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祛风散寒中药配方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1923231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3 2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祛风散寒中药配方,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莽草3‑7份、白芥子2‑5份、白矾4‑7份、郁金4‑6份、车前子3‑7份、石菖蒲4‑6份、白芷8‑13份、黄芪7‑12份、砂仁8‑12份、刘寄奴8‑12份、玄明粉7‑13份、皂角8‑13份、大黄9‑15份、羌活17‑23份、冰片30‑40份、砭石粉130‑16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综合多种中药成分,诸药相伍,具有祛风散寒、通经活血、舒筋活络、消肿解毒等功效,可制成药膏、药剂,外敷于痛处或神经穴位处,见效快,疗效好。

A Chinese herbal formula for dispelling wind and dispersing col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scription for dispelling wind and dispersing col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prescription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weight parts of raw materials: shikiang grass 3 7, white mustard 2 5, alum 4 7, tulip 4 6, plantain 3 7, stone calamus 4 6, Angelica dahurica 8 13, Astragalus 7 12, sand kernel 8 12, Liu Jinu 8 7, Xuanming powder 7 12, soap. Angle 8, 13, rhubarb 9, 15, Qiang, 17, 23, borneol 30, 40, stone powder 130, 160. The invention synthesizes a varie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gredients, which are compatible with each other, has the effects of dispelling wind and dispelling cold,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relaxing tendons and activating collaterals, detoxifying swelling and detoxifying, etc. It can be made into plasters and medicines, and applied externally to pain or nerve acupoints, with quick effect and good curative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祛风散寒中药配方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祛风散寒中药配方。
技术介绍
风、寒是中医理论基础,中医讲阴阳相移、寒暑更作,气候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和限度,如果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使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的时候,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风、寒均能转化成对人体有害,成为致病的因素,中医理论治病去本,先祛风散寒才能达到治愈的目的。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祛风散寒中药配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祛风散寒中药配方,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莽草3-7份、白芥子2-5份、白矾4-7份、郁金4-6份、车前子3-7份、石菖蒲4-6份、白芷8-13份、黄芪7-12份、砂仁8-12份、刘寄奴8-12份、玄明粉7-13份、皂角8-13份、大黄9-15份、羌活17-23份、冰片30-40份、砭石粉130-160份。进一步地,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莽草5份、白芥子3份、白矾5份、郁金5份、车前子5份、石菖蒲5份、白芷10份、黄芪10份、砂仁10份、刘寄奴10份、玄明粉10份、皂角10份、大黄12份、羌活20份、冰片35份、砭石粉145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综合多种中药成分,诸药相伍,具有祛风散寒、通经活血、舒筋活络、消肿解毒等功效,可制成药膏、药剂,外敷于痛处或神经穴位处,见效快,疗效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若非特指,所有的份、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实施例1一种祛风散寒中药配方,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莽草3克、白芥子2克、白矾4克、郁金4克、车前子3克、石菖蒲4克、白芷8克、黄芪7克、砂仁8克、刘寄奴8克、玄明粉7克、皂角8克、大黄9克、羌活17克、冰片30克、砭石粉130克。根据配方组分,制成药膏,每份药膏大概10g左右,外敷于患处或神经穴位,一日涂覆一次即可,见效快。实施例2一种祛风散寒中药配方,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莽草5克、白芥子3克、白矾5克、郁金5克、车前子5克、石菖蒲5克、白芷10克、黄芪10克、砂仁10克、刘寄奴10克、玄明粉10克、皂角10克、大黄12克、羌活20克、冰片35克、砭石粉145克。根据配方组分,制成药膏,每份药膏大概10g左右,外敷于患处或神经穴位,一日涂覆一次即可,见效快。实施例3一种祛风散寒中药配方,配方包括以下重量克原料:莽草7克、白芥子5克、白矾7克、郁金6克、车前子7克、石菖蒲6克、白芷13克、黄芪12克、砂仁12克、刘寄奴12克、玄明粉13克、皂角13克、大黄15克、羌活23克、冰片40克、砭石粉160克。根据配方组分,制成药膏,每份药膏大概10g左右,外敷于患处或神经穴位,一日涂覆一次即可,见效快。本专利技术综合多种中药成分,诸药相伍,具有祛风散寒、通经活血、舒筋活络、消肿解毒等功效,可制成药膏、药剂,外敷于神经痛处,见效快,疗效好。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祛风散寒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莽草3‑7份、白芥子2‑5份、白矾4‑7份、郁金4‑6份、车前子3‑7份、石菖蒲4‑6份、白芷8‑13份、黄芪7‑12份、砂仁8‑12份、刘寄奴8‑12份、玄明粉7‑13份、皂角8‑13份、大黄9‑15份、羌活17‑23份、冰片30‑40份、砭石粉130‑16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祛风散寒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莽草3-7份、白芥子2-5份、白矾4-7份、郁金4-6份、车前子3-7份、石菖蒲4-6份、白芷8-13份、黄芪7-12份、砂仁8-12份、刘寄奴8-12份、玄明粉7-13份、皂角8-13份、大黄9-15份、羌活17-23份、冰片30-40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传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祁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