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丽云专利>正文

一种适应个性人体工程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2508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3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座椅技术领域,一种适应个性人体工程座椅,座椅底盘上方固定连接着前后平移调节机构,前后平移调节机构上方固定连接着升降调节机构,升降调节机构上方固定连接着前倾后仰摆转机构,前倾后仰摆转机构上方可摆转固定着座椅板支座,座椅板支座上端与座椅主板底平面之间固定设置有座椅板平行转盘盒,作为改进:前倾后仰摆转机构包括摆转底板上方成对的蜗轮孔座和成对的蜗杆孔座以及蜗轮蜗杆组件,升降调节机构包括升降座底板、升降支撑块、左右螺纹杆、半轴左螺母和半轴右螺母以及四对结构尺寸完全相同的升降臂,前后平移调节机构包括平移螺杆、平移滑体、螺母滑块、平移框架和平移架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巧妙地将各个机构组合在一起。

A personalized ergonomic seat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seat technical field, which is an ergonomic seat suitable for individual use. The front and rear translational adjusting mechanism is fixed above the seat chassis, and the lifting adjusting mechanism is fixed above the front and back translational adjusting mechanism, and the front and back tilting and turning mechanism is fixed above the lifting adjusting mechanism. A seat plate parallel turntable box is fixed between the upper end of the seat plate support and the bottom plane of the seat main board. As an improvement, the forward and backward swing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pair of worm wheel holes and a pair of worm wheel holes and a worm gear worm assembly above the swinging base plate, and the lifting adjustment mechanism includes a lifting mechanism. Four pairs of lifting arms with identical structure sizes, the front and rear translational adjustment mechanism includes translational screw, translational slider, nut slider, translational frame and translational cover; the utility model not only ingeniously combines the various mechanisms into one, but also intelligently combines them into a translational cover. Get 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应个性人体工程座椅
