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板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14592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板房,涉及活动板房技术领域。包括钢框架体、螺旋基桩、第一立柱、第一墙板和第一顶板。所述钢框架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的多根第一立柱;所述第一框架通过所述螺旋基桩固定于地面;所述第一墙板设置于多根所述第一立柱并位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之间;所述第一顶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所述该板房有效解决了活动板房的拆装和防火问题,同时减少了活动板房拆除后留下的板材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装配式板房
本技术活动板房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板房。
技术介绍
灾区的过渡安置房多以彩钢夹芯板搭建;各建筑工地活动板房也大多采用彩钢夹芯板搭建。其夹芯材料多为可燃的、在自然环境中不可降解的聚苯乙烯(EPS)夹芯板或硬质聚氨酯(PU)夹芯板。彩钢夹芯板导热性良好,受热后迅速传导热量,EPS/PU夹芯材料受热收缩、遇明火即熔融滴淌、释放出大量有毒烟雾,空气进入夹芯板内进一步加剧燃烧反应,火势迅速蔓延,板房一般在火灾发生后3min~5min内坍塌。现有彩钢夹芯板房的防火安全问题急需引起高度重视。截止目前为止,环保竹质预制活动板房在灾区的使用极少,随着灾区永久性住房陆续建成,彩钢夹芯板房被拆除后产生约3500万㎡(以芯材厚50mm~250mm计,为175万m3~875万m3)不可自然降解的固体废料,对灾区的生态环境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板房,消除了活动板房存在的安全隐患,降低了活动板房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提高了活动板房的组装速度。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方案是:一种预制装配式板房,包括:钢框架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的多根第一立柱;螺旋基桩,所述第一框架通过所述螺旋基桩固定于地面;第一墙板,所述第一墙板设置于多根所述第一立柱并位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之间;第一顶板,所述第一顶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在本技术较佳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墙板包括第一纤维层、第二纤维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纤维层和所述第二纤维层之间的发泡层。优选地,根据上述所述第一墙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纤维层并与所述发泡层相对设置的第一彩涂饰层。更优选地,根据上述所述第一墙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纤维层并与所述发泡层相对设置的第二彩涂饰层。优选的,所述第一纤维层和/或第二纤维层为生物纤维和硫氧镁胶凝复合物。优选的,根据上述所述第一墙板还包括多个并排设置于所述发泡层内的支撑板,每个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纤维层和所述第二纤维层连接。在本技术较佳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板包括第一纤维层、第二纤维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纤维层和所述第二纤维层之间的发泡层。优选地,根据上述所述第一顶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纤维层并与所述发泡层相对设置的第一彩涂饰层。更优选地,根据上述所述第一顶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纤维层并与所述发泡层相对设置的第二彩涂饰层。最优选的,根据上述所述第一顶板还包括多个并排设置于所述发泡层内的支撑板,每个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纤维层和所述第二纤维层连接。在本技术较佳地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框架间隔设置的第三框架、连接所述第二框架和所述第三框架的多根第二立柱、设置于所述第三框架的第二顶板、设置于多个所述第二立柱的并位于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二顶板之间的第二墙板。在本技术较佳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墙板包括第一纤维层、第二纤维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纤维层和所述第二纤维层之间的发泡层。优选地,根据上述所述第二墙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纤维层并与所述发泡层相对设置的第一彩涂饰层。更优选地,根据上述所述第二墙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纤维层并与所述发泡层相对设置的第二彩涂饰层。最优选地,根据上述所述第二墙板还包括多个并排设置于所述发泡层内的支撑板,每个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纤维层和所述第二纤维层连接。在本技术较佳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顶板包括第一纤维层、第二纤维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纤维层和所述第二纤维层之间的发泡层。优选地,根据上述所述第二顶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纤维层并与所述发泡层相对设置的第一彩涂饰层。更优选地,根据上述所述第二顶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纤维层并与所述发泡层相对设置的第二彩涂饰层。最优选地,根据上述所述第二顶板还包括多个并排设置于所述发泡层内的支撑板,每个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纤维层和所述第二纤维层连接。在本技术较佳地实施例中,所述钢框架体包括多个并排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的横梁,所述第一顶板设置于多个所述横梁的靠近所述第二顶板的一侧。在本技术较佳地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并与所述第一墙板的高度相匹配的楼梯。在本技术较佳地实施例中,所述螺旋基桩包括管体、设置于所述管体一端的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框架的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管体另一端的钻头和设置于所述管体外壁并沿所述管体的轴向螺旋设置的螺旋片,所述管体的管壁设有与所述管体的内腔连通的渗透孔。在本技术较佳地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包括与所述管体连接的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框架的连接盘,所述连接盘设有与所述管体内腔对应的通孔和设置于所述通孔周边并贯穿所述连接盘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框架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配合的第二安装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该板房的墙板和顶板均采用生物纤维复合,具有了防火、防水和保温的作用;2.该板房采用生物纤维复合的墙板和顶板,放射性核素底,无甲醛释放,而且该板房的结构设计无需硬化地面,采用螺旋基桩直接固定与地面,不破坏耕地和农作物,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3.该板房通过螺旋基桩固定于地面,板房组装过程不需开挖基础,拆装方便,大大降低了板房组装时间;4.该板房的门、窗可设置在任意位置;楼梯为室外楼梯,可以与前后墙或山墙平行配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预制装配式板房的第一实施例的轴侧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预制装配式板房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墙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预制装配式板房的第一实施例中的螺旋基桩的轴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预制装配式板房的第一实施例中的螺旋基桩的局部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预制装配式板房的第二实施例的轴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预制装配式板房的第二实施例中A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一层板房,110.第一框架,111.第二安装孔,120.第一墙板,121.发泡层,1211.第一端面,1212.第二端面,122.第一纤维层,123.第一彩涂饰层,124.第二纤维层,125.第二彩涂饰层,126.支撑板,130.第二框架,140.第一顶板,150.第一立柱,160.螺旋基桩,161.管体,162.连接盘,163.钻头,164.螺旋片,165.渗透孔,166.通孔,167.第一安装孔,168.水泥砂浆,169.土层,200.两层板房,210.第三框架,220.第二墙板,230.第二顶板,240.第二立柱,250.楼梯,260.护栏,270.横梁,300.门,400.窗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做具体示例性阐述,故对以下内容的理解不应该是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而是对原理理解的辅助,以下结合附图1-6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预制装配式板房,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框架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的多根第一立柱;螺旋基桩,所述第一框架通过所述螺旋基桩固定于地面;第一墙板,所述第一墙板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之间;第一顶板,所述第一顶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

【技术特征摘要】
1.预制装配式板房,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框架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的多根第一立柱;螺旋基桩,所述第一框架通过所述螺旋基桩固定于地面;第一墙板,所述第一墙板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之间;第一顶板,所述第一顶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板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板和/或第一顶板采用防火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装配式板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板第一纤维层、第二纤维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纤维层和所述第二纤维层之间的发泡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装配式板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纤维层并与所述发泡层相对设置的第一彩涂饰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装配式板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纤维层并与所述发泡层相对设置的第二彩涂饰层。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制装配式板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板还包括多个并排设置于所述发泡层内的支撑板,每个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纤维层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映兴尹文彪汪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合沐佳成都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