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堆堆内构件安装辅助坐标系的建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21289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5: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核电站反应堆堆内构件的安装施工技术领域。为了解决采用现有激光跟踪仪的测量方法进行堆内构件安装定位测量时,存在施工效率低和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应堆堆内构件安装辅助坐标系的建立方法。通过在反应堆厂房堆腔筒体内设置上层辅助基准点、下层辅助基准点和激光跟踪仪的安装,从而利用激光跟踪仪,以压力容器法兰面为基准,在整个厂房现有的坐标系内,针对反应堆厂房堆腔筒体内的空间区域重新建立一个局部的高精度辅助坐标系,进而将堆内构件安装过程中对压力容器法兰面基准的要求转移至辅助坐标系中。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建立的辅助坐标系进行堆内构件安装的定位测量,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和测量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应堆堆内构件安装辅助坐标系的建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核电站反应堆堆内构件的安装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反应堆堆内构件安装辅助坐标系的建立方法。
技术介绍
在核电站的建设施工过程中,需要经常借助激光跟踪仪对设备的安装过程进行定位测量工作,从而保证设备安装的精度。其中,在利用激光跟踪仪对核电站中高温气冷堆的堆内构件进行安装定位时,首先利用测量架将激光跟踪仪支撑架设在反应堆厂房堆腔筒体内,此时一般借助三脚测量架进行激光跟踪仪的架设,然后利用激光跟踪仪可以360度自由旋转的特点,在施工现场已有的坐标系内,以压力容器的法兰面为基准对位于不同高度位置的构件进行仰角测量定位和俯角测量定位。然而,在采用上述激光跟踪仪测量方法进行高温气冷堆堆内构件的安装时发现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为了保证最终堆内构件安装的整体性,在每次堆内构件的安装过程中都要以法兰面为基准,这样在厂房现有的坐标系内,每次进行堆内构件的定位测量时都需要对法兰面进行特征点的拾取,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测量的工作量,导致施工效率的降低;第二、由于反应堆厂房堆腔筒体的高度较大,一些堆内构件之间的安装高度差达到十几米,这样在每次基准数据采集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应堆堆内构件安装辅助坐标系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反应堆厂房堆腔筒体的两个不同高度位置处,分别沿圆周方向进行上层辅助基准点的安装和下层辅助基准点的安装;其中,待测量堆内构件的特征点位于所述上层辅助基准点和所述下层辅助基准点之间;步骤S2,将激光跟踪仪安装固定在所述上层辅助基准点的上方位置,并且对所有上层辅助基准点和所有下层辅助基准点可以直接进行观测;步骤S3,通过激光跟踪仪分别对上层辅助基准点和下层辅助基准点进行测量采集,同时对压力容器法兰面的基准点进行拾取,进而在上层辅助基准点和下层辅助基准点之间建立辅助坐标系;步骤S4,对上层辅助基准点和下层辅助基准点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堆堆内构件安装辅助坐标系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反应堆厂房堆腔筒体的两个不同高度位置处,分别沿圆周方向进行上层辅助基准点的安装和下层辅助基准点的安装;其中,待测量堆内构件的特征点位于所述上层辅助基准点和所述下层辅助基准点之间;步骤S2,将激光跟踪仪安装固定在所述上层辅助基准点的上方位置,并且对所有上层辅助基准点和所有下层辅助基准点可以直接进行观测;步骤S3,通过激光跟踪仪分别对上层辅助基准点和下层辅助基准点进行测量采集,同时对压力容器法兰面的基准点进行拾取,进而在上层辅助基准点和下层辅助基准点之间建立辅助坐标系;步骤S4,对上层辅助基准点和下层辅助基准点进行后视检查,通过分析与步骤S3中对上层辅助基准点和下层辅助基准点测量数据对比的变化量,确保辅助坐标系建立的准确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坐标系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采用测量架对激光跟踪仪进行安装固定;所述测量架为长杆形结构,一端为固定端与反应堆厂房堆腔筒体连接,另一端为安装端用于固定激光跟踪仪,并且安装端沿水平方向伸入反应堆厂房堆腔筒体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坐标系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架的固定端与反应堆厂房堆腔筒体之间采用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坐标系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清平蔡永茂徐军李志虎邓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