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堰形水量调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1411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堰形水量调控设备,属于灌溉技术领域。该设备包括:控制机构、驱动机构、闸板箱、闸框,弯曲形闸板。闸板箱平铺于水渠的渠底;闸框的底部与闸板箱垂直连接,配合构成闸板通道;控制机构设置于闸框顶部,且与驱动机构连接,用于控制驱动机构的作业状态;驱动机构还与弯曲形闸板连接,用于驱动弯曲形闸板沿闸板通道传动。该调控设备能够实现堰高可调,以稳定上游来水的水位以及下游配水的流量。而且,由于采用了弯曲形闸板,在无须挡水时可平铺于水渠渠底的闸板箱内,无须开挖水渠以造成其破坏,使得该调控设备的施工安装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堰形水量调控设备
本技术涉及灌溉
,特别涉及一种堰形水量调控设备。
技术介绍
在水渠灌溉的过程中,多采用堰形水量调控设备来稳定上游来水的水位,以及稳定下游配水的流量。所以,有必要提供一种堰形水量调控设备。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堰高的平板闸型堰,包括:防水控制箱、闸板、闸板滑槽、门型闸框、埋藏式闸板箱、2个调节螺杆。其中,埋藏式闸板箱安装在水渠的渠底以下的土层中,门型闸框下部固定在埋藏式闸板箱中,闸板滑槽固定在门型闸框相对的左右侧壁上,闸板的左右两侧分别配合地插入闸板滑槽中;防水控制箱设置在门型闸框顶部,2个调节螺杆的一端连接所述防水控制箱,另一端连接闸板,防水控制箱通过驱动调节螺杆,带动闸板在闸板滑槽中上下运动。当闸板上升至最高点时,闸板的底部与水渠的渠底持平;当闸板下降至最低点时,闸板的顶部与水渠的渠底持平。设计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现有技术提供的闸门为硬质结构,应用时,需开挖水渠,使埋藏式闸板箱安装至水渠的渠底以下的土层中,易破坏水渠,且施工安装过程较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堰形水量调控设备,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堰形水量调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堰形水量调控设备,包括:控制机构(1)、驱动机构(2)、闸板箱(3)、闸框(4),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设备还包括:弯曲形闸板(5);所述闸板箱(3)平铺于水渠的渠底;所述闸框(4)的底部与所述闸板箱(3)垂直连接,配合构成闸板通道;所述控制机构(1)设置于所述闸框(4)顶部,且与所述驱动机构(2)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2)的作业状态;所述驱动机构(2)还与所述弯曲形闸板(5)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弯曲形闸板(5)沿所述闸板通道传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堰形水量调控设备,包括:控制机构(1)、驱动机构(2)、闸板箱(3)、闸框(4),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设备还包括:弯曲形闸板(5);所述闸板箱(3)平铺于水渠的渠底;所述闸框(4)的底部与所述闸板箱(3)垂直连接,配合构成闸板通道;所述控制机构(1)设置于所述闸框(4)顶部,且与所述驱动机构(2)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2)的作业状态;所述驱动机构(2)还与所述弯曲形闸板(5)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弯曲形闸板(5)沿所述闸板通道传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形闸板(5)包括:弯曲形支撑框(501)、设置于所述弯曲形支撑框(501)上的软质挡板(5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形支撑框(501)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杆(5011);与多个所述支撑杆(5011)的连接的连接绳(50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绳(5012)设置有两组,每组分别与多个所述支撑杆(5011)的两端连接;每组所述连接绳(5012)设置有至少一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形支撑框(501)还包括:多个隔块(5013);所述隔块(5013)套设于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杆(5011)之间的任一根所述连接绳(5012)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通道包括:水平段、与所述水平段的端部垂直连接的竖直段;所述闸板箱(3)包括: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崇宝张国华白静董建幸王全民黄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陕西兴源自动化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董建幸黄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