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填充粘合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2663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3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填充粘合面料,包括两层面层,所述面层相对的一侧涂覆有多个粘合点,多个所述粘合点呈间断设置,两层所述面层通过粘合点相粘合且形成多个相连通的填充空间;所述面层相对的一侧边缘涂覆有粘合线。两层所述面层相对的一侧均设有膜层,所述粘合点设置于膜层背离面层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和提升生产效率的一种可填充粘合面料。

Filling and binding fabric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llable adhesive fabric, which comprises two layers.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surface layer is coated with a plurality of adhesive points. The adhesive points are intermittently arranged. The two layers of the surface layer are bonded by the adhesive points and form a plurality of connected filling spaces; the edges of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surface layer are coated with adhesive points. Line up. A film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two layers of the surface layer, and the adhesive points are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film layer deviating from the surface lay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illable adhesive fabric which can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填充粘合面料
本技术涉及纺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填充粘合面料。
技术介绍
生活用品中的羽绒服、被套、枕套、抱枕、睡袋和小型帐篷等物品都由带内部夹层空间的面料而织造成型,为了提升其柔软性和保温性,一般都会在该夹层空间内部填充中间物质。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6042562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无绗缝羽绒制品,包括两层面料层、防绒层、锁绒层、连接点和羽绒,所述羽绒填充于锁绒层内,所述锁绒层设置于两层面料层之间,所述防绒层设置于面料层外表面或面料层与锁绒层之间,所述连接点设置于锁绒层上,所述连接点的连接方式为绣花、提花、车缝等。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能够没有绗缝,在面料层的内侧设置两层相对的锁绒层,并依靠连接点将两层相对的锁绒层连接起来,但是因为存在锁绒层将会提高生产成本并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填充粘合面料,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和提升生产效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填充粘合面料,包括两层面层,所述面层相对的一侧涂覆有多个粘合点,多个所述粘合点呈间断设置,两层所述面层通过粘合点相粘合且形成多个相连通的填充空间;所述面层相对的一侧边缘涂覆有连续且呈线状的粘合条,所述粘合条设有缺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依靠粘合点将两层面层相粘合,省去了现有面料中的锁绒层,从而能够降低整块面料的生产成本,并且依然可以实现面层表面无绗缝,避免内部填充物质从线缝中溢出的问题;在减少了锁绒层后,可以减小整块面料的厚度和重量,从而变得更加轻盈;相对于通过针织的方式将两层面料相连接,通过粘合点的连接方式更加方便快速,从而能够相应地提高生产效率,也进一步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在两层面层通过粘合点和粘合条相粘合后,依然能够形成多个相连通的填充空间,通过缺口以便于后期向内部填充物质,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相互独立的每个空间,在填充物质时,可以从其中一处连续向内填充就能将整块面料内部充满;如果作为羽绒服的面料,能够在填充羽绒之后,再向内部充入一定量的气体,进而起到更好的保温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层所述面层相对的一侧均设有膜层,所述粘合点设置于膜层背离面层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依靠膜层,能够有效避免内部填充物质从面层中钻出溢出的问题,同时,能够达到更好的防寒、防水效果,也能提升整块面料的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层为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膜作为面层,提升其使用强度和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层为提花布、针织物、梭织物或毛织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实际需要,面层可由不同的材料通过不同的方式成型,从而适用于不同的实际产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膜层为防水透气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应用至服装面料时,能够确保其透气性能,并且避免外部的水分进入填充空间内部而对填充物质产生影响;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向内部充水来达到特殊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透气膜为TPU、PU、PVC或PA材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将防水透气膜由不同的材料制成。