶面,均与七号齿轮的顶面扣接,另一端均设于九号齿轮的顶面,均与九号齿轮的顶面扣接,所述九号齿轮设有两个,上方均设有四号螺纹柱,均与四号螺纹柱的下方啮合,,所述四号螺纹柱设有两个,上方均设有四号齿轮,均与四号齿轮的下方啮合,所述四号齿轮设有两个,所述斜齿设有两个,下方均设于四号齿轮的顶面,均与四号齿轮的顶面啮合,上方均设有双头反向螺纹柱,均与双头反向螺纹柱下方焊接,所述双头反向螺纹柱设有两个,下方均与二号升降块扣接,上方均与一号升降块扣接,所述二号升降块设有两个,侧边均与二号活动杆一端扣接,所述一号升降块设有两个,侧边均与一号活动杆一端扣接,所述二号活动杆设有两根,另一端均与固定板一端扣接,所述一号活动杆设有两根,另一端均与固定板一端扣接,所述固定板设有两个,另一端均与限位弹簧一端扣接。进一步的,所述一号减震传动装置包括三号传动杆、滑动块、下压块、一号顶杆、一号弹簧、二号顶杆、二号弹簧、四号传动杆、三号弹簧,所述滑动块设有两个,均与下压块扣接,侧边均与三号传动杆一端扣接,所述一号顶杆设有两个,一端均与下压块下方焊接,另一端均与一号弹簧一端焊接,所述一号弹簧设有两个,下方均与二号顶杆一端焊接,所述二号顶杆设有两个,下方均与二号弹簧一端焊接,侧边均与四号传动杆一端焊接,所述四号传动杆下方中部与一号减压传动装置上方焊接,所述三号传动杆设有两个,另一端均与三号弹簧侧边焊接。进一步的,所述一号减压传动装置包括五号传动杆、传动块、六号传动杆、一号齿条、四号弹簧、七号传动杆、支撑杆、五号弹簧、三号顶杆、四号顶杆、二号齿条,所述五号传动杆上方与一号减震传动装置下方焊接,下方与传动块上方焊接,所述传动块下方与六号传动杆上方焊接,所述六号传动杆侧边均设有七号传动杆,与七号传动杆一端扣接,所述七号传动杆设有两个,另一端均与一号齿条上方焊接,所述一号齿条设有两个,一侧均与四号弹簧一端焊接,另一侧均与二号齿条一侧啮合,所述四号弹簧设有两个,另一端均与支撑杆侧边焊接,所述二号齿条设有两个,另一侧均与四号顶杆一端扣接,所述四号顶杆设有两个,另一端均与三号顶杆一端焊接,所述三号顶杆设有两个,另一端均与五号弹簧侧边扣接。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用的儿童椅连接装置,当用户在使用设备对儿童使用时,将儿童放置在坐垫上,通过安全带进行安全防护,当儿童坐在坐垫上时,使升降杆带动下压杆,使一号减震传动装置与二号减震传动装置同时工作,使下压块下压,使滑动块带动三号传动杆,使三号传动杆带动三号弹簧,使一号顶杆下压,带动一号弹簧收缩的同时,使二号顶杆下压,使得二号弹簧收缩,使四号传动杆带动一号减压传动装置工作,结构简单,触发式的开关,使用户使用更加便捷,当一号减震传动装置与二号减震传动装置工作时,会使一号减压传动装置与二号减压传动装置的五号传动杆,使五号传动杆带动传动块,使传动块带动六号传动杆,使一号齿条带动二号齿条,使二号齿条带动四号顶杆,使三号顶杆带动五号弹簧收缩,弹簧与齿条的结合,大大提高了设备的抗压能力,当用户需要调节高度时,按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用的儿童椅连接装置,其结构包括固定座(1)、固定块(2)、一号安全带扣(3)、二号安全带扣(4)、主机体(5)、基座(6)、坐垫(7)、安全带(8),所述固定座(1)设于固定块(2)的前端上方,后端与固定块(2)前端焊接,所述固定块(2)下方设有基座(6),与基座(6)的后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一号安全带扣(3)设有两个,一端均设于固定座(1)的下方,与固定座(1)下方扣接,另一端均设有安全带(8),与安全带(8)一端锁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8)设有两根,另一端均设于二号安全带扣(4)的一端,与二号安全带扣(4)一端锁接,所述二号安全带扣(4)设于坐垫(7)的上方中部,与坐垫(7)上方中部焊接,所述坐垫(7)下方设有基座(6),与基座(6)的上方焊接,所述基座(6)下方设于主机体(5)的上方,与主机体(5)的上方中部焊接;所述主机体(5)包括保护外层(501)、一号减震传动装置(502)、一号减压传动装置(503)、升降传动装置(504)、二号减压传动装置(505)、二号减震传动装置(506)、下压杆(507)、旋钮传动装置(508)、一号螺纹柱(509)、升降台(510)、升降杆(511),所述升降杆(511)一端设于保护外层(501)的上方,贯穿保护外层(501),设于下压杆(507)的上方,与下压杆(507)上方焊接,与一号螺纹柱(509)的上方焊接,所述一号螺纹柱(509)一端贯穿下压杆(507),与升降杆(511)下方焊接,另一端设于升降台(510)的上方中部,与升降台(510)的上方焊接,所述升降台(510)的下方设有升降传动装置(504),与升降传动装置(504)的上方焊接,所述升降传动装置(504)的下方设有旋钮传动装置(508),与旋钮传动装置(508)的一端啮合,所述旋钮传动装置(508)另一端设于升降杆(511)的右侧,底面与保护外层(501)扣接,所述下压杆(507)的左端下方设有一号减震传动装置(502),与一号减震传动装置(502)上方焊接,右端下方设有二号减震传动装置(506),与二号减震传动装置(506)的上方焊接,所述二号减震传动装置(506)与一号减震传动装置(502)为结构相同且对称的装置,所述一号减震传动装置(502)下方设有一号减压传动装置(503),与一号减压传动装置(503)的上方焊接,所述二号减震传动装置(506)下方设有二号减压传动装置(505