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革新专利>正文

一种空调制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1968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制冷设备,其结构包括挡板、护脚垫、支撑脚、第一出风管、第一衔接板、制冷主机、第二衔接板、第二出风管、底座、第一吊耳、第二吊耳、进风管、进风口、出风管、出风口,支撑脚上端嵌入安装在护脚垫下端,第一出风管嵌入安装在制冷主机内部,第二衔接板安装在制冷主机外表面,第二出风管嵌入安装在制冷主机内部,第二出风管贯穿于第二衔接板,热风往上运动,到达第一级冷头处,进行初步的制冷,处理后的风到达一级冷板中和二级冷板中进行低温冷凝,氨泡具有制冷的作用,再通过第二级冷头进行最后一次的制冷,处理后的冷气通过出风口排出,空调制冷设备内部经多次制冷,制冷程度增高,防止制冷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制冷设备
本技术是一种空调制冷设备,属于空调制冷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由压缩机构、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机构所组成的制冷系统,当作为制冷设备时,利用蒸发器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或生产冷冻水,制冷所产生的冷凝热通过冷凝器排入环境(如:室外空气、地表水、地下水或土壤等);当用作热泵设备时,利用蒸发器从环境处吸取热量,再通过冷凝器生产热水或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210028411.2的一种空调制冷设备,包括压缩机构、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一节流机构、第二节流机构、第一流向控制阀;压缩机构出口端依次通过第六十管道、第三换热器、第六十八管道、第二节流机构、第二换热器、第七十管道、第六十六管道、第一节流机构、第一换热器、第六十三管道与压缩机构入口端相连,但是该现有技术空调制冷设备内部的制冷程度较低,导致制冷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制冷设备,以解决现有空调制冷设备内部的制冷程度较低,导致制冷效果不佳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空调制冷设备,其结构包括挡板、护脚垫、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挡板(1)、护脚垫(2)、支撑脚(3)、第一出风管(4)、第一衔接板(5)、制冷主机(6)、第二衔接板(7)、第二出风管(8)、底座(9)、第一吊耳(10)、第二吊耳(11)、进风管(12)、进风口(13)、出风管(14)、出风口(15),所述支撑脚(3)上端嵌入安装在护脚垫(2)下端,所述第一出风管(4)嵌入安装在制冷主机(6)内部,所述第二衔接板(7)安装在制冷主机(6)外表面,所述第二出风管(8)嵌入安装在制冷主机(6)内部,所述第二出风管(8)贯穿于第二衔接板(7),所述底座(9)安装在制冷主机(6)下表面,所述第一吊耳(10)焊接于底座(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挡板(1)、护脚垫(2)、支撑脚(3)、第一出风管(4)、第一衔接板(5)、制冷主机(6)、第二衔接板(7)、第二出风管(8)、底座(9)、第一吊耳(10)、第二吊耳(11)、进风管(12)、进风口(13)、出风管(14)、出风口(15),所述支撑脚(3)上端嵌入安装在护脚垫(2)下端,所述第一出风管(4)嵌入安装在制冷主机(6)内部,所述第二衔接板(7)安装在制冷主机(6)外表面,所述第二出风管(8)嵌入安装在制冷主机(6)内部,所述第二出风管(8)贯穿于第二衔接板(7),所述底座(9)安装在制冷主机(6)下表面,所述第一吊耳(10)焊接于底座(9)外表面,所述第二吊耳(11)与底座(9)外表面相焊接,所述进风口(13)设在制冷主机(6)右侧表面,所述进风管(12)嵌入安装在进风口(13)中并且嵌入制冷主机(6)内部,所述出风口(15)设在制冷主机(6)右侧表面,所述出风管(14)嵌入安装在出风口(15)中并且嵌入制冷主机(6)内部,所述制冷主机(6)包括主机外壳(601)、驱动机(602)、进风管道(603)、外壳(604)、通风管道(605)、第一级冷头(606)、一级冷板(607)、二级冷板(608)、出风口(609)、氨泡(610)、第二级冷头(611),所述驱动机(602)安装在主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革新
申请(专利权)人:吴革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