本技术属于座椅
,涉及一种多方位调整座椅,具体为一种适应个性人体工程座椅。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坐姿即将成为人类未来劳动者主要的工作方式。大腿要水平于地面,小腿要垂直于地面,使小腿能分担对身体的支撑作用,从而减轻臀部的支撑负荷;使用键盘时以手肘为连接点的上臂和小臂应当保持90至105度的夹角,并且获得适度支撑,如此避免肩部过度耸起或者下榻而造成肩周不适。使用者头部不应过度前倾或后仰,以自然竖立为宜,双眼向前平视,平视目光应该落于电脑屏幕的正中或稍偏上位置,不能过分上仰或下俯,以避免给颈椎带来不必要的负荷,屏幕和眼睛之间应该有一个手臂左右长度在现有的居家电脑书写及设计工作环境中,一般普遍采用传统形式上的电脑工作桌与椅,但普通桌椅无论其构思如何精巧,产品何等精美,电脑使用者总也摆脱不了长时间保持一种坐姿,这样长时间的工作状况不仅影响到全身的血脉流通,对颈椎、腰椎都会产生压迫感;而且长时间处在疲劳的姿势下,很难始终保持着积极的思维状态,进而还会影响电脑使用者的身心健康。为了提供一种适应个性人体工程座椅,以适应长时间使用电脑进行工作的教师、作家、设计师、科研人员等工作人群之需求,帮助缓解颈、腰椎等身体各部位压迫状况,促进人体血脉通畅,保障体质健康,激发思维潜能。因此,结合高低调整和前后位置调整外,不但要调整座椅的靠背角度,而且更需要调整座椅的坐板角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方位调整座椅,该座椅不但可调整高低和前后位置,而且还可调整座椅的坐板角度,便捷适应不同个性的人体工程需求,以解决不适应坐姿所导致的诸多弊病。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适应个性人体工程座椅,座椅底盘上方固定连接着前后平移调节机构,前后平移调节机构上方固定连接着升降调节机构,升降调节机构上方固定连接着前倾后仰摆转机构,前倾后仰摆转机构上方可摆转固定着座椅板支座,座椅板支座上端与座椅主板底平面之间固定设置有座椅板平行转盘盒,作为改进:所述的前倾后仰摆转机构包括摆转底板上方成对的蜗轮孔座和成对的蜗杆孔座以及蜗轮蜗杆组件,蜗轮蜗杆组件由传动蜗杆和摆转蜗轮所组成,摆转蜗轮与所述的座椅板支座一起固定在蜗轮转轴上,蜗杆转轴上的传动蜗杆与摆转蜗轮相互啮合;所述的升降调节机构包括升降座底板、升降支撑块、左右螺纹杆、半轴左螺母和半轴右螺母以及四对结构尺寸完全相同的左下升降臂和左上升降臂以及右下升降臂和右上升降臂,四对结构尺寸完全相同的左下升降臂和左上升降臂以及右下升降臂和右上升降臂上都有结构尺寸相同的第一臂孔和第二臂孔;所述的左右螺纹杆由左螺纹杆和右螺纹杆所组成,右螺纹杆外端可拆卸固定连接着升降摇手柄;所述的左螺纹杆与贯穿左螺孔之间螺纹配合,一对所述的左下升降臂和一对所述的左上升降臂上的第一臂孔分别与两侧左螺母半轴可摆转配合;一对所述的左上升降臂上的第二臂孔分别与两侧左上半轴可摆转配合,一对所述的左下升降臂上的第二臂孔都与左下销轴可摆转配合;所述的右螺纹杆与贯穿右螺孔之间螺纹配合,一对所述的右下升降臂和一对所述的右上升降臂上的第二臂孔分别与两侧右螺母半轴可摆转配合;一对所述的右上升降臂上的第一臂孔分别与两侧右上半轴可摆转配合,一对所述的右下升降臂上的第一臂孔都与右下销轴可摆转配合;所述的前后平移调节机构包括平移螺杆、平移滑体、螺母滑块、平移框架和平移架盖,所述的平移框架包括平移框下板和平移框上板以及平移框架两侧板,平移框架两侧板上设置有平移滑槽,平移框架盲端面上有手轮定位孔;所述的平移架盖的端平面上有螺杆尾孔,平移架盖与所述的平移框架