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型材边框防撞伤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09682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型材边框防撞伤机构,由纸质本体(1)和设置在纸质本体(1)上的多个纸质缓冲块(2)组成,纸质本体(1)截面呈U型,用于呈半包围状包覆在型材边框(31)上,多个纸质缓冲块(2)设置在截面呈U型的纸质本体(1)内侧底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能够有效避免作业过程中型材边框撞伤。

A kind of anti-collision device for solar cell module profile bord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nti-collision mechanism for the profile frame of a solar cell module, which is composed of a paper body (1) and a plurality of paper buffering blocks (2) arranged on the paper body (1). The paper body (1) has a U-shaped cross-section and is used to wrap the profile frame (31) in a semi-enclosed shape. A plurality of paper buffering blocks (2) are arranged on the paper with a U-shaped cross-section. Quality noumenon (1) inside bottom.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low cost, and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contamination of the profile frame in the operation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型材边框防撞伤机构
本技术属于太阳能电池组件领域,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型材边框防撞伤机构。
技术介绍
光伏厂家一般将太阳能电池本体与边框通过组框机组装成组件后,会进行组件的清洗,组件清洗后操作人员将组件移至流水线上,在作业过程中,容易出现组件型材边框碰上的情况,从而造成组件外观不良,这大大影响产品的良率。因此亟需一种有效避免组件撞伤且简单易得的防撞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型材边框防撞伤机构。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型材边框防撞伤机构,由纸质本体和设置在纸质本体上的多个纸质缓冲块组成,所述的纸质本体截面呈U型,用于呈半包围状包覆在型材边框上,多个纸质缓冲块设置在截面呈U型的纸质本体内侧底部。优选地,所述的纸质缓冲块由呈片状的缓冲块本体、粘合在缓冲块本体一面的第一双面胶和粘合在缓冲块本体另一面的第二双面胶组成,所述的纸质缓冲块通过第一双面胶与纸质本体的内侧底部粘合连接,并通过第二双面胶在纸质本体包覆在型材边框上时与型材边框的侧面粘合连接。优选地,纸质本体在包覆于型材边框上之前,所述的第二双面胶上设有可分离的离型层。优选地,多个纸质缓冲块沿纸质本体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优选地,所述的纸质本体与型材边框过盈配合连接。优选地,所述的纸质本体和缓冲块本体均为瓦楞纸。优选地,所述的纸质本体和缓冲块本体的厚度均为3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边框上包覆可分离的防撞伤机构,使两个组件之间隔开,防止组件型材撞伤。(2)本技术的防撞伤机构采用纸质材料,成本低,简单易得。(3)纸质本体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撞伤作用,缓冲块将型材边框最容易受伤的侧面与纸质本体进一步分离,当收到撞击时可以给予纸质本体一定的缓冲空间,从而与纸质本体配合,进一步起到防撞伤作用。(4)纸质本体与型材边框采用过盈配合,既减少了该机构在移动过程中掉落的几率,同时也避免了组件相对于该机构的滑动,提高了稳定性,缓冲块通过位于其一面的第二双面胶与型材边框粘合连接,进一步避免了该机构掉落,而且由于双面胶位于缓冲块上,而缓冲块较小,去除也较为方便。(5)离型层的使用,方便了该机构的存储,并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6)采用3mm厚的瓦楞纸,质轻,强度大,有效起到避免撞伤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与型材边框连接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为纸质本体,11为本体底部,12为本体侧翼,2为纸质缓冲块,21为缓冲块本体,22为缓冲块本体,23为第二双面胶,31为型材边框,32为太阳能电池本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型材边框防撞伤机构,如图1~2所示,由纸质本体1和设置在纸质本体1上的多个纸质缓冲块2组成,纸质本体1截面呈U型,由本体底部11以及连接在本体底部11两侧的两个本体侧翼12组成,多个纸质缓冲块2设置在截面呈U型的纸质本体1内侧底部,纸质本体1用于呈半包围状包覆在型材边框31上,当该机构与型材边框31连接时,纸质本体1与型材边框31过盈配合连接(即两个本体侧翼12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型材边框31的厚度),两个本体侧翼12分别与型材边框31的顶部和底部相接处,纸质缓冲块2位于型材边框31和本体底部11之间。一般地,多个纸质缓冲块2沿纸质本体1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并位于本体底部11的中线上。本实施例中的纸质缓冲块2由呈片状的缓冲块本体21、粘合在缓冲块本体21一面的第一双面胶22和粘合在缓冲块本体21另一面的第二双面胶23组成,所述的纸质缓冲块2通过第一双面胶22与纸质本体1的内侧底部粘合连接,并通过第二双面胶23在纸质本体1包覆在型材边框31上时与型材边框31的侧面粘合连接,如图2所示。为了方便该机构的存储以及方便操作人员使用,纸质本体1在包覆于型材边框31上之前,所述的第二双面胶23上设有可分离的离型层。本实施例中,纸质本体1和缓冲块本体21均为瓦楞纸。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例如型材边框31的铝型材为宽度和厚度均为35mm,那么该机构的纸质本体1和缓冲块本体21的厚度均采用3mm,纸质本体1的长度为100mm,厚度和宽度均为40mm,将由太阳能电池本体32和型材边框31组装成的组件移至流水线上之间,在型材边框的四个边上分别至少安装一个该防撞伤机构,避免在作业过程中型材边框撞伤。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
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专利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揭示,不脱离本技术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型材边框防撞伤机构,其特征在于,由纸质本体(1)和设置在纸质本体(1)上的多个纸质缓冲块(2)组成,所述的纸质本体(1)截面呈U型,用于呈半包围状包覆在型材边框(31)上,多个纸质缓冲块(2)设置在截面呈U型的纸质本体(1)内侧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型材边框防撞伤机构,其特征在于,由纸质本体(1)和设置在纸质本体(1)上的多个纸质缓冲块(2)组成,所述的纸质本体(1)截面呈U型,用于呈半包围状包覆在型材边框(31)上,多个纸质缓冲块(2)设置在截面呈U型的纸质本体(1)内侧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型材边框防撞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纸质缓冲块(2)由呈片状的缓冲块本体(21)、粘合在缓冲块本体(21)一面的第一双面胶(22)和粘合在缓冲块本体(21)另一面的第二双面胶(23)组成,所述的纸质缓冲块(2)通过第一双面胶(22)与纸质本体(1)的内侧底部粘合连接,并通过第二双面胶(23)在纸质本体(1)包覆在型材边框(31)上时与型材边框(31)的侧面粘合连接。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和杨辉刘红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电气上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