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季建安专利>正文

儿童骨折下肢皮肤牵引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2526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3 17:56
儿童骨折下肢皮肤牵引带,由股骨加压牵引带、胫骨加压牵引带、连接系带和悬吊牵引块组成,连接系带通长设置于股骨加压牵引带和胫骨加压牵引带之间,股骨加压牵引带和胫骨加压牵引带上分别设有缝制分割线,缝制分割线将股骨加压牵引带和胫骨加压牵引带分隔为若干独立的可充气式腔体,充气分管分别埋设于股骨加压牵引带和胫骨加压牵引带的每个独立的可充气式腔体中,充气管右端引出充放气接口,充放气接口处设有气压监测模块,连接系带的端部固定于牵引块的两侧面上,连接系带之间设有防旋固定板,防旋固定板通过上下两根可伸缩连接杆连接。该装置适用范围更广,可预防下肢血流不畅的问题,还可通过健肢控制患者的旋转,防止骨折部位的二次伤害。

Children's fracture and lower limb skin traction belt

The lower extremity skin traction belt for children's fracture consists of a femoral compression traction belt, a tibial compression traction belt, a connecting lace and a suspension traction block. The connecting lace length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emoral compression traction belt and the tibial compression traction belt, and the femoral compression traction belt and the tibial compression traction belt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sewing splitting lines for sewing and separating. The femoral compression traction belt and the tibial compression traction belt are separated into several independent inflatable cavities. The inflatable tubes are embedded in each of the independent inflatable cavities of the femoral compression traction belt and the tibial compression traction belt respectively. The right end of the inflatable tube leads out the air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interface. The air pressure monitoring module is arranged at the air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interface. The end of the tie band is fixed on two sides of the traction block, and an anti-rotation fixing plat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ie bands. The anti-rotation fixing plate is connected through two telescopic connecting rods. The device has a wider scope of application, can prevent the problem of lower limb blood flow obstruction, and can also control the rotation of patients through limb control, prevent secondary injury of fracture si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儿童骨折下肢皮肤牵引带
本技术涉及医疗康复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童骨折下肢皮肤牵引带。
技术介绍
垂直悬吊牵引时治疗婴幼儿股骨干骨折最常用的保留疗法,适用于1个月至3岁儿童,其优点是:利用臀部重力作为反牵引从而恢复患肢长度,双下肢同时牵引可避免旋转移位,同时便于观察末梢循环和护理。现有的垂直悬吊支架多为大龄儿童或者成年人的骨折保守治疗而设计。现有的下肢皮肤牵拉带多利用尼龙搭接扣将带体绑扎与婴幼儿的大腿和小腿上,绑扎过紧容易对阻断大腿和小腿中血管中血液的循环流通,严重时会造成下肢功能的损伤,同时现有的下肢牵引带在垂直悬吊时由于牵引绳较软,容易发生腿部及脚踝以滑轮为圆心的旋转现象,这种旋转的现象容易导致儿童的骨折部位发生二次伤害或者伤害愈合较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儿童骨折垂直悬吊装置,该装置不仅适用于大龄儿童和成年人还可适用婴幼儿,适用范围更广,同时利用充气气囊对患肢进行加压固定,可预防下肢血流不畅的问题,增加了可伸缩连接杆将患肢与健肢连接一起,通过健肢控制患者的旋转,防止骨折部位的二次伤害,加快愈合的速度。