),与二号减压传动装置(505)的上方焊接,所述二号减压传动装置(505)与一号减压传动装置(503),均为结构相同且对称的装置,下方均设于保护外层(501)的内部上方,均与保护外层(501)内部上方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的儿童椅连接装置,其结构包括固定座(1)、固定块(2)、一号安全带扣(3)、二号安全带扣(4)、主机体(5)、基座(6)、坐垫(7)、安全带(8),所述固定座(1)设于固定块(2)的前端上方,后端与固定块(2)前端焊接,所述固定块(2)下方设有基座(6),与基座(6)的后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一号安全带扣(3)设有两个,一端均设于固定座(1)的下方,与固定座(1)下方扣接,另一端均设有安全带(8),与安全带(8)一端锁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8)设有两根,另一端均设于二号安全带扣(4)的一端,与二号安全带扣(4)一端锁接,所述二号安全带扣(4)设于坐垫(7)的上方中部,与坐垫(7)上方中部焊接,所述坐垫(7)下方设有基座(6),与基座(6)的上方焊接,所述基座(6)下方设于主机体(5)的上方,与主机体(5)的上方中部焊接;所述主机体(5)包括保护外层(501)、一号减震传动装置(502)、一号减压传动装置(503)、升降传动装置(504)、二号减压传动装置(505)、二号减震传动装置(506)、下压杆(507)、旋钮传动装置(508)、一号螺纹柱(509)、升降台(510)、升降杆(511),所述升降杆(511)一端设于保护外层(501)的上方,贯穿保护外层(501),设于下压杆(507)的上方,与下压杆(507)上方焊接,与一号螺纹柱(509)的上方焊接,所述一号螺纹柱(509)一端贯穿下压杆(507),与升降杆(511)下方焊接,另一端设于升降台(510)的上方中部,与升降台(510)的上方焊接,所述升降台(510)的下方设有升降传动装置(504),与升降传动装置(504)的上方焊接,所述升降传动装置(504)的下方设有旋钮传动装置(508),与旋钮传动装置(508)的一端啮合,所述旋钮传动装置(508)另一端设于升降杆(511)的右侧,底面与保护外层(501)扣接,所述下压杆(507)的左端下方设有一号减震传动装置(502),与一号减震传动装置(502)上方焊接,右端下方设有二号减震传动装置(506),与二号减震传动装置(506)的上方焊接,所述二号减震传动装置(506)与一号减震传动装置(502)为结构相同且对称的装置,所述一号减震传动装置(502)下方设有一号减压传动装置(503),与一号减压传动装置(503)的上方焊接,所述二号减震传动装置(506)下方设有二号减压传动装置(505),与二号减压传动装置(505)的上方焊接,所述二号减压传动装置(505)与一号减压传动装置(503),均为结构相同且对称的装置,下方均设于保护外层(501)的内部上方,均与保护外层(501)内部上方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的儿童椅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传动装置(508)包括一号齿轮(50801)、二号螺纹柱(50802)、二号齿轮(50803)、导轮(50804)、固定轴(50805)、旋钮(50806)、三号螺纹柱(50807)、三号齿轮(50808)、拉绳(50809),所述旋钮(50806)一端设于固定轴(50805)的上方中部,与固定轴(50805)的上方中部焊接,所述固定轴(50805)下方设有三号螺纹柱(50807),与三号螺纹柱(50807)的一端焊接,所述三号螺纹柱(50807)下方左侧设有三号齿轮(50808),与三号齿轮(50808)的右侧啮合,所述拉绳(50809)一端设于三号齿轮(50808)的顶面,与三号齿轮(50808)的顶面锁接,另一端绕过导轮(50804),与导轮(50804)的侧面过渡配合,设于二号齿轮(50803)的顶面,与二号齿轮(50803)的顶面焊接,所述二号齿轮(50803)的下方设有二号螺纹柱(50802),与二号螺纹柱(50802)的上方啮合,所述二号螺纹柱(50802)的下方设有一号齿轮(50801),与一号齿轮(50801)的上方啮合,所述一号齿轮(50801)顶面设有升降传动装置(504),与升降传动装置(504)的一端扣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用的儿童椅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传动装置(504)包括双头反向螺纹柱(50401)、一号升降块(50402)、一号活动杆(50403)、二号活动杆(50404)、二号升降块(50405)、一号传动带(50406)、转轴(50407)、斜齿(50408)、四号齿轮(50409)、四号螺纹柱(50410)、二号传动带(50411)、五号齿轮(50412)、六号齿轮(50413)、七号齿轮(50414)、一号传动杆(50415)、二号传动杆(50416)、八号齿轮(50417)、九号齿轮(50418)、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长泉
申请(专利权)人:莆田市超逸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