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磁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2164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9:22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磁测量装置,包括探测装置(1)和基座(2),探测装置(1)包括凹部(1‑1),多个电磁探测传感器(1‑2),散热片(1‑5),电极(1‑3);基座(2)包括安装孔(2‑2),缺口,凹槽(2‑4),凹部,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可以保证测量精确和装置的使用寿命长,并且可以降低成本。

An electromagnetic measurement device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An electromagnetic measuring device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comprises a detecting device (1) and a base (2), a detecting device (1) including a concave part (1_1), a plurality of electromagnetic detecting sensors (1_2), a radiator (1_5), an electrode (1_3), a base (2) including an installation hole (2_2), a notch, a groove (2_4), a concave part, and a simple structure for easy installation. It can ensure accurate measurement and long service life of the device, and can reduce cos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磁测量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磁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磁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物联网是利用各种消息的传感技术,诸如传感器、摄像机、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全球定位系统、气体感应器等,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人与物的互联互通,以实现远程监视、自动报警、控制、诊断和维护,进而实现“管理、控制、营运”的一体化网络。无线充电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给接收端的电子产品进行非接触式充电的设备,通常应用于手机、MP3、数码相机、电动车等。通常情况下,无线充电的发射和接收端各有一个电感线圈,发送端连接有线电源产生高频交变磁场,接受端线圈通过磁场耦合拾取发送端的电磁能量,并经过整流和滤波,以固定的直流电压和电流给电池充电。如今,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其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物联网行业也发展迅速,并且伴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利用无线充电作为能源补给端成为未来社会的主流。然而目前来看,无线充电的核心都是利用磁场,磁场监控成为了重要的监测项目。但是,现有的磁场检测装置大都需要完整独立的测量设备,其自身具有电源,传感器等多个部件,结构复杂且成本高,或者是各个测量设备安装于各个位置进行监控,成本依然高,并且精密的传感设备长期暴漏,不但测量不准确,并且容易损坏,且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磁测量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可以保证测量精确和装置的使用寿命长,并且可以降低成本。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磁测量装置,包括探测装置和基座,探测装置包括外壳以及外壳侧部设置的凹部,以及分别设置于外壳上表面顶角位置处的多个电磁探测传感器,以及外壳底面设置的散热片,以及分别设置于散热片两侧的电极,其中外壳的下部相对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扣,并且卡扣的底部具有凸起;基座包括底座及其对应的安装孔,以及基座的上部两侧与卡扣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置的缺口,并且缺口具有与凸起对应的凹口,基座还包括与电极位置对应处的凹槽,凹槽对应设置有电极接口,基座与散热片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凹部,凹部内设置有具有半圆曲线两端连接弧形曲线的支撑部。其中,所述安装孔为多个。其中,所述缺口的形状与卡扣形状一致。其中,所述散热片设置于外壳底面的中心位置。其中,所述底座为防水材料。附图说明图1为基于物联网的电磁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只是用于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技术熟练人员根据上述本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然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磁测量装置,其结构如附图1所示。基于物联网的电磁测量装置包括探测装置1和基座2。具体的,探测装置1包括外壳以及外壳侧部设置的凹部1-1,其中凹部1-1可以使得探测装置1与基座2安装时,方便拿持,并且一个手即可操作。探测装置1还包括多个电磁探测传感器1-2,并且分别设置于外壳上表面顶角位置处,用于探测磁场参数。探测装置1还包括设置于外壳地面的散热片1-5,此外外壳的下部相对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扣1-4,并且卡扣1-4的底部具有凸起。如图1所示,探测装置1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散热片1-5两侧的电极1-3,两个电极1-3的正负极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或者根据插接于底座后进行确认。如附图1所示,基座2包括底座及其对应的安装孔2-2,其中安装孔2-2为多个,通过安装孔2-2可将基座安装于预期的位置处进行固定。基座2的上部两侧与卡扣1-4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缺口,缺口的形状与卡扣1-4形状一致,并且缺口具有与凸起对应的凹口,这样使得探测装置1插接于基座2上,凸起可以卡合入凹口,具有限位的作用。此外,基座2还包括与电极1-3位置对应处的凹槽2-4,凹槽2-4对应设置有电极接口2-3,这样,当探测装置1与基座2插接安装时,电极接口2-3与电极1-3对接,实现导通。此外,如附图1所示,基座2与散热片1-5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凹部,凹部内设置有具有半圆曲线两端连接弧形曲线的支撑部2-1,凹部的设置本身有利用散射,同时设置有支撑部2-1,使得基座2的结构更加的稳定不易变形,能够长时间的在室外设置,且不受环境的影响变型,从而使得探测装置1易于插接。在使用时,只需要将探测装置1插入对应的基座2上进行固定,就可以实现对应位置处的电磁测量,同时对于电源、控制处理等部件的设置可以直接设置于基座2内部,从而实现了便携的探测装置1,插接入对应的基座2即可实现通电测量,更加方便。尽管为了说明的目的,已描述了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中公开的技术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在形式和细节上进行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等的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并且本技术要求保护的产品各个部门和方法中的各个步骤,可以以任意组合的形式组合在一起。因此,对本技术中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并非为了限制本技术的范围,而是用于描述本技术。相应地,本技术的范围不受以上实施方式的限制,而是由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物进行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磁测量装置,包括探测装置(1)和基座(2),其特征在于:探测装置(1)包括外壳以及外壳侧部设置的凹部(1‑1),以及分别设置于外壳上表面顶角位置处的多个电磁探测传感器(1‑2),以及外壳底面设置的散热片(1‑5),以及分别设置于散热片(1‑5)两侧的电极(1‑3),其中外壳的下部相对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扣(1‑4),并且卡扣(1‑4)的底部具有凸起;基座(2)包括底座及其对应的安装孔(2‑2),以及基座(2)的上部两侧与卡扣(1‑4)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置的缺口,并且缺口具有与凸起对应的凹口,基座(2)还包括与电极(1‑3)位置对应处的凹槽(2‑4),凹槽(2‑4)对应设置有电极接口(2‑3),基座(2)与散热片(1‑5)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凹部,凹部内设置有具有半圆曲线两端连接弧形曲线的支撑部(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磁测量装置,包括探测装置(1)和基座(2),其特征在于:探测装置(1)包括外壳以及外壳侧部设置的凹部(1-1),以及分别设置于外壳上表面顶角位置处的多个电磁探测传感器(1-2),以及外壳底面设置的散热片(1-5),以及分别设置于散热片(1-5)两侧的电极(1-3),其中外壳的下部相对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扣(1-4),并且卡扣(1-4)的底部具有凸起;基座(2)包括底座及其对应的安装孔(2-2),以及基座(2)的上部两侧与卡扣(1-4)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置的缺口,并且缺口具有与凸起对应的凹口,基座(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辛然杨潞霞田力雄卢炯耀周任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