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非整圆轴件的内凹圆弧面的半径的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2070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测量比较准确的测量非整圆轴件的内凹圆弧面的半径的工具,量板的通、止端圆弧测量面分别到定位孔的中心的距离等于非整圆轴件的内凹圆弧面的半径的允许最小值和最大值;角座通过其角座连接部连接于底板的上表面的左侧并与每个支座的支座连接部间距相对,其角座体的顶部的第一定位面与支座的支座体上的芯轴的中心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非整圆轴件的纵向预设距离的允许最小值减去上下预设距离的值,其角座定位部的右端的第二定位面与支座的支座体上的芯轴的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的值等于非整圆轴件的水平预设距离的允许最小值加上非整圆轴件的圆柱本体的预设直径的一半,角座体朝向支座的一侧设有供量板的量板本体旋转通过的缺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量非整圆轴件的内凹圆弧面的半径的工具
本技术涉及非整圆轴件的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测量非整圆轴件的内凹圆弧面的半径的工具。
技术介绍
参见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特殊机械中有一种非整圆轴件6。该非整圆轴件6包括包含预设直径D0的圆柱本体6-1,由圆柱本体6-1的接近中部的底部削平形成的底平面A,以及由该底平面A与圆柱本体6-1的上下中心线的交点向上延伸并与圆柱本体6-1的外周相交的具有半径R且其圆心O位于非整圆轴件6之外的内凹圆弧面B。其中,底平面A与从左至右且从前至后通过圆柱本体6-1的中心的中心剖切平面K的平行距离为上下预设距离L0,内凹圆弧面B的圆心O与该中心剖切平面K的平行距离为纵向预设距离L1,而内凹圆弧面B的圆心O与非整圆轴件6的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为水平预设距离L2。上述纵向预设距离L1和水平预设距离L2是否在规定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或者等于规定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间接地确定了内凹圆弧面B的半径R是否在规定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或者等于规定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由图1和图2可见,该非整圆轴件6上的内凹圆弧面B的圆心O不仅位于非整圆轴件6之外,是一个空间点,且该内凹圆弧面B的弧面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量非整圆轴件的内凹圆弧面的半径的工具,其特征是:包括底板(1)、支座(2)、量板(3)、角座(4)和芯轴(5);所述支座(2)有两个,每个支座(2)包括支座连接部(2‑1)和由该支座连接部(2‑1)垂直向上延伸的支座体(2‑2);所述量板(3)包括量板本体(3‑1)和设于该量板本体(3‑1)的一端的量板定位孔(3‑2),以及由上至下设于该量板本体(3‑1)的另一端的通端测量部(3‑10)和止端测量部(3‑11),所述通端测量部(3‑10)和止端测量部(3‑11)的外端分别为与非整圆轴件的内凹圆弧面(B)相对应且均为外圆弧面的通端圆弧测量面(E)和止端圆弧测量面(F),所述通端圆弧测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量非整圆轴件的内凹圆弧面的半径的工具,其特征是:包括底板(1)、支座(2)、量板(3)、角座(4)和芯轴(5);所述支座(2)有两个,每个支座(2)包括支座连接部(2-1)和由该支座连接部(2-1)垂直向上延伸的支座体(2-2);所述量板(3)包括量板本体(3-1)和设于该量板本体(3-1)的一端的量板定位孔(3-2),以及由上至下设于该量板本体(3-1)的另一端的通端测量部(3-10)和止端测量部(3-11),所述通端测量部(3-10)和止端测量部(3-11)的外端分别为与非整圆轴件的内凹圆弧面(B)相对应且均为外圆弧面的通端圆弧测量面(E)和止端圆弧测量面(F),所述通端圆弧测量面(E)到量板定位孔(3-2)的中心的距离等于非整圆轴件(6)的内凹圆弧面(B)的半径(R)的允许最小值,所述止端圆弧测量面(F)到量板定位孔(3-2)的中心的距离等于非整圆轴件(6)的内凹圆弧面(B)的半径(R)的允许最大值;所述角座(4)包括角座连接部(4-3)和由该角座连接部(4-3)的右端中部向上延伸的其前后宽度与非整圆轴件(6)的长度相对应的角座体(4-1),以及由角座体(4-1)的顶部的左角向上延伸的角座定位部(4-2),所述角座体(4-1)的顶端面为宽度大于非整圆轴件(6)的圆柱本体(6-1)的预设直径(D0)且前后长度微小于非整圆轴件(6)的底平面(A)的前后长度的第一定位面(G),角座定位部(4-2)的右端面为高度大于非整圆轴件(6)的上下预设距离(L0)的第二定位面(C),所述第一定位面(G)与第二定位面(C)相互垂直;所述芯轴(5)的长度大于非整圆轴件(6)的圆柱本体(6-1)上的底平面(A)的前后长度,其外径微小于量板(3)的量板本体(3-1)上的量板定位孔(3-2)的孔径;所述两个支座(2)前后间距相互平行,分别通过其支座连接部(2-1)连接于底板(1)的上表面的右侧;所述量板(3)的量板本体(3-1)通过其量板定位孔(3-2)微间隙可转动地套装于芯轴(5)上,所述芯轴(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座(2)的支座体(2-2)固定连接;所述角座(4)通过其角座连接部(4-3)连接于底板(1)的上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坤河刘琴李小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