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的平移滑体两侧板上开设有滑体横贯槽,滑体上板下平面放置在所述的平移框上板上面;所述的螺母滑块前后平面上有贯通螺孔,螺母滑块上有滑块上下面,滑块上下面与所述的平移滑槽之间为滑动配合,螺母滑块位于所述的滑体横贯槽之中;所述的平移螺杆一端有螺杆尾圆柱,平移螺杆一端有手轮圆柱,手轮圆柱与平移螺杆之间有挡肩圆柱,平移手轮与平移螺杆可拆卸固在一起;平移螺杆与所述的贯通螺孔相配合,螺杆尾圆柱与所述的螺杆尾孔之间为可旋转配合,挡肩圆柱与所述的手轮定位孔之间为可旋转配合;所述的螺母滑块整体采用铜铅合金粉末材料,所述的平移螺杆整体采用高强度合金钢。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座椅主板上有托腰靠背,座椅主板下平面设置有一对座椅板支座,座椅板支座上有板支座通孔,板支座通孔上有支座键槽;两至四只底板固定螺钉穿越底板固定孔后与所述的座椅底盘上平面的对应螺孔紧固连接,将前后平移调节机构上的平移框下板底平面紧固在座椅底盘上平面;所述的蜗轮转轴外圆上分别与摆转蜗轮内孔以及一对所述的板支座通孔相配合;摆转底板上有两个升摆通孔,蜗轮座螺钉将蜗轮孔座可拆卸固定在摆转底板上平面,蜗杆座螺钉将蜗杆孔座可拆卸固定在摆转底板上平面,蜗杆螺母将蜗杆转轴可旋转固定在成对的蜗杆孔座上,蜗杆转轴与所述的传动蜗杆为整体结构;蜗轮螺母将蜗轮转轴可旋转固定在成对的蜗轮孔座上,蜗轮转轴外圆上分别与摆转蜗轮内孔以及一对所述的板支座通孔相配合;蜗轮转轴外圆上有平键蜗轮段,平键蜗轮段两侧都有平键板支座段,平键蜗轮段与平键板支座段之间有轴销限位隔圈;蜗杆转轴与蜗轮转轴之间成空间垂直关系,摆转蜗轮与蜗轮转轴之间由平键蜗轮段传递扭矩,平键板支座段与所述的支座键槽相配合;蜗杆转轴一外端与蜗杆摇手柄之间用蜗杆销钉固定连接;升摆螺钉依次穿越升摆螺孔后与升摆螺孔螺纹配合,将摆转底板底平面紧固在升降支撑块上平面;将前倾后仰摆转机构上的摆转底板固定在升降支撑块上。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升降座底板底板上有两个升降板安装孔,升降座底板上有一对升降下支座,两侧的升降下支座上都设置有右下销孔和左下销孔,右下销孔和左下销孔上分别静止固定着左右对称的右下销轴和左下销轴;升降支撑块上平面有两个升摆螺孔,升降支撑块两侧均设置有左右对称的右上半轴和左上半轴;所述的半轴左螺母中心设置有贯穿左螺孔,半轴左螺母两侧对称设置左螺母半轴;所述的半轴右螺母中心设置有贯穿右螺孔,半轴右螺母两侧对称设置右螺母半轴;所述的升降摇手柄上有手柄固定孔,手柄固定孔上有盲孔销钉锁孔,右螺纹杆外端有左右杆圆柱,左右杆圆柱上有圆柱销钉螺孔;左右杆销钉穿越手柄固定孔上的盲孔销钉锁孔后与左右杆圆柱上的圆柱销钉螺孔紧固配合,将升降摇手柄可拆卸固定连接在左右杆圆柱上;所述的左螺母半轴近外端面处设置有左螺母卡槽,两只第一轴用卡簧分别卡在两侧所述的左螺母卡槽中,挡在所述的左上升降臂上的第一臂孔外;所述的右螺母半轴近外端面处设置有右螺母卡槽,两只第二轴用卡簧分别卡在两侧所述的右螺母卡槽中,挡在所述的右上升降臂上的第二臂孔外;所述的左上半轴近外端面处设置有左上卡槽,另外两只左上轴用卡簧分别卡在两侧所述的左上卡槽中,挡在所述的左上升降臂上的第二臂孔外;右上半轴近外端面处设置有右上卡槽,另外两只右上轴用卡簧分别卡在两侧所述的右上卡槽中,挡在所述的右上升降臂上的第一臂孔外。