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东医院专利>正文

护理床用肌力训练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2540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3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护理床用肌力训练梯,包括两根柔性梯架和供复健人员拉握的多根柔性梯节,所有柔性梯节分布在两根柔性梯架之间,且每根柔性梯节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柔性梯架对应相连,柔性梯架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护理床的连接件。在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肌力训练梯的一端连接在护理床上之后,复健人员通过手臂拉握柔性梯节以变化、调整自身的位姿,从而达到逐渐增大自身肌力的目的。

Muscle training ladder for nursing bed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uscle strength training ladder for nursing beds, which comprises two flexible ladder frames and a plurality of flexible ladder sections for rehabilitation personnel to hold. All the flexible ladder sections are distributed between two flexible ladder frames, and the two ends of each flexible ladder joint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wo flexible ladder frames. One end of the flexible ladder frame is provided for connection and protection. Connector for the bed. After connecting one end of the muscle strength training ladder of the utility model to the nursing bed, the rehabilitation personnel can change and adjust their posture by pulling and grasping the flexible ladder joints through their arms, so as to gradually increase their muscle streng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护理床用肌力训练梯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健器材,特别是涉及一种护理床用肌力训练梯。
技术介绍
老年人随着增龄,其肌力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患慢性疾病的卧床老年人,他们活动能力逐渐下降,肌力下降更为明显。如果对老年人不进行适时的干预,会加重老年人的肌力受损程度,导致发生其步态不稳、发生跌倒等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护理床用肌力训练梯,能够逐渐增大复健人员的肌力。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护理床用肌力训练梯,包括两根柔性梯架和供复健人员拉握的多根柔性梯节,所有柔性梯节分布在两根柔性梯架之间,且每根柔性梯节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柔性梯架对应相连,柔性梯架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护理床的连接件。优选地,所述柔性梯节上套设有橡胶软管。优选地,每根所述柔性梯节上的橡胶软管与相邻柔性梯节上的橡胶软管分别由不同颜色的橡胶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两根柔性梯架和所有柔性梯节均由呈扁平状的绳带构成。优选地,所述绳带的表面覆设有硅胶层。优选地,每根所述柔性梯节上的硅胶层和相邻柔性梯节上的硅胶层分别由不同颜色的硅胶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两条捆绑带,其中一条捆绑带与一根柔性梯架相连,另一条捆绑带与另一根柔性梯架相连。如上所述,本技术的护理床用肌力训练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将本技术肌力训练梯的一端连接在护理床上之后,复健人员通过手臂拉握柔性梯节以变化、调整自身的位姿,从而达到逐渐增大自身肌力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的护理床用肌力训练梯的示意图;图2显示为护理床用肌力训练梯的第一使用状态图;图3显示为护理床用肌力训练梯的第二使用状态图;图4显示为护理床用肌力训练梯的第三使用状态图。元件标号说明1柔性梯架2柔性梯节3捆绑带4复健人员5护理床6轮椅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中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护理床用肌力训练梯,包括两根柔性梯架1和供复健人员4拉握的多根柔性梯节2,所有柔性梯节2分布在两根柔性梯架1之间,且每根柔性梯节2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柔性梯架1对应相连,柔性梯架1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护理床5的连接件。在将上述肌力训练梯的一端连接在护理床5上之后,复健人员4通过手臂拉握柔性梯节2以变化、调整自身的位姿,从而达到逐渐增大自身肌力的目的。在使用本技术时,肌力训练梯的一端可以连接在护理床5的床头,可以连接在护理床5的床尾,也可以连接在护理床5的其他可连接的部位。图2所示画面为肌力训练梯的第一种使用状态:复健人员4首先处于卧床姿态,接着拉握一根柔性梯节2以使上半身微微抬起,然后逐级拉握相邻的柔性梯节2以使上半身完全抬起,最后一边握持着柔性梯节2,一边挪动身体以转移到位于护理床边的座椅(例如轮椅6)上。即使复健人员4很虚弱,他也能靠自身力量从护理床5上转移到附近的座椅上。图3所示画面为肌力训练梯的第二种使用状态:复健人员4坐在护理床5上,双腿伸直或弯曲,双手或单手拉握柔性梯节2,使上半身前后往复运动,这样可以到达锻炼手臂、腰腹肌力的目的。图4所示画面为肌力训练梯的第三种使用状态:复健人员4站在护理床5边,双手或单手拉握柔性梯节2,依靠柔性梯架1的拉力,可以达到锻炼下肢、手臂肌力的目的。此外,复健人员4可以逐级拉握柔性梯节2,使自己向前行走或向后退步来锻炼自身的下肢肌力。为了增加复健人员4拉握柔性梯节2的舒适度,上述柔性梯节2上套设有橡胶软管。作为橡胶软管的优化设计,每根柔性梯节2上的橡胶软管与相邻柔性梯节2上的橡胶软管分别由不同颜色的橡胶材料制成,这样便于复健人员4区分柔性梯节2,并且记住哪一种颜色的柔性梯节2适合自己拉握。为了增加复健人员4拉握柔性梯节2的舒适度,上述两根柔性梯架1和所有柔性梯节2均由呈扁平状的绳带构成。如此设计,还有一个作用:由于柔性梯架1和柔性梯节2呈扁平状,医护人员或复健人员4便于整理收纳该肌力训练梯。作为绳带的优化设计,绳带的表面覆设有硅胶层,这样能够进一步增加拉握的舒适度,同时增加拉握的摩擦力。作为硅胶层的优化设计,每根柔性梯节2上的硅胶层和相邻柔性梯节2上的硅胶层分别由不同颜色的硅胶材料制成,这样也便于复健人员4区分柔性梯节2,并且记住哪一种颜色的柔性梯节2适合自己拉握。为了便于将肌力训练梯连接在护理床5上,上述连接件为两条捆绑带3,其中一条捆绑带3与一根柔性梯架1相连,另一条捆绑带3与另一根柔性梯架1相连。综上所述,本技术能够逐渐增大复健人员的肌力。所以,本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理床用肌力训练梯,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柔性梯架(1)和供复健人员(4)拉握的多根柔性梯节(2),所有柔性梯节(2)分布在两根柔性梯架(1)之间,且每根柔性梯节(2)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柔性梯架(1)对应相连,柔性梯架(1)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护理床(5)的连接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理床用肌力训练梯,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柔性梯架(1)和供复健人员(4)拉握的多根柔性梯节(2),所有柔性梯节(2)分布在两根柔性梯架(1)之间,且每根柔性梯节(2)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柔性梯架(1)对应相连,柔性梯架(1)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护理床(5)的连接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床用肌力训练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梯节(2)上套设有橡胶软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理床用肌力训练梯,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柔性梯节(2)上的橡胶软管与相邻柔性梯节(2)上的橡胶软管分别由不同颜色的橡胶材料制成。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峥白姣姣潘毓健秦雯李敏王怡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