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1553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包括:地梁平台系统、钢筋柱梁网架系统、墙板系统以及楼盖系统,钢筋柱梁网架系统设置于地梁平台系统上,墙板系统设置于钢筋柱梁网架系统上,其具有一墙体模腔,楼盖系统设置于钢筋柱梁网架系统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配式建筑结构采用的以装配式工法在工地快速安装地梁平台系统、钢筋柱梁网架系统、墙板系统以及楼盖系统,墙板系统的内墙组合板和外墙组合板形成墙体模腔,通过浇灌自流动混凝土即可形成一高抗震柱梁网架结构,省大量人力物力,建筑工期短,同时设置抗震墩承托整个建筑,抗震效果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地,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建筑一般使用人工建立框架和堆砌墙体,以人工为主的工地建造,需要大量人工投入,工期长,导致成本高,且抗震能力差,建筑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工期短且具有抗震功能的装配式建筑结构。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梁平台系统、钢筋柱梁网架系统、墙板系统以及楼盖系统;地梁平台系统包括:地梁框架、多个第一担梁、多个第一托板、第一保温隔音层、第一地板以及多个抗震墩;多个第一担梁相互平行设置于地梁框架内;相邻两个第一担梁之间至少设置一第一托板;第一保温隔音层设置于多个第一担梁及多个第一托板的上方;第一地板设置于第一保温隔音层的上方;多个抗震墩设置于地梁框架的下方;钢筋柱梁网架系统包括:多个主柱钢筋、多个圈梁钢筋、多个网柱钢筋、多个网水平梁钢筋以及多个网斜拉钢筋;每一抗震墩上对应设有一主柱钢筋;相邻两个主柱钢筋之间均设置一圈梁钢筋,正对两主柱钢筋之间均设置一圈梁钢筋;相邻两主柱钢筋及相邻两主柱钢筋之间的圈梁钢筋及地梁框架于钢筋柱梁网架系统侧面形成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梁平台系统(100)、钢筋柱梁网架系统(200)、墙板系统(300)以及楼盖系统(400);所述地梁平台系统(100)包括:地梁框架(110)、多个第一担梁(120)、多个第一托板(130)、第一保温隔音层(140)、第一地板(150)以及多个抗震墩(160);多个所述第一担梁(120)相互平行设置于所述地梁框架(110)内;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担梁(120)之间至少设置一第一托板(130);所述第一保温隔音层(140)设置于多个所述第一担梁(120)及多个所述第一托板(130)的上方;所述第一地板(150)设置于所述第一保温隔音层(140)的上方;多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梁平台系统(100)、钢筋柱梁网架系统(200)、墙板系统(300)以及楼盖系统(400);所述地梁平台系统(100)包括:地梁框架(110)、多个第一担梁(120)、多个第一托板(130)、第一保温隔音层(140)、第一地板(150)以及多个抗震墩(160);多个所述第一担梁(120)相互平行设置于所述地梁框架(110)内;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担梁(120)之间至少设置一第一托板(130);所述第一保温隔音层(140)设置于多个所述第一担梁(120)及多个所述第一托板(130)的上方;所述第一地板(150)设置于所述第一保温隔音层(140)的上方;多个所述抗震墩(160)设置于所述地梁框架(110)的下方;所述钢筋柱梁网架系统(200)包括:多个主柱钢筋(210)、多个圈梁钢筋(220)、多个网柱钢筋(230)、多个网水平梁钢筋(240)以及多个网斜拉钢筋(250);每一所述抗震墩(160)上对应设有一主柱钢筋(210);相邻两个所述主柱钢筋(210)之间均设置一圈梁钢筋(220),正对两主柱钢筋(210)之间均设置一圈梁钢筋(220);相邻两所述主柱钢筋(210)及相邻两主柱钢筋(210)之间的圈梁钢筋(220)及地梁框架(110)于所述钢筋柱梁网架系统(200)侧面形成第一矩形框(260),首尾相连的四个所述圈梁钢筋(220)于所述钢筋柱梁网架系统(200)顶面形成第二矩形框(270);多个所述网柱钢筋(230)沿纵向连接成一列,多列所述网柱钢筋(230)平行设置于第一矩形框(260)内;多个所述网水平梁钢筋(240)沿横向连接成一排,多排所述网水平梁钢筋(240)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矩形框(260)内,并且分别连接多列所述网柱钢筋(230);相邻两列所述网柱钢筋(230)与相邻两排所述网水平粱钢筋(240)形成一第三矩形框(280);多个所述第三矩形框(280)均匀设置于所述第一矩形框(260)内;所述网斜拉钢筋(250)连接所述第一矩形框(260)的对角,并且首尾相接的四个所述网斜拉钢筋(250)为矩形或菱形;所述墙板系统(300)包括:内墙组合板(310)和外墙组合板(320);所述内墙组合板(310)设置于所述第一矩形框(260)的内侧面;外墙组合板(320)设置于所述第一矩形框(260)的外侧面;所述内墙组合板(310)和外墙组合板(320)之间形成分别与多个所述主柱钢筋(210)、多个所述圈梁钢筋(220)、多个所述网柱钢筋(230)、多个所述网水平梁钢筋(240)以及多个所述网斜拉钢筋(250)相匹配的墙体模腔(330);所述楼盖系统(400)包括:多个第二担梁(410)、多个第二托板(420)、石膏天花板(430)、第二保温隔音层(440)以及第二地板(450);多个所述第二担梁(410)相互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二矩形框(270)内;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担梁(410)之间至少设置一第二托板(420);所述石膏天花板(430)设置于多个所述第二托板(420)的底部;所述第二保温隔音层(440)设置于多个所述第二担梁(410)及多个所述第二托板(420)的上方;所述第二托板(420)设置于所述第一保温隔音层(140)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墩(160)包括:抗震臂(161)和基墩座(162);所述抗震臂(161)包括:承托端(1611)和连接于承托端(1611)下方的抗震端(1612);所述承托端(1611)包括:承托平面(16111)以及设置于所述承托平面(16111)上方的基墩柱钢筋(16112)和多个固定螺杆(16113);所述抗震臂(161)通过所述基墩柱钢筋(16112)和多个固定螺杆(16113)与所述地梁框架(110)连接;所述抗震端(1612)环设有第一抗震环形槽(16121)以及第二抗震环形槽(16122);所述第一抗震环形槽(16121)平行于所述第二抗震环形槽(16122);所述基墩座(162)包括:连接部(1621)和固定板(1622);所述连接部(1621)设置于所述固定板(1622)上;所述连接部(1621)沿纵向开设有抗震通孔(16211);所述抗震端(1612)插设于所述抗震通孔(16211)内;所述连接部(1621)上沿横向贯穿有两个第一抗震橡胶辊(16212)以及分别与两个第一抗震橡胶辊(16212)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习旺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宏硕达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