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粘合点呈条状、点状、V字形、X形、Y形或花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不同粘合点的形状,可以使整块面料在填充物质后成型不同的形状,从而根据实际需要来改变粘合点,以实现更丰富的外观效果,与实际需求更加匹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层与膜层的重量之和为25g/㎡-30g/㎡。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整块面料的重量可以更轻,进而在应用至服装面料后,能够使整件服装更加轻盈,而现有技术中,如果减小整块面料的重量,则会减小面料的厚度,导致无法顺利地通过织造的方式将两块锁绒层相缝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粘合点为PUR热熔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UR热熔胶的粘接性和韧性可调节,并有着优异的粘接强度、耐温性、耐化学腐蚀性和耐老化性,并且可以更加环保。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膜层背离面层一侧粘接有提花面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提花提升整块面料的保暖性能,同时也通过提花面层的图案来提升其外观。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粘合点的连接方式,可以减少用于织造连接的锁绒层,从而减小整块面料的厚度,也同时降低整块面料的质量,在实际使用时能够使整块面料更加轻盈,也能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提升生产效率;依靠上胶背压轮将其中一块基布的膜层向外顶出,再由上胶轮对顶出的部位进行涂覆PUR热熔胶,避免在涂覆过程中将胶水造成涂抹,能够降低生产的风险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一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一去掉一层面层且主要用于体现粘合点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二的截面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三的截面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四的截面示意图;图6是本实施例五的截面示意图;图7是本实施例六的截面示意图;图8是本实施例七的截面示意图图9是本实施例八主要用于体现上胶背压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实施例九主要用于体现花型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面层;2、粘合点;3、粘合条;5、膜层;6、填充空间;7、凸块;8、中心轴;9、花型模;91、分体模;10、胶层;11、基布;12、提花面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一种可填充粘合面料,参照图1所示,包括相粘接的两层面层1,面层1可以为提花布、针织物、梭织物或者毛织物,两层面层1在粘接之后将会形成用于填充物质的多个填充空间6。参照图2所示,为了节省面料的成本,直接在其中一块面层1的表面涂覆有多个粘合点2,粘合点2为PUR热熔胶,相邻的粘合点2之间间断设置,则互不相连,并且粘合点2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呈条状、点状、V字形、X形、Y形或花型;当涂覆完粘合点2后,将另一层面层1通过该粘合点2贴覆于该面层1的表面,从而两层面层1通过粘合点2的粘接能够形成可以用于填充物质的填充空间6,并且在面层1相对的一侧面沿其外缘涂覆有连续且呈线状的粘合条3,在粘合条3的其中一个位置设置缺口(图中未标示),则一整条粘合条3具有一个可供后期充入物质的开口,进而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填充羽绒、棉絮等物质。实施例二:一种可填充粘合面料,参照图3所示,包括相粘接的两层面层1,面层1直接为膜,膜可以为防水透气膜,防水透气膜为TPU、PU、PVC或PA材料,两层膜在粘接之后将会形成用于填充物质的多个填充空间6。实施例三:一种可填充粘合面料,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参照图4所示,在面层1相对的一侧通过PUR热熔胶均粘接有膜层5,形成一块基布11,膜层5为防水透气膜,防水透气膜为TPU、PU、PVC或PA材料;并将粘合点2和粘合条3涂覆于膜层5相对的一侧表面,在复合时,将两块基布11的膜层5相互粘连,进而粘接成一块具有多个填充空间6的面料,膜层5表面的粘合点2的形状也可呈条状、点状、V字形、X形、Y形或花型。为了使整块面料更加轻薄,面层1与膜层5的重量之和位于25g/㎡-30g/㎡之间。实施例四:一种可填充粘合面料,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参照图5所示,在其中一层面层1的内侧通过PUR热熔胶粘接有膜层5,另一层面层1则不粘接膜层5,并通过粘合点2与膜层5相粘接。实施例五:一种可填充粘合面料,与实施例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填充粘合面料,其特征是:包括两层面层(1),所述面层(1)相对的一侧涂覆有多个粘合点(2),多个所述粘合点(2)呈间断设置,两层所述面层(1)通过粘合点(2)相粘合且形成多个相连通的填充空间(6);所述面层(1)相对的一侧边缘涂覆有连续且呈线状的粘合条(3),所述粘合条(3)设有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填充粘合面料,其特征是:包括两层面层(1),所述面层(1)相对的一侧涂覆有多个粘合点(2),多个所述粘合点(2)呈间断设置,两层所述面层(1)通过粘合点(2)相粘合且形成多个相连通的填充空间(6);所述面层(1)相对的一侧边缘涂覆有连续且呈线状的粘合条(3),所述粘合条(3)设有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填充粘合面料,其特征是:两层所述面层(1)相对的一侧至少有一面设有膜层(5),所述粘合点(2)设置于膜层(5)背离面层(1)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填充粘合面料,其特征是:所述面层(1)为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填充粘合面料,其特征是:所述面层(1)为提花布、针织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一玖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