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平移框下板上有两至四个底板固定孔,平移框架开口端面上有连接螺孔;所述的平移架盖的四周板上设置有连接定孔,连接定孔与所述的连接螺孔相对应;连接螺钉穿越连接定孔后与连接螺孔紧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应个性人体工程座椅,座椅底盘(95)上方固定连接着前后平移调节机构,前后平移调节机构上方固定连接着升降调节机构,升降调节机构上方固定连接着前倾后仰摆转机构,前倾后仰摆转机构上方可摆转固定着座椅板支座(12),座椅板支座(12)上端与座椅主板(10)底平面之间固定设置有座椅板平行转盘盒(42),其特征是:所述的前倾后仰摆转机构包括摆转底板(30)上方成对的蜗轮孔座(32)和成对的蜗杆孔座(38)以及蜗轮蜗杆组件,蜗轮蜗杆组件由传动蜗杆(28)和摆转蜗轮(29)所组成,摆转蜗轮(29)与所述的座椅板支座(12)一起固定在蜗轮转轴(76)上,蜗杆转轴(27)上的传动蜗杆(28)与摆转蜗轮(29)相互啮合;所述的升降调节机构包括升降座底板(85)、升降支撑块(47)、左右螺纹杆(50)、半轴左螺母(40)和半轴右螺母(70)以及四对结构尺寸完全相同的左下升降臂(51)和左上升降臂(52)以及右下升降臂(59)和右上升降臂(58),四对结构尺寸完全相同的左下升降臂(51)和左上升降臂(52)以及右下升降臂(59)和右上升降臂(58)上都有结构尺寸相同的第一臂孔(21)和第二臂孔(22);所述的左右螺纹杆(50)由左螺纹杆(54)和右螺纹杆(57)所组成,右螺纹杆(57)外端可拆卸固定连接着升降摇手柄(56);所述的左螺纹杆(54)与贯穿左螺孔(45)之间螺纹配合,一对所述的左下升降臂(51)和一对所述的左上升降臂(52)上的第一臂孔(21)分别与两侧左螺母半轴(44)可摆转配合;一对所述的左上升降臂(52)上的第二臂孔(22)分别与两侧左上半轴(72)可摆转配合,一对所述的左下升降臂(51)上的第二臂孔(22)都与左下销轴(84)可摆转配合;所述的右螺纹杆(57)与贯穿右螺孔(75)之间螺纹配合,一对所述的右下升降臂(59)和一对所述的右上升降臂(58)上的第二臂孔(22)分别与两侧右螺母半轴(77)可摆转配合;一对所述的右上升降臂(58)上的第一臂孔(21)分别与两侧右上半轴(71)可摆转配合,一对所述的右下升降臂(59)上的第一臂孔(21)都与右下销轴(81)可摆转配合;所述的前后平移调节机构包括平移螺杆(60)、平移滑体(80)、螺母滑块(88)、平移框架(90)和平移架盖(93),所述的平移框架(90)包括平移框下板(18)和平移框上板(98)以及平移框架(90)两侧板,平移框架(90)两侧板上设置有平移滑槽(97),平移框架(90)盲端面上有手轮定位孔(92);所述的平移架盖(93)的端平面上有螺杆尾孔(91),平移架盖(93)与所述的平移框架(90)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的平移滑体(80)两侧板上开设有滑体横贯槽(87),滑体上板(89)下平面放置在所述的平移框上板(98)上面;所述的螺母滑块(88)前后平面上有贯通螺孔(86),螺母滑块(88)上有滑块上下面(82),滑块上下面(82)与所述的平移滑槽(97)之间为滑动配合,螺母滑块(88)位于所述的滑体横贯槽(87)之中;所述的平移螺杆(60)一端有螺杆尾圆柱(61),平移螺杆(60)一端有手轮圆柱(62),手轮圆柱(62)与平移螺杆(60)之间有挡肩圆柱(63),平移手轮(66)与平移螺杆(60)可拆卸固在一起;平移螺杆(60)与所述的贯通螺孔(86)相配合,螺杆尾圆柱(61)与所述的螺杆尾孔(91)之间为可旋转配合,挡肩圆柱(63)与所述的手轮定位孔(92)之间为可旋转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个性人体工程座椅,座椅底盘(95)上方固定连接着前后平移调节机构,前后平移调节机构上方固定连接着升降调节机构,升降调节机构上方固定连接着前倾后仰摆转机构,前倾后仰摆转机构上方可摆转固定着座椅板支座(12),座椅板支座(12)上端与座椅主板(10)底平面之间固定设置有座椅板平行转盘盒(42),其特征是:所述的前倾后仰摆转机构包括摆转底板(30)上方成对的蜗轮孔座(32)和成对的蜗杆孔座(38)以及蜗轮蜗杆组件,蜗轮蜗杆组件由传动蜗杆(28)和摆转蜗轮(29)所组成,摆转蜗轮(29)