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儿童骨折下肢皮肤牵引带,其特征在于:由股骨加压牵引带、胫骨加压牵引带、连接系带和悬吊牵引块组成,连接系带通长设置于股骨加压牵引带和胫骨加压牵引带之间,股骨加压牵引带和胫骨加压牵引带上分别设有缝制分割线,缝制分割线将股骨加压牵引带和胫骨加压牵引带分隔为若干独立的可充气式腔体,类似于救生衣的分块充气方式,股骨加压牵引带和胫骨加压牵引带的上侧边均设有充气管固定通道,充气管固定通道中埋设有充气管,充气管上设有充气分管,充气分管分别埋设于股骨加压牵引带和胫骨加压牵引带的每个独立的可充气式腔体中,充气管右端引出充放气接口,充放气接口上设有气压监测模块,连接系带的端部固定于牵引块的两侧面上,连接系带之间设有防旋固定板,防旋固定板之间通过上下两根可伸缩连接杆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防旋固定板的长度为15cm,宽度为5-8cm。进一步的,所述的股骨加压牵引带和胫骨加压牵引带的左右两侧设有若干尼龙搭接扣,悬吊牵引块的顶面上设有悬吊环。进一步的,所述的股骨加压牵引带和胫骨加压牵引带的内外层采用帆布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不仅适用于大龄儿童和成年人还可适用婴幼儿,适用范围更广,同时利用充气后膨胀的牵引带对患肢进行加压固定,可预防下肢血流不畅的问题,增加了可伸缩连接杆将患肢与健肢连接一起,通过健肢控制患者的旋转,防止骨折部位的二次伤害,加快愈合的速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儿童骨折下肢皮肤牵引带的使用状态图;图2是儿童骨折下肢皮肤牵引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所述的防旋固定板的连接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悬吊支架,2-下肢皮肤牵引带,21-股骨加压牵引带,22-胫骨加压牵引带,23-连接系带,24-缝制分割线,25-充气管,251-充气分管,252-充放气接口,26-气压监测模块,27-尼龙搭接扣,28-悬吊牵引块,281-悬吊环,29-防旋固定板,291-可伸缩连接杆,292-铆钉,3-重力牵引锤,31-悬吊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3所示,儿童骨折下肢皮肤牵引带,由股骨加压牵引带(21)、胫骨加压牵引带(22)、连接系带(23)和悬吊牵引块(28)组成,连接系带(23)通长设置于股骨加压牵引带(21)和胫骨加压牵引带(22)之间,股骨加压牵引带(21)和胫骨加压牵引带(22)上分别设有缝制分割线(24),缝制分割线(24)将股骨加压牵引带(21)和胫骨加压牵引带(22)分隔为若干独立的可充气式腔体,类似于救生衣的分块充气方式,股骨加压牵引带(21)和胫骨加压牵引带(22)的上侧边均设有充气管固定通道,充气管固定通道中埋设有充气管(25),充气管上设有充气分管(251),充气分管(251)分别埋设于股骨加压牵引带(21)和胫骨加压牵引带(22)的每个独立的可充气式腔体中,充气管(25)右端引出充放气接口(252),充放气接口(252)上设有气压监测模块(26),连接系带(23)的端部固定于悬吊牵引块(28)的两侧面上,连接系带之间设有防旋固定板(29)并通过铆钉(292)连接,防旋固定板(29)之间通过上下两根可伸缩连接杆(291)连接。使用时,第一步:将下肢皮肤牵引带(2)的股骨加压牵引带(21)和胫骨加压牵引带(22)分别绑扎与患者的左右下肢上,绑扎时时尼龙搭接扣(27)处于下肢的背侧并使连接系带(23)位于下肢的左右两侧,并将患者的脚底板抵持于防旋固定板(29)上;使用绑扎带固定;使用尼龙搭接扣(27)扣紧之后,向充放气接口(252)处充气,分别向股骨加压牵引带(21)和胫骨加压牵引带(22)充气,股骨加压牵引带和胫骨加压牵引膨胀后分别与下肢皮肤紧密贴合,增加下肢皮肤牵引带与下肢皮肤的摩擦力;下肢皮肤牵引带(2)被紧密的固定于股骨和胫骨外的皮肤上。第二步:将悬吊支架(1)固定于病床上,将绑扎好下肢皮肤牵引带的儿童放置于悬吊支架(1)的底座上,然后将悬吊绳(31)的一端固定在悬吊牵引块(28)的悬吊环(281)上,悬吊绳(31)的另一端绕过吊杆上的滑轮后系上重力牵引锤(3),在重力牵引锤的牵引力作用下达到矫治骨折的目的;左下肢和右下肢的防旋固定板(29)之间通过可伸缩连接杆连接,通过健肢控制患肢的旋转行为,防止患肢的二次伤害。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儿童骨折下肢皮肤牵引带,其特征在于:由股骨加压牵引带、胫骨加压牵引带、连接系带和悬吊牵引块组成,连接系带通长设置于股骨加压牵引带和胫骨加压牵引带之间,股骨加压牵引带和胫骨加压牵引带上分别设有缝制分割线,缝制分割线将股骨加压牵引带和胫骨加压牵引带分隔为若干独立的可充气式腔体,股骨加压牵引带和胫骨加压牵引带的上侧边均设有充气管固定通道,充气管固定通道中埋设有充气管,充气管上设有充气分管,充气分管分别埋设于股骨加压牵引带和胫骨加压牵引带的每个独立的可充气式腔体中,充气管右端引出充放气接口,充放气接口处设有气压监测模块,连接系带的端部固定于牵引块的两侧面上,连接系带之间设有防旋固定板,防旋固定板通过上下两根可伸缩连接杆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儿童骨折下肢皮肤牵引带,其特征在于:由股骨加压牵引带、胫骨加压牵引带、连接系带和悬吊牵引块组成,连接系带通长设置于股骨加压牵引带和胫骨加压牵引带之间,股骨加压牵引带和胫骨加压牵引带上分别设有缝制分割线,缝制分割线将股骨加压牵引带和胫骨加压牵引带分隔为若干独立的可充气式腔体,股骨加压牵引带和胫骨加压牵引带的上侧边均设有充气管固定通道,充气管固定通道中埋设有充气管,充气管上设有充气分管,充气分管分别埋设于股骨加压牵引带和胫骨加压牵引带的每个独立的可充气式腔体中,充气管右端引出充放气接口,充放气接口处设有气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建安
申请(专利权)人:季建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