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融合多种通信方式的组网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2045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8: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融合多种通信方式的组网方法及装置,其中,组网方法包括:使用至少两种通信方式进行预组网,确定用于第一次组网的第一通信方式;根据第一通信方式实现第一次组网;获取第一次组网对应的网络拓扑结构;根据网络拓扑结构筛查待接入节点中的未接入节点;在网络拓扑结构中选择任一节点,并在未接入节点中寻找对应的邻居节点,使用对应的通信方式将邻居节点接入网络拓扑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融合多种通信方式的组网方法及装置,有利于发挥各种通信方式的优点,实现多种不同通信方式之间的深度融合和优势互补,提高节点接入成功率,解决单一通信方式适用范围有限的问题,能够满足支持不同通信方式的通信对象对互联互通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融合多种通信方式的组网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融合多种通信方式的组网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经过近20年的飞速发展,通信技术及网络已基本满足人类之间的通信需求,当前正朝向“人与物”、“物与物”间通信的方向发展,旨在打造一个智能化的世界。当前备受关注的物联网技术是解决“人与物”、“物与物”间通信的代表。适用于物联网通信的技术有多种,例如备受关注的Zigbee、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长距离广域物联网等。不同的通信技术有各自的优缺点、适用范围。然而,物联网中大部分的通信对象——“物”,是非移动的,其通信更易受周围环境的制约,单一的通信方式无法满足大量且所处环境相差巨大的“物”的通信需求。与此同时,不同物联网通信技术之间物理层(PhysicalLayer,简称PHY)、媒体接入控制层(MediumAccessControl,简称MAC)的实现方式相差巨大,无法同时满足支持不同通信方式的通信对象对互联互通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融合多种通信方式的组网方法及装置,以解决单一通信方式无法满足支持不同通信方式的通信对象对互联互通的要求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融合多种通信方式的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用至少两种通信方式进行预组网,根据预组网的接入节点数量和/或平均可达速率确定用于第一次组网的第一通信方式;根据所述第一通信方式对待接入节点进行组网以实现第一次组网;获取所述第一次组网对应的网络拓扑结构;根据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筛查所述待接入节点中的未接入节点;在所述网络拓扑结构中选择任一节点,并控制所述任一节点通过邻居节点发现报文在所述未接入节点中寻找对应的邻居节点,使用对应的通信方式将任一所述邻居节点接入所述网络拓扑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融合多种通信方式的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用至少两种通信方式进行预组网,根据预组网的接入节点数量和/或平均可达速率确定用于第一次组网的第一通信方式;根据所述第一通信方式对待接入节点进行组网以实现第一次组网;获取所述第一次组网对应的网络拓扑结构;根据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筛查所述待接入节点中的未接入节点;在所述网络拓扑结构中选择任一节点,并控制所述任一节点通过邻居节点发现报文在所述未接入节点中寻找对应的邻居节点,使用对应的通信方式将任一所述邻居节点接入所述网络拓扑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多种通信方式的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络拓扑结构中选择任一节点,并控制所述任一节点通过邻居节点发现报文在所述未接入节点中寻找对应的邻居节点,使用对应的通信方式将任一所述邻居节点接入所述网络拓扑结构,包括:在所述网络拓扑结构中选择任一节点;判断所述任一节点对应的通信跳数是否小于预设的最大跳数;当所述任一节点对应的通信跳数小于预设的最大跳数时,控制所述任一节点发送邻居节点发现报文;当所述任一节点收到对应的反馈报文时,确定对应的未接入节点为所述任一节点的邻居节点;通过对应的通信方式将所述任一节点与任一所述邻居节点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融合多种通信方式的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应的通信方式将所述任一节点与任一所述邻居节点相连,包括:当所述任一节点与任一所述邻居节点其中之一为单一通信节点时,使用所述单一通信节点对应的通信方式将所述单一通信节点与另一节点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融合多种通信方式的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应的通信方式将所述任一节点与任一所述邻居节点相连,包括:当所述任一节点与任一所述邻居节点均为融合节点时,根据可达速率确定对应的通信方式,并通过所述对应的通信方式将所述任一节点与任一所述邻居节点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多种通信方式的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用对应的通信方式将任一所述邻居节点接入所述网络拓扑结构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春燕李建岐赵勇付检定
申请(专利权)人: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