与所述的座椅板支座(12)一起固定在蜗轮转轴(76)上,蜗杆转轴(27)上的传动蜗杆(28)与摆转蜗轮(29)相互啮合;所述的升降调节机构包括升降座底板(85)、升降支撑块(47)、左右螺纹杆(50)、半轴左螺母(40)和半轴右螺母(70)以及四对结构尺寸完全相同的左下升降臂(51)和左上升降臂(52)以及右下升降臂(59)和右上升降臂(58),四对结构尺寸完全相同的左下升降臂(51)和左上升降臂(52)以及右下升降臂(59)和右上升降臂(58)上都有结构尺寸相同的第一臂孔(21)和第二臂孔(22);所述的左右螺纹杆(50)由左螺纹杆(54)和右螺纹杆(57)所组成,右螺纹杆(57)外端可拆卸固定连接着升降摇手柄(56);所述的左螺纹杆(54)与贯穿左螺孔(45)之间螺纹配合,一对所述的左下升降臂(51)和一对所述的左上升降臂(52)上的第一臂孔(21)分别与两侧左螺母半轴(44)可摆转配合;一对所述的左上升降臂(52)上的第二臂孔(22)分别与两侧左上半轴(72)可摆转配合,一对所述的左下升降臂(51)上的第二臂孔(22)都与左下销轴(84)可摆转配合;所述的右螺纹杆(57)与贯穿右螺孔(75)之间螺纹配合,一对所述的右下升降臂(59)和一对所述的右上升降臂(58)上的第二臂孔(22)分别与两侧右螺母半轴(77)可摆转配合;一对所述的右上升降臂(58)上的第一臂孔(21)分别与两侧右上半轴(71)可摆转配合,一对所述的右下升降臂(59)上的第一臂孔(21)都与右下销轴(81)可摆转配合;所述的前后平移调节机构包括平移螺杆(60)、平移滑体(80)、螺母滑块(88)、平移框架(90)和平移架盖(93),所述的平移框架(90)包括平移框下板(18)和平移框上板(98)以及平移框架(90)两侧板,平移框架(90)两侧板上设置有平移滑槽(97),平移框架(90)盲端面上有手轮定位孔(92);所述的平移架盖(93)的端平面上有螺杆尾孔(91),平移架盖(93)与所述的平移框架(90)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的平移滑体(80)两侧板上开设有滑体横贯槽(87),滑体上板(89)下平面放置在所述的平移框上板(98)上面;所述的螺母滑块(88)前后平面上有贯通螺孔(86),螺母滑块(88)上有滑块上下面(82),滑块上下面(82)与所述的平移滑槽(97)之间为滑动配合,螺母滑块(88)位于所述的滑体横贯槽(87)之中;所述的平移螺杆(60)一端有螺杆尾圆柱(61),平移螺杆(60)一端有手轮圆柱(62),手轮圆柱(62)与平移螺杆(60)之间有挡肩圆柱(63),平移手轮(66)与平移螺杆(60)可拆卸固在一起;平移螺杆(60)与所述的贯通螺孔(86)相配合,螺杆尾圆柱(61)与所述的螺杆尾孔(91)之间为可旋转配合,挡肩圆柱(63)与所述的手轮定位孔(92)之间为可旋转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个性人体工程座椅,其特征是:所述的座椅主板(10)上有托腰靠背(11),座椅主板(10)下平面设置有一对座椅板支座(12),座椅板支座(12)上有板支座通孔(13),板支座通孔(13)上有支座键槽(14);两至四只底板固定螺钉穿越底板固定孔(17)后与所述的座椅底盘(95)上平面的对应螺孔紧固连接,将前后平移调节机构上的平移框下板(18)底平面紧固在座椅底盘(95)上平面;所述的蜗轮转轴(76)外圆上分别与摆转蜗轮(29)内孔以及一对所述的板支座通孔(13)相配合;摆转底板(30)上有两个升摆通孔(34),蜗轮座螺钉(37)将蜗轮孔座(32)可拆卸固定在摆转底板(30)上平面,蜗杆座螺钉(36)将蜗杆孔座(38)可拆卸固定在摆转底板(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俞任陈骏为邵康敏
申请(专利权)